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氯化钾(KCl) 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碳酸氢铵(NH4HCO3)
2.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食品保鲜的办法
B.物质与构成的微粒
真空包装一防止氧化而变质
加入干燥剂CaO一防止受潮腐烂
密封保一繁殖受潮、挥发和变质等
铜由原子直接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C.日常物质的鉴别
D.化学与社会、生活
硬水和软水一肥皂水
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一用澄清石灰水
黄金和黄铜一用稀硫酸
降低水硬度方法:煮沸和蒸馏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一导致肥效降低
塑料、合金、合成橡胶一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3.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
B.图2:观察反应是否有气泡产生,判断是否为碳酸钠
C.图3:观察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
D.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能比较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高低
4.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对应关系相符合的是( )
A.FeCl3氯化亚铁 B.CuSO4胆矾 C.NaCl食盐 D.CaCO3生石灰
5.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
A.NH4H2PO4 B.O2 C.H2O D.海水
6.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
7
A.KNO3 B.K2CO3 C.KCl D.KOH
7.下表是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食物
橘子汁
四川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 ~ 4.0
3.2 ~ 3.6
6.3 ~ 6.6
7.6 ~ 8.0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比牛奶酸性强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8.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
A.往某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原溶液一定显酸性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某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该气体可能是甲烷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9.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乙表示向稀硫酸中加水
C.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10.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份子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来鉴别的:( )
A.酚酞 B.BaCl2C.NaOH D.AgNO3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 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
A
KCl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
B
NaCl
Na2CO3
过量的盐酸
加热蒸发
C
Cu(NO3)2
AgNO3
足量铜粉
过滤将滤渣烘干
D
N2
O2
足量的碳粉
加热
7
A.A B.B C.C D.D
12.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共存的是 ( )
A.OH- 、Na+ 、K+ 、SO42- B.NH4+、K+、SO42-、Cl-
C.CO32-、K+、NO3-、Na+ D.Ba2+、K+、SO42-、Cl-
二、填空题
1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食醋②小苏打③生石灰④天然气⑤硝酸钾,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烘培糕点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
(3)能去除水壶里水垢的是__________; (4)可作为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
14.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I:小明同学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请分析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此实验说明金属铜具有性。
小娟同学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蜡烛火焰熄灭。请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写出纯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类型属于。
(2)图II:小亮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选填“A”、“B”或者“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的pH一定(选填“>”、“=”或者“
7
【解析】试题分析:(1)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小明同学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原因是: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周围的热量带走,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此实验说明金属铜具有导热性
根据灭火的原理,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纯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时,浓氨水具有挥发性,A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显碱性,使B中的溶液变红,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的pH一定>7
考点:灭火的原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的基本性质,溶液的PH
15.(1)CuS04和BaCl2 , Na2CO3 , NaOH(2)将 Ca(0H)2 换成 CaCl2 或 BaCl2 (3)Na2C03+Ca(0H)2=CaC03 ↓+2NaOH
【解析】
试题分析:(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同时说明一定不含氯化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显碱性,故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S04和BaCl2,―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②若要判断可能成分是否含有,你认为应对步骤(2)做如何改进?将 Ca(0H)2 换成 CaCl2 或 BaCl2,生成不了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的干扰;③(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03+Ca(0H)2=CaC03 ↓+2NaOH。
考点:物质的推断
16.C
【解析】
【分析】
根据各个反应的进程,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可知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Mg + H2SO4 === MgSO4 + H2↑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分别向5 g镁粉和铝粉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铝生成的氢气多,与图像相符,故A正确;B、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物都是沉淀,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硫酸铜生成沉淀质量大于氯化铜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硫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碳酸钠反应,硫酸与碳
7
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才会出现气体,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酸性减弱,pH值逐渐增大到7,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时碳酸钠不断消耗,溶液的pH不变,碳酸钠和盐酸、氯化钙完全反应后,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值继续增大,与图像相符,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7.
(1)-1 、 氮
(2)NH4Cl
(3)Ca(OH)2 + H2O2 + 6H2O = CaO2•8H2O
【解析】
试题分析:(1)原料中NH4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x=0,X=—1;是含有N元素的,属于氮肥。
(2)NH4Cl既出现在了反应物中,也出现在了生成物中,所以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NH4Cl;
(3)根据题意:Ca(OH)2 + H2O2 + 6H2O = CaO2•8H2O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合价。
18. 溶解度降低;【设计实验】(1)Ca(OH)2微溶于水,也可能没有完全溶解; (2)无明显现象(溶液不变红);稀盐酸 ;【交流反思】(1)溶液变为红色,有气泡产生; (2)A、D;(3)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以做出猜想:可能是碳酸钙,因为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钙,因为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设计实验】(1)Ca(OH)2微溶于水,也可能是没完全溶解而沉淀;(2)设计实验: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没有Ca(OH)2
7
;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因此白色粉末中有CaCO3;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只有碳酸钙;
【交流反思】(1)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钙;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含有碳酸钙;(2)对于易变质的物质应该密封保存,或者是在用之前来制取,以保证实验的质量;(3)因瓶壁上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钙被除去。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证明碳酸盐;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19.(11分)
(1)(3分)铁架台(1分) BD(1分,错漏1个0分) C E(1分)[错漏1个0分;多选A不扣分;若选ABE同样给分]
(2)(3分)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1分) 澄清石灰水(1分) 点燃(或套上气球,或套上塑料袋。1分)
(3)(2分)[见右图。导管“短进”1分、“长出”1分。若把导气管画成线条、且是短进长出,总体扣1分]
→
→
(4)(3分)在a处套上一个夹好铁夹的橡胶管(1分),在b处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握玻璃管),②中有气泡放出(1分);冷却
后在②中左边导管形成一个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1分)。[合理表述分要点给分]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前一空;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回答后两空.
(2)根据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等回答第一空;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回答第二空;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回答最后一空..
(3)收集制取的H2用向下排空气法,要短管进,长管出.
(4)根据气压变化原理设计操作方法和步骤.
解答:解:(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或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等.加热固体制气体用
7
BD,固液常温反应制气体选CE.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现象为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气体通入后是否变浑;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3)收集H2用向下排空气法,要短管进,长管出.
(4)在a处套上一个夹好铁夹的橡胶管,在b处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握玻璃管),使两通管中气压变大,②中有气泡放出;冷却后在②中左边导管形成一个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1)铁架台、BD、CE
(2)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点燃(或套上气球,或套上塑料袋)
(3)[见右图.导管“短进”、“长出”.若把导气管画成线条、且是短进长出]
(4)在a处套上一个夹好铁夹的橡胶管,在b处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握玻璃管),②中有气泡放出;冷却后在②中左边导管形成一个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0. 酸Cu + 2AgNO3 = Cu(NO3)2 + 2Ag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解析】根据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等进行分析解答。(1)根据盐的化学性质,盐能与活泼金属、酸、碱、盐等反应,故①中可填写酸;(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AgNO3 = Cu(NO3)2 + 2Ag;(3)反应④是盐和碱反应,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反应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1. O2H2COCCu2(OH)2CO3====CO2+H2O+Cu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可知D和E为氢气和氧气;B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则G为铜,所以B为氧化铜,那么E为氢气,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C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并能够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X为碳单质;(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CO2↑+H2O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7
22. 2.575﹪7.3%
【解析】⑴前三次每次加入10g盐酸都是减少固体2g,而第四次减少了1.5g,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杂质,所以第五次依旧为2.5g,所以x=2.5,碳酸钙的质量为9.0g-1.5g=7.5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g ÷10g×100%=75﹪;⑶由表格可以看出,与20 g稀盐酸反应的CaCO3质量为10g-8g=2g,
设20g稀盐酸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CaCl2 + H2O+CO2↑
100 73
2g x
10073 =2gx x= 73×2g100 =1.46g
故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g20g×100%=7.3%。
23.(1)NaCl;(2) 70.7%(3)16.1g
【解析】(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和滴加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和NaCl、水,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中生成的NaCl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气体质量为z;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106 73 117 44
x 73g×10% yg zg
===,解得:x=10.6g,y=11.7g,z=4.4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70.7%;
(3)滴加73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5g-10.6g+11.7g=16.1g。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