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识字教学《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奋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 重点、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奋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一、音乐渲染,切入主题 ‎ ‎1、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三字经》。 ‎ ‎2、孩子们,你们真厉害,能背这么长的三字经了。我们都知道,三字经是古代的一种蒙学读本,语言简练,有韵律感。有个作家也采用三字经的形式,三个字三个字一块儿写成了一篇现代三字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神州谣。齐读课题 ‎ ‎3、通过展开的动画方式出示中国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字,并放音乐《大中国》) ‎ 师:瞧,这是什么? ‎ 生:(中国地图)‎ ‎ 师:它像什么? ‎ 生:(一只大公鸡) ‎ 师:对,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叫做—— ‎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体 生:(中华人名共和国) ‎ 师:再次热情的和祖国妈妈打招呼—— 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 ‎ 师: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 课件出示:(“神州”“华夏”)‎ ‎4、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他名字:神州、九州、华夏、中华 华夏: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个礼仪之邦,所以称为神州。‎ ‎ 4‎ ‎ 全班再次齐读俩词。  ‎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1、自由的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 ‎2、 生自由读课文 ‎3、 老师检查你们昨晚回家预习的情况。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 ‎ 4、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 ‎5、 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 ‎6、 同学们真了不起,每个字都读准确了。对于汉字宝宝,我们不光要读标准,还要记准确。‎ 老师说过,记住生字有四种好方法。第一、在生活中识字。第二、用换一换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第四、联系具体事物识字。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 ‎7、 学生自由认字。老师随机归纳总结。 ‎ ‎8、 识字游戏,我来说,你来猜。‎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只耳朵头上立。(耸)‎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 ‎9、 重点引导州、川的字形演变。‎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宝宝里有两兄弟长得很像?对了,它们是“州和川”,老师要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它们的意思。‎ ‎10、 生:我猜到了,川原来是河的意思,因为我看见古时候的字就像一条河。 师:你真棒!是个善于联想的孩子,说得非常对。那么“州”是什么意思呢? 生:„„ ‎ 师:提示一下大家,三点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 生:我知道了,州就是土地的意思。 ‎ 师:非常正确。像这样跟他表示的意思在形状上很像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 生:日、月、火等。 ‎ ‎11、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 ‎   生:川的第一笔是竖撇、州的三个点,第一个点是段撇,写的上一点。后面是两点,写在中间位置,头朝一个方向。 ‎ ‎12、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相信大家对这些字记忆更深刻了,现在再让我们读一读吧。再次集体呈现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再齐读。  ‎ 三、送字入文,再读一读。‎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4、小组内开火车读。‎ 四、指导书写 ‎ ‎1、在9个要求写的字里面,有两个字比较难写。“民族“二字。 ‎ ‎2、首先看到“民“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第五笔是斜钩。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 ‎ 4‎ ‎3、对照田字格,写族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矢字。 ‎ ‎4、书写族字 ‎ ‎5、生书写,师巡检,展示。  ‎ 五、再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读熟悉,尽量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觉得这些地方美吗?‎ 生:美!‎ 师: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那优美的山川风光。‎ ‎2、揭示课题:神州谣 二、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 ‎(2)说说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2)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3)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4)结合图片交流识记“奔、涌、长、耸”的特点。“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5)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3、第三小节。‎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 4‎ ‎4、第四小节。‎ ‎(1)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2)观看各民族情谊浓浓、奋发图强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5、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三、拓展延伸。‎ ‎1、读一读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 民族团结 奋发图强 只争朝夕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体会华夏子孙团结向上的精神。‎ 四、师总结。‎ ‎  神州大地, 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五、作业。‎ ‎ 1、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 2、搜集中华民族团结图强的故事。‎ ‎ 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