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1 四川省成都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窠臼(kē )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 菜畦(qí ) B. 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 C. 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 D. 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 也没有探测仪。 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转无力的水珠。 D.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相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 影写一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 后者加油鼓劲。 C.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正所2 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 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 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5.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差可拟 差:大体 B. 传不习乎 传:传授 C. 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D.饭疏食 饭:吃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人不堪其忧 C.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7.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跟儿女们讲解诗文。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 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 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 改正。”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 元方不管他就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 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作品影响颇大。 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 室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 句的雅兴。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强调了时常 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D、第八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 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 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 共 16 分) 三、古诗词填空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可选填 2 空,若 3 句都填了,以前两句为准,共 2 分) (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10. 整诗默写,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 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3 题。(10 分) 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 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 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 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4 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 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 30 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 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 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 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 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 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 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 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 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 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 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 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 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 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 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1.“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 要概括。(4 分)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 (3) 5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12.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从 人物描写角度) 13.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 分) 五、作文(60 分) 14.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 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 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 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 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 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600 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B 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啭:鸟婉转地叫 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 ②向:在 1.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分)6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追求?(2 分) 二、课外文言文(共 12 分) 许金不酬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 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 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 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 行吧。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渡河而亡其舟 亡:这里指丢失 B .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栖:停留 C.舟薄于石 薄:迫近,这里指撞击 D. 盍救诸 盍:何不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共同之 处?(3 分) 三、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共 4 分) 6.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 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 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的文章《 》,文段中的“她”是(人物) 7 7.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 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 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二)现代文阅读(共 18 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 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②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 反复叮嘱我。 ③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 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 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④晚上 10 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 了个激灵,紧张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 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 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⑤“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 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⑥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 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⑦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8 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 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⑧“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⑨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 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 谢… … ⑩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 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 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 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⑪于是,在我们的包厢里。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 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 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 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⑫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 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 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 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 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 者》,有改动) 8.通读全文,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 分) ①孩子邀“我”聊天→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分别时依依不舍。 9.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⑽段画线句进行赏析。(5 分)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9 10.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 分) 11.文中结尾处写道“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联系全文,说说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 的改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5 分) 四、语言运用(共 12 分) 2018 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成都 外国语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2.【妙句仿写】作为主持人,你需要写一段活动开场白,请你仿照所给句子,再写两句形 成排比。 诗歌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 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 13.【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进入初中以来,发现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很多方 面都不如别人有优势,十分没有自信。请你借助因《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 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4 分) 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14.【题目诠释】本节目在录制之初征集了许多节目名称,根据网络投票最终决定采纳题目 “经典咏流传”,你作为支持的网民,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跟帖说说支持这一题目的理 由。(4 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 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10 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4 分) 二、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D. 窠臼(kē ) 霎时(chà)(shà) 粗犷(guǎng ) 菜畦(qí ) B. 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bǐ) C. 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 D. 搓捻(liǎn)(n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 也没有探测仪。 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流)转无力的水珠。 D.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相(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 时候的影写一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11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 后者加油鼓劲。 C.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正所 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翻来覆去:1.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2.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后面通 常跟动词。“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截然不同:意思是 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 超(多指工艺美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 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 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B.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C.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原因”。D、 “措施”与“提高”搭配不当,应该加一个“完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6.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差可拟 差:大体 B. 传不习乎 传:传授(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C. 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D.饭疏食 饭:吃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下车引之(代词,他,代指元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B.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 人不堪其忧 (代词,那,那种) C.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 于我如浮云 (介词,对,对于) 7.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B )12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跟儿女们(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 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几 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 缺点就加以改正。”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 元方不管他就(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 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作品影响颇大。 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 室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 句的雅兴。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强调了时常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D、第八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 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 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 共 16 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可选填 2 空,若 3 空都填了,以前 2 空为准,共 2 分) (1)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10. 整诗默写,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 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4 分)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3 题。(10 分) 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 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 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 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 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 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 30 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 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 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 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 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 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 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 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 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 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 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 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 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4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 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 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1、“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 要概括。(4 分)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刚与家人分伙的时候,感到自由快乐。 (3)分伙半个月后“我既委屈又自责”(意思对即可)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12.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从 人物描写角度) 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翻”“竖”“挡”“吞”等动词生动刻画了与家人分伙后生病,我感 到委屈,但又不愿让家人知道的心情。 13.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 分) 示例:母亲是个关爱子女,又善于维护子女自尊的人。当我那天没有东西吃,又不愿上家里饭 桌吃饭时,母亲没有强拉,而是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 别饿坏了。”母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愿意让孩子碰壁再回心转意。 四、作文。(60 分) 14.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 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 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 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 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 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600 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15 B 卷(50 分) 三、诗歌鉴赏(4 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啭:鸟婉转地叫 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 ②向:在 2.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分) 答: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 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追求?(2 分) 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课外文言文(共 12 分) 许金不酬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 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 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 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 行吧。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渡河而亡其舟 亡:这里指丢失 B .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栖:停留 C.舟薄于石 薄:迫近,这里指撞击 D. 盍救诸 盍:何不 【答案】A(亡:这里指沉没)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落实“向”“无乃”各 1 分,16 句子通顺 1 分) (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落实“骤”“犹”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共同之 处?(3 分) 答案:商人在第一次落水许诺百金却只给十两,失信于渔夫(1 分);友人与陈太丘相约正 午时分却未到,失信于人(1 分)两篇文章都揭示了人应该守诚信的主题。(1 分) 翻译: 从前,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 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 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承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银子。渔 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 商人勃然大怒 道:“你一个打渔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 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 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渔夫说:“我不救 不守信用的人。” 渔夫站着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四、阅读。(22 分) (二)名著阅读。(共 4 分) 8.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 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 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的文章《阿长与 》,文段中的“她”是(人物)阿长(长妈 妈) 。 9.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E.《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社戏》(选自散文集《呐喊》)都是出自鲁迅 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F.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G.《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17 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H.《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 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四、现代文阅读(共 18 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 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②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 反复叮嘱我。 ③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 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 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④晚上 10 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 了个激灵,紧张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 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 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⑤“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 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⑥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 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⑦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 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 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⑧“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⑨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 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 谢… …18 ⑩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 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 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 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⑪于是,在我们的包厢里。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 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 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 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⑫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 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 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 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 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 者》,有改动) 9.通读全文,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 分) ①孩子邀“我”聊天→②孩子分发荔枝→③我给小孩讲故事→④分别时依依不舍。 9.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⑽段画线句进行赏析。(5 分)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答:该句采用比喻(1 分)的修辞手法,把成人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皮”,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成人自我设防、互相间缺乏信任的特点;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瓤”,生动形象 地表现出孩子纯洁、率真的特点。(2 分)该句还用了对比(1 分)的修辞手法,用孩子的真 诚、单纯与成年人的缺乏信任、相互戒备进行对比,突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1 分) 10.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 分) 答:内容上:反复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与包厢里人们的友好相处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旨,引入深思。(2 分) 结构上:开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更严谨。(2 分)19 12.文中结尾处写道“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联系全文,说说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 的改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5 分) 答:通过与小孩的交往,我由之前的忐忑紧张戒备变成了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带来的 温暖与和谐,并对成人世俗的心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 分)结合实际谈文章主题:在现实 中我们往往因为害怕被伤害而将自己包裹起来,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我们不要因为 担心或怕被伤害而放弃对人的信任和关爱,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充满爱,人与人之间才 能够和谐的相处。(3 分) 五、语言运用。(共 12 分) 2018 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成都 外国语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3.【妙句仿写】作为主持人,你需要写一段活动开场白,请你仿照所给句子,再写两句形 成排比。 诗歌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 我们多彩的人生;诗歌如同一场温润的春雨;它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如同一杯醇香 的美酒,它沉醉了我们灵动的心灵。(4 分) 13.【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进入初中以来发现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很多方面 都不如别人有优势,十分没有自信。请你借助因《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 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4 分) 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示例:小华,(1 分)你看,袁枚诗中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 牡丹开”,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 然静静地、美丽地、执着地绽放。(1 分)即使我们先天条件不好、资质一般,但并不意味着 我们没有青春、理想、精神风貌。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也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 最好的自己。(1 分)你说对吗?(1 分)(称呼 1 分,联系《苔》巧妙劝说 2 分,语气委婉得 体 1 分) 15.【题目诠释】本节目在录制之初征集了许多节目名称,根据网络投票最终决定采纳题目 “经典咏流传”,你作为支持的网民,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跟帖说说支持这一题目的理 由。(4 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 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20 “咏”表示用吟咏、歌唱的形式表现经典(2 分);谐音“永”寓意传统文化永远流传(2 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