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历史课有趣味,学而有用,学以致用。【课程内容】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2.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3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引领欧洲走向近代。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找到欧洲近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根源,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但是对于学习世界史而言,特别是世界近代史部分依旧比较困难。且本课历史概念比较多,涉及到近代欧洲社会转型也较难1 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租地农场的建立;手工工场的出现。难点:手工工场的出现;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汤普逊对中世纪晚期的评价为切入,提出问题:12、13世纪的西欧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层层设问展开学习。教材的描述相对宽泛,适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丰富历史细节,提升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以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为背景,垦殖运动广泛开展。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基础庄园制度逐渐瓦解,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应运而生。经济结构的变动带动社会阶层的变动,以农村租地农场主和城市市民阶层为代表的的早期资产阶级开始崛起,据此理解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与新的阶层出现之间的关系,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引领价值观的升华。【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材料: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2、13世纪的经济社会变革比以后任何一场革命都更为重要……因为它更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美国中世纪研究专家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说道,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2、13世纪的欧洲经济社会变革更深刻地改变了2 欧洲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比以后任何一场革命都更为重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这一时期的欧洲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设计意图】以历史学家汤普逊著作中的观点发起提问,引入关键词“中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一)农业的变化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61页内容,思考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教师讲解: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出现垦殖运动,垦殖运动开始于11世纪,持续了大约300年,大量林地、荒地、沼泽地被开发出来,开垦方式有领主组织,更多的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的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样,新开发的地区就摆脱了庄园的束缚,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提问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想一想中世纪晚期为什么会出现垦殖运动?材料一:材料二: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7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1800万,11世纪为3850万,增长到2倍以上,其中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3 到4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巴黎、伦敦、科隆、布拉格等都超过了3万人。——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教师讲解: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提示我们,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出现了马力、风力、水力的应用,还有重犁的引入,说明生产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垦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并推动其发展。同时,材料二中提到从7世纪到11世纪,欧洲人口增长了2倍以上,还出现了一些人口超过2万人的大城市,根据这些信息,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欧洲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垦殖运动的广泛发展。正是在生产力进步和人口增加的共同作用之下,垦殖运动在欧洲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垦殖运动的深入开展,就像推到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垦殖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材料一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地主需要从商人那儿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由此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卷一材料二1183年在南比多克,那里的农奴须在秋天找到160人收获谷物,还要找到30辆车把谷物运到霍顿去……同样,伍斯特的圣玛利亚修道院的登记册表明,到13世纪,那里许多庄园的农奴通过缴纳一笔巨款赎买了大量的劳役和捐税。在约克郡的卡瑟比,1245年的一项调查告诉我们,那里的农奴不用给领主干活,而是可以用一笔固定的租金把庄园从领主手中租下来。4 ——亨利·斯坦利·贝内特《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龙秀新等译教师讲解:材料显示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地主需要从商人那里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可以看出原本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无法满足领主们的需要,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领主对货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劳役的需求。教材中也提到随着法律的逐渐规范,很多地区的劳役量被固定在特定的范围,在满足基本的劳役量后,领主与农奴达成协议,农奴们可以使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这样,劳役地租逐渐变为货币地租,以领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这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农村的第二个变化。在庄园的瓦解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利用市场实现了发家致富,我们称他们为富裕农民。而原本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无法维持,将土地集中出租,收取租金成为领主的最佳选择,富裕农民凭借自己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建立了租地农场,土地租赁合同取代了庄园合同。这样,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农村发生的第三个变化,也是最大的变化。材料中伍斯特的修道院登记册表明,到13世纪,那里许多庄园的农奴通过缴纳一笔巨款赎买了大量的劳役和捐税。1245年在约克郡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那里的农奴不用给领主干活,而是可以用一笔固定的租金把庄园从领主手中租下5 来。这些都是对封建庄园逐渐瓦解,租地农场不断出现这一现象的描述。那么租地农场是如何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同学们阅读教材61页教材和相关史事进行思考。教师讲解:相关史事显示租地农场中主要有三类人员:第一类是土地所有者即庄园领主,第二类是实际经营者,也就是承租土地组建农场的富裕农民,他们也被叫做租地农场主,最后是雇佣而来从事生产的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接下来我们采用图示的办法对租地农场的生产经营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在租地农场中,领主出租土地收取租金,不再参与生产管理。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建立租地农场,提供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进行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雇工则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三者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照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所得。同封建庄园相比,这种以雇佣方式进行生产,并且产品推向市场的租地农场就是全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变成了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材料中的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意味着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农业生产领域逐渐资本主义化。(二)手工业的变化租地农场的产品主要推向市场。农场主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一些商人也将从乡村收购来的产品运到港口或者更远的地方,农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比如法国产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这些变化说明了农6 副产品逐渐市场化。这是中世纪晚期农村的第四个变化。下面的两幅图片就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农副产品交易的场景。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走向繁荣。手工业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提问4:同学们先阅读课本61-62页,归纳这一时期家庭手工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农产品的富足使得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开始更多的为市场进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其后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用自己的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最后伴随生产的发展和提高效率的需要,商业资本开始介入,商人不仅提供原料,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和场地,这样,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提问5;观看图片和材料,思考手工工场的生产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材料一:材料二:16世纪英国的一首歌谣描述了当时手工工场的劳动场景:“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再有八十人,选呢更浆呢。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7 ——许嘉璐、启华《世界史画卷·英法卷》教师讲解: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印刷工场的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的印刷行业已经出现了简单的劳动分工。16世纪的英国歌谣则对毛纺织工场的生产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述:歌谣当中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体现出毛纺织场的规模较大;再有八十人,选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则描述人数众多的雇工们各司其职、认真劳作场景。这种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统一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销往市场。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成为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的雇佣工人,这种雇佣关系的出现,意味着手工业生产领域也逐渐资本主义化。问题6: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说说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对欧洲社会有什么影响?教师讲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是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产物,推动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动力就是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采用雇佣进行生产,并把产品推向市场,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开始改变。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一)农村:富裕农民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欧洲社会阶层新旧更迭。同学们请看下面的材料,说说西欧农村阶层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农村的阶级结构。正在经历着新的分化组合……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以新的土地经营方式为特征的租地农场主阶级不仅包括杰出的富裕农民、乡绅,还包括改变了经营方式的骑士,不8 久他们与越来越多的乐于投资土地的商人和企业主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实际上融为一个阶级,他们一般被称为“乡绅阶级”。——侯建新《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材料二他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谁也没有他藏酒丰富……他的饮食跟着时节变换。他在笼子里喂了许多肥鹧鸪,鱼塘里养了很多鲷鲈……裁判官员在审案会齐的时候,就是他主持这会议,他多次代表他的一州当过议员,他当过州官和辩护律师。——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教师讲解:材料一显示西欧中世纪农村的阶级结构,正在经历着新的分化组合,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出现了以新的土地经营方式为特征的租地农场主阶级,不仅包括富裕农民、乡绅,还包括改变了经营方式的骑士,他们通常被称为“乡绅阶级”。材料二中英国文学家乔叟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富裕农民:他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谁也没有他藏酒丰富,他的饮食跟着时节变换。他在笼子里喂了许多肥鹧鸪,鱼塘里养了很多鲷鲈,裁判官员在审案会齐的时候,就是他主持这会议,他多次代表他的一州当过议员,他还当过州官和辩护律师。可见乡绅阶层抓住了历史变革的机遇,采用租地农场这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不断集中土地,掌握了生产和交换等环节,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还控制了乡村的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二)城市:市民阶层问题7:与此同时,西欧城市也产生新的阶层,他们是由哪些人构成?又会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哪些影响呢?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回答问题。教师讲解:阅读课本,可以知道,在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赋予的权利,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采用新的9 生产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材料一中提到城市居民有钱了,觉得腰杆硬了,加上越来越多的西欧城市取得了自治地位。城市不仅在经济方面不同于农村,而且在政治和司法方面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束缚,可以自己去选市长、议员、法官,自己组织市政府、法庭和军队。可见市民阶层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同时市民阶层还与封建王权联合起来对付大封建主贵族,成为强化王权的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材料二当中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直辖领地的不断扩大就是王权与市民阶层合作的成果。问题8:最后,大家一起来思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欧洲历史会产生那些影响?教师讲解:11世纪以后,经济上封建庄园逐渐衰落瓦解,出现了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城市商品经济也繁荣起来;政治上: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联姻等方式提高政治权利,参与到国家管理,成为强化王权的重要力量。思想文化上:近代大学兴起,逐渐冲破教会的封建束缚,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地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总而言之,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推动中世纪社会面貌开始改变,引领着西方文明走向近代。四、本课小结11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领域出现垦殖运动,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传统庄园制度逐渐瓦解,租地10 农场出现,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手工工,雇佣工人,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西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经济变革带动社会结构变革,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当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当中出现了由商业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市民阶层,政治权利扩大。中世纪晚期,虽然旧的制度仍在延续、但新的文明已经萌发,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新时代的带来,西欧近代化的曙光开始出现。最后给同学们留一项拓展任务:观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世界历史》第33集《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或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上册第三编《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第14章,了解更多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变化。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五、教学评价1.理解西欧中世纪晚期垦殖运动的出现的原因。2.知道中世纪欧洲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11 3.知道早期的资产阶级的构成。4.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发展的巨大影响。六、板书设计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一)农业的变化1.垦殖运动2.庄园的逐渐衰落3.租地农场建立4.农副产品市场化(二)手工业的变化1.手工工场的发展历程2.手工工场的特点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一)农村:富裕农民(二)城市:市民阶层七、评价检测1.“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A.西欧庄园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C.租地农场D.封君与封臣12 2.中世纪后期,西欧庄园制度走向衰落,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其特点是()①土地逐渐集中②为领主提供固定劳役③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④产品面向市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4.《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开始了文艺复兴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5.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下列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现象有()①西欧城市的发展②西欧庄园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兴起④租地农场的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材料一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摘编自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61页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摘编自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62页(1)材料中的“农场主”与“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请指出它生产的产品去向。(3)在租地农场和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4)两则材料都描述了欧洲封建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八、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展开,由表象到内层,帮助学生理解西欧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变化,逻辑清晰。文字和图片材料的补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这种变化,加深理解。因为涉及较多的历史概念,课堂整体偏枯燥,可以尝试加入更加形象化视频资料,也14 可以在课前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采用小话剧(农奴、庄园领主、手工业者、商人等)的方式展开调节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