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Ⅰ整体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而高一上学期,又是这个重要学习阶段的重要的起始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为此,高一语文备课组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总体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一)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二)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三)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五)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第一模块的特点及教学重点本模块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起始阶段,共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贯穿着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1、阅读鉴赏:本模块共有四个单元,就体裁而论,现代诗歌、古代散文、现代散文、新闻报告文学各占其一;每个单元文体相对统一,各篇课文照顾各个时期、各个代表作家以及各个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和内容俱佳,其厚重的思想、亲和力的语言以及有意味的技巧形式,有易于为起始阶段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外,这些作品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2、表达交流:这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部分主要是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技能,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3、梳理探究:本模块共有三个专题,分别是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学生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探究。
4、名著导读:本模块有两部部名著导读,分别是《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 四、具体措施(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实质。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摘记(摘抄或剪贴),写读后感、读书心得、学习随笔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达到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创造者。由于课程内容多,时间少,教师要对教科书进行“裁剪”
,并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增加同一类型的作家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教材对汉语言的基础知识、语法常识和写作缺少系统性的指导的问题,教师必须和学生共同构建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五)进一步探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方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评价内容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价主体由三部分组成: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评价方式包括学习过程的量化考核、作业量化考核、学习效果考核,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同时要探讨考核形式的简洁性和有效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使评价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