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单位“1”的广泛意义及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单位“1”平均分的两种方法与除法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是0,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既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来说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1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说出结果。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了起来。例2是把许多物体(3块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是理解计算结果要困难一些。为此,教材安排了一组图来说明。在这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教材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然后总结出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接着,教材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一关系。这里,教材给出了用字母表示的关系式,以便于学生记忆,并特别强调了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2、通过讨论比较,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逻辑推理能力。
2、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用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引导操作、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讨论、操作比较、理解运用。 五、说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六、说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学这一环节设计几道题复习旧知 ,让学生利用整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强调-------对于均分问题用除法算。在情境中自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为新知过渡做了较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探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个探究提示
首先,我取出盒子中的1块饼干,问学生这1块饼干怎么可以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的又是多少呢?让一位同学展示分的过程,最后得出每份是二分之一,初步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接着,我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解决例题2(类比题)“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先让学生试着猜一猜,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然后利用手里的学具分分看,课前,我给每组都准备了3个同样大小的圆形卡片。课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剪一剪、分一分,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放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与展示的空间与时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得出结论:“无论用那种方法,我们都能得到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到的就是3/4张饼。”探究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开放的情景和问题,学生往往会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最后,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学设计为请他们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结果,猜测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除数,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分母公式后,请他们推理一下,除数有具体要求吗(除数不能为零)说一说理由,教师板书b≠0,引导进行验证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 第三环节:测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星练习:一星题 是一组基础填空题、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和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二星题是基础判断题,达到巩固基本概念的目的。三星题是实践应用题: 帮助学生体会到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个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例1.1÷3=例2.3÷4=被除数÷除数=a÷b=(b≠0)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说课稿唐河三小杨小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