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作者主张著述贵独创,试联系现实或你的写作谈谈你的理解。/2、当今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国梦都离不开创新,试结合现实,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二、研习《文人之多》:假“文人”之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之少问:作者认为怎样的文人才是真文人?真文人:识经术,通古今韩愈诗:经训是学问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基石刘挚训:重器量见识,轻文采华章扬雄、黄庭坚:仅赏其文辞,则助长华而不实的风气欧阳修语:对政事的关心,要经世致用三、主旨归纳 本课所选的《日知录》三则,分别从文史的功用、著书的难易、文人的名与义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学以致用”的务实思想,表明了作者“以实为宗”的学术主张,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兴亡的精神品质。四、合作探究:1、要点解析经世致用有明一代,学术空泛气息浓,学者大都谈心论性,崇尚空谈,甚至标榜名声,互争门户,只讲求个人的修身养性,而置国家民族的危机于不顾,真正求真务实、讲求实学的人却遭到排斥。明朝灭亡,“天崩地解”,社会陷入大变局。痛定思痛,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起来,由此而形成“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经世”指“治理世事”,“致用”是“尽其效用”之意。“经世致用”是指钻研学术要与研究社会问题结合起来,阐释古典经义的同时,要升华出自己的社会见解,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进而改造社会,即“学以致用”。“经世致用”4 学术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影响深远,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文本探究(1)、如何理解文中体现的经世致用精神?思路提示:经世致用,是儒家的学术传统。即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问题,要求经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案。课文节选的三篇札记,均体现了这种思想。《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著书之难》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文人之多》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唐宋以后,著作泛滥,文人之多,文风浮华,都是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所以首先要端正创作态度。虽然,比起顾炎武那些论述“治道”的札记,这些文论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2)、第二则和第三则在立论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思路提示:不同之处是:《著书之难》以著书为话题,从正面立论,说“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与“后人之书”的“易”作对比。《文人之多》是以文人为话题,从反面立论,说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相同之处是:《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所强调的主旨具有一致性,借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日知录〉三则》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思路提示:这三则札记,主旨相同,内容相关,但在语言风格上却不尽相同,表现出作者行文风格的多样性。《文须有益于天下》堂堂正正,立论鲜明,锋芒毕露,言辞掷地有声,足以惊世骇俗;《著书之难》则委婉曲折,叙议结合,慢慢铺陈,水到渠成;《文人之多》则感情炽烈,持议偏激,声势夺人,一气呵成,其中不乏尖刻之语。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4 附:美文品读:顾炎武:文化人的楷模(节选)叶兆言用今天时髦的话,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绝对不是帅哥。好友归庄推荐他去扬州见位高人,特地写了一封介绍信,强调他相貌十分“寝陋”。海水不可量,人不可貌相,归庄这个招呼有点意思,他希望高人不要以貌取人,而是要听其高论,要听其言信其行,又强调顾炎武不只是个独行侠,同时又是家风古谊,学问极其精到,识见非常卓绝。梁启超先生说起顾炎武一往情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他“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在学问方面,顾炎武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境界,头顶上可以有许多光环,他是地理学家,是历史学家,是哲学家,是经济学家,更是地道的国学大师,在经学和音韵学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成就。顾炎武被誉为大清朝的“开国儒师”,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乾嘉学派祖师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能够成为一代宗师,必然货真价实。顾炎武的学问后人十分推崇,首先是因为独创。所谓独创,就是我手写我心,无一语蹈袭古人。顾炎武一直认为模仿是文章之大病,“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其次是博征,融会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他11岁时便开始读《资治通鉴》,自26岁起,“阅书数万卷,手不辍录”,用功的程度令人望尘莫及。第三是经世致用,他最反对空谈,“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清代学者的朴学传统,正是起源于顾炎武。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秉承“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古训,顾炎武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保天下”是普通百姓当仁不让的责任。清军南下,他纠合同志起义兵守卫吴江,失败后幸而逃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随行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又只身北上,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研究边防和西北地理,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4 顾炎武强调“利国富民”,大胆怀疑君权。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想把他招入自己的人才库,但是他拒绝了诱惑,软硬不吃,既没恃才傲物,趁机要个好价钱做官,也没志灰心馁遁身山林,做出世的大名士。统治者向来不把杀人当回事,尤其不在乎杀文人,偏偏对顾炎武,保持了最大克制,直到他七十岁,仍然不忘拉拢引诱他,他又一次义正词严地拒绝,视死如归。统治者也无可奈何,杀一个顾炎武有何难,他的精神既然已经存在,肉体上的消灭也就失去意义。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