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甲 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部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4.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神立命的重要基础。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⑥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对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1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5分) 1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1)木欣欣以向荣, 。 ,感吾生之行休。(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四(14)、五(15)两题中选定期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刀疤 [阿根廷]博尔赫斯 他脸上有一条险恶的伤疤:一道灰白色的、几乎不间断的弧线,从一侧太阳穴横贯到另一侧的颧骨。他的真实姓名无关紧要,塔夸伦博的人都管他叫做红土农场的英国人。 我最近一次在北方省份旅行的时候,遇上卡拉瓜塔河水暴涨,只能在红土农场过夜。晚饭后,我们到外面去看看天色。不知是由于高兴还是由于腻烦,我忽然异想天开,提到了他脸上的伤疤。英国人脸色一沉,有好几秒钟冷场,我以为他准会把我撵出去。最后,他声调一点没有改变,对我说道: “我不妨把这个伤疤的来历告诉你,可是有一个条件:不论情节多么丢人,多么不光彩,都如实讲,不打折扣。” 我当然同意。下面就是他的故事。 1922年前后,康诺特的一个城里有许多策划争取爱尔兰独立的人,我是其中之一。一天下午,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成员,一个名叫约翰•文森特•穆恩的人从芒斯特省到我们这里。 他年纪不到二十岁,又瘦小又窝囊,像无脊椎动物似的叫人看了不舒服。我们走到市区尽头,周围的房屋稀稀落落,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枪声,使我们大吃一惊。我们赶紧拐进一条土路。一个士兵从着火的棚屋里出来,映着火光,身躯显得特别高大。他厉声吆喝,叫我们站住,我加快了脚步,我那个伙伴却没有跟上。我转过身,只见约翰•文森特•穆恩吓得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我马上再往回跑,一拳把那个士兵打倒在地,使劲推推文森特•穆恩,狠狠骂他,叫他跟我走。他吓瘫了,我只得拽住他的胳臂拉着他跑。我们在火光四起的黑夜里夺路而逃,背后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穆恩的右臂给一颗子弹擦过,我们逃进小松林时,他竟然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替他倒了一杯茶,包扎了伤口,发现他挨的那枪只擦破了一点皮肉,没有伤筋动骨。 第二天,穆恩已经恢复了镇静。他接过我给他的一枝烟,然后严格地盘问我,要了解“我们革命党的经济”。他提的问题很有条理,我实话实说,告诉他情况很严重。南面枪声激烈。我对穆恩说,伙伴们在等着我们。我的大衣和手枪在我自己的房间里,我取了回来时,发现穆恩两眼紧闭,躺在沙发上,他觉得自己在发烧,说肩膀痛得厉害。 我明白他已经怯懦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我尴尬地请他自己多加保重,然后向他告别。那个胆小的人叫我害臊,好像胆小鬼是我,不是文森特•穆恩。 我那天清晨出门,午前就回了。穆恩在图书室里和谁正讲着话,我听声调知道他在打电话。我听见他提到我的名字,接着又说我晚上七点钟回,还出点子说可以等我穿过花园时逮捕我。我那位十分理智的朋友正在十分理智地出卖我。我还听到他要求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故事的头绪到这里就乱了,也断了。我只记得那个告密者要逃跑,我穿过梦魔似的黑走廊和使人晕眩的长楼梯穷追不舍。穆恩很熟悉房子的布局,比我清楚得多,有几次几乎被他逃脱。但在士兵们抓住我之前,我把他逼到一个死角。我从墙上将军的兵器摆设中抽出一把弯刀,用那半月形的钢刃在他脸上留下了一条半月形的永不消退的血的印记。“博尔赫斯,你我虽然素昧平生,我把这事的真相告诉了你。你尽可以瞧不起我,我不会难受的。”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 “穆恩后来怎么啦?”我问道。 “他领到了犹大的赏钱,逃到巴西去了。那天下午,他看到几个喝醉的士兵在广场上把一个模型似的人当靶子射击。” 我等他讲下去,可是半晌没有下文。最后我请他往下讲。 于是他呻吟一声,怜惜地把那条弯曲的灰白伤疤指给我看。 “难道你不信吗?”他喃喃地说,“难道你没有看到我脸上带着卑鄙的印记吗?我用这种方式讲故事,为的是让你能从头听到完。我告发了庇护我的人,我就是文森特•穆恩。现在你蔑视我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当作者忽然异想天开,主动提及英国人脸上的刀疤时,他脸色一沉,并且有好几秒钟冷场。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因脸上的缺陷而感到难为情。B.面对特定的战争场景,文中写“约翰•文森特•穆恩吓得一动不动,呆若木鸡”,目的是表现穆恩的胆小、懦弱,为后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C.故事一开始把穆恩描写为“小瘦小又窝囊,像无脊椎动物似的”,作者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一个苟且偷生的丑恶灵魂勾勒了出来。D.文中在故事将要讲完时,英国人却半晌没有了下文,这反映出他极度内疚和自责,但是又担心作者知道真相之后会笑话自己的矛盾心理。E.文章最后才点明英国人自己就是那个约翰•文森特•穆恩,使故事充满戏剧性,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也让读者对本来比较简单的故事回味无穷。(2)小说中多次提到“伤疤”,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穆恩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身份的变换是本文最为鲜明的写作风格。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这样处理的看法。(8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安徒生与他的童话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进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众多童话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以及如何诞生的。在两条道路中,其中一条可以称之为“沙龙”,作家是成人中的一员,因此必须像成人那样做事,这意味着,他应该是一个严肃而理性的“艺术家”。但是在另一条路上,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空间,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在感情和想象力驱使下的老顽童,而在他的周围,同样也是有着这种思想的人。 当他身处沙龙中众多成人之间时,他更喜欢让自己置身于围而生成半圆形或马蹄形的听众前面。他不喜欢让别人坐在自己的身边,或是紧挨着坐在两侧;而且附近最好有一道门,这样,他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在沙龙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直接朗读自己的手稿或是书籍,这样,在对最终的用词造句进行详细推敲之后,一部完整的童话故事便最终出炉了。在这里,他的听众可以全神贯注、平心静气地去审视安徒生的艺术作品。一些史料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这种场景:整个阅读一般会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大群成人和一两个孩子坐在安徒生的面前,当安徒生朗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已经着迷的孩子们会像老鼠那样一声不吭。 但沿着另外一条道路,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沿着这条路——“孩子的房间”,我们将来到安徒生那个由童话故事编织起来的世界。但是与“沙龙”相比,在这条道路上,更有利于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诞生的。在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唯一工具便是用来剪纸的纸张,而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几乎从不按照自己写在纸上的作品去阅读,而是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在这里,无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触动他的心弦,他的嘴里便会诞生出一个美妙的故事。而且,他会在一个全部由孩子组成的小群体中,肆意地去放纵自己的想象力。这种听众群体一般不超过两三个孩子,最好只有一个孩子。这样的话,安徒生就可以像童话《在孩子们的房间里》中的祖父那样,把心中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述给自己的孩子。这部小说写于1865年,书中的祖父是一个与孩子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在一个超然于现实之外的世界里,他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空间,于是,借助于一只烟斗、一只手套、一个旧花瓶以及胡乱散落在抽屉中的其他零星杂物,一部长剧便拉开了大幕。 一旦置身于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想象力便会无比的强烈和丰富,他会在瞬间之内把任何事物都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可以说,纵观他的一生,这位作家都在发现并表达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人物和冲突,通过童话故事这种方式,让听众的思绪跨越房间的物理限制,自由自在地翱翔。如果安徒生开始讲述《拇指姑娘》中那个小田鼠的话,他马上就会和那些听故事的孩子一起在空气中挖出一个鼠洞,然后,他会爬进洞口,拜访田鼠一家,和慰问者一起,体验一下她那张用薄荷叶做成的睡床,把自己的羽绒服送给田鼠作为见面礼,再看一看夜以继日吐丝织网的四只蜘蛛。思维敏捷的安徒生,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这里,他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造力、他那孩子般的想象和心态,而这正是浪漫主义童话故事作家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和培养“艺术诗歌”的沙龙相比,童话故事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当然更自由,它们可以在这里肆意地生长。在沙龙里,安徒生要求所有成人和孩子必须做到衣冠整齐、专心倾听自己的朗读,与这种相对较为庄重的安静气氛相比,在孩子的房间中,各种闲言碎语和荒诞之举都是容许的。孩子们的日常语言在安徒生的耳朵里,便是一首“自然的诗歌”,而他本人也会加入到这种漫无边际的胡扯和谈笑中。有人曾经说,他可以“把自己的声音调整为一种特殊的语调”,他总是能不可思议地在自己的童话中,让大自然的声音变得活灵活现。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许多童话故事不仅仅源于他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通过对人类天性的亲密接触,对自然的本原以及孩子房间中一切生命力的感知。无论是弯着腰看木偶剧的时候,还是在制作剪纸、花束的时候,或者通过玩具、歌曲和游戏,他都能找到灵感。很多零零散散的想法和小东西,即兴而发的口头故事,最终都会在这位成人作家的案上,变成一部精彩的著作。对于这个方面,只有在孩子们的房间里,我们才能找到他全部已出版作品的基本前提。在故事的讲述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桥梁,那是一种心声的共鸣,而不是像成年人的思维那样呆板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如同安徒生在庄园的沙龙和音乐房中朗读时那些挂在墙上的漫画一样毫无创意。(选自《安徒生传》,九州出版社,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在成人的“沙龙”里,安徒生需要成为一个严肃而理性的“艺术家”,在相对庄重安静的气氛中像成人一样行事。B.安徒生的朗读具有其他读者无法具备的独特魅力,他仅靠这魅力就能让“沙龙”里的听众无法对他的童话故事提出意见、建议或是指教。C.安徒生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这种对他的童话创作至关重要的想象力只有当他置身于“孩子的房间”时,才可以得到尽情地发挥。D.通过成人的“沙龙”和“孩子的房间”,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安徒生那个由童话故事编织起来的世界,而且还能探查到他复杂而独特的经历和个性。E.比较而言,安徒生更愿意通过朗读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作品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润色。(2)当身处“孩子的房间”之中时,安徒生的“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本文概括回答。(6分)
(3)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所以魅力无穷、深受欢迎,结合本文看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4)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甚至“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可是我们也知道“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那么,你如何看待“忠实于生活”和“在文学创作中发挥想象力”的问题呢?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第二部分,11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可以从概括文章要点入手。概括文章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 ① ,不要过于详尽;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 ② ;再把每部分的大意连缀起来,这样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 ③ 。一般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答:① ② ③ 17.用简练的语言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超过30字。(5分)2014年1月8日.清洁工熊大姐在8楼擦玻璃时,系在腰间的钱袋子口不慎松开,袋内的6000元被大风吹散飘落。等她与工友们赶到楼下时,只找回了300元,其余已被路人捡走。打工的她抹着泪说:“我与孩子已经整整一年没见面了,就指望这点钱回家过年呢!”此事一经媒体报道,部分捡钱的人主动将钱还回。一些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截至10日傍晚5点,熊大姐收到爱心款11万多元。这让熊大姐既感动又忐忑:“不是我的钱。我拿着心里很不踏实。”她决定将多余的钱捐给家乡的小学。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二)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成功也得归功于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吃苦、接地气、坚持和创新。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认识,请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部分9分,每小题3分)1.【答案】C【解析】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成语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行云流水”、“叹为观止”都是属于此类错误。“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难度不是很大,但正确选项不是很常用。2.【答案】C【解析】A中“再现”缺少了宾语“场景”等。B中后一分句有问题。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的混乱杂糅,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D中“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歧义。3.【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4.【答案】C【解析】考生完全可以在通览选项后,初判断C项犯有绝对化的毛病。然后再因循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原则,先从选项找关键词“伦理关系”、“调节”、“传统社会生活”、“全部内容”,回原文定区间,很容易发现原文中的表述为“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仔细甄别即可发现“基本课题”和“全部内容”内涵不同。故选C。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此题有一先天优势,便是每个选项都明确了阅读区间。A项是对第一段信息的理解,原文提到的“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是“伦理”,而非选项所表述的“伦理关系”。B项对第二段的概述完全建立在对原文信息综合分辨的基础上,理顺了原文思路,没有理解不当之处。C项很明显对“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和“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说明顺序存在颠倒的问题。D项中谈及的“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非“伦理”,而是“家族本位的特点”。故选B6.【答案】A【解析】本题解题思维一如第一道题。A项表述可以从 第一段第一、二句得出答案。B项表述根据第二段的二、三句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原文未曾提及“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C项把“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归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名义之下,明显是对文章的错误嫁接。D项提到的“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在原文中只是孔大夫言论中的思想内核,而非选项中所说的“中国人一贯坚持”的表述。故选A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7.(3分)【答案】D【解析】认为或表扬,注意下句8.(3分)【答案】D【解析】①是嵇绍对少年戴晞的评价,不是他敢于直谏,故排除A、B;②写他不阿谀权贵而升职,不是敢于直谏,排除C9.(3分)【答案】C【解析】信息源在第三段,不是嵇绍不以为然,而是以书谏。原文是“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10.(10分)(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1.答:“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3分)12.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3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3.(1)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2)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4.(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伤疤”在文中起线索作用,正是因为伤疤的存在,才有故事的开始,以及真相的揭示。②“伤疤”在文中还起到伏笔与照应的作用,节选部分一开始就交代了人物脸上的伤疤,为后文揭开伤疤的历埋下了伏笔。③由人物真诚的忏悔可知,文中的“伤疤”既指脸上的伤疤,更指人物心灵的伤疤。(共6分,每点2分) (3)①胆小懦弱:面对敌人,吓得呆若木鸡;右肩只擦破一点皮肉,却“哭了起”,而且“诉说肩膀痛得厉害”。②阴险狡诈,叛变投敌:盘问军情机密中,出卖战友,向敌人寻求保护。③真诚忏悔,坦然担当:勇敢讲出事情的真相,对自己的罪行忏悔。(共6分,每点2分) (4)示例:观点一:①换位叙述可以使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表现更为成功;②“英雄”与“叛徒”之间身份的转换,使得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扣人心弦;③“身份的变换”让读者越发感觉到隐藏在人物话语中的忏悔,以及解剖自身的味道,小说通过这种换位叙述赢得了真实性。观点二: ①“身份的变换”超出了人们的通常思维,读者就像小说作者一样,听完故事,还是不明真相;②读者眼睁睁地看着人称的颠倒最终竟变成了英雄与叛徒之间身份的转换,感觉不合常理;③“身份的变换”不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无形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负担。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5.(1)答案:BE (5分)解析:B选项直接说安徒生“具备”朗读的“独特魅力”,而原文则表述为“似乎存在着某种……”;同时安徒生童话也不单是“仅靠这魅力就能……”的,而更是他的“亲身体验”和“感知”结果,也就是他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且不是“无法”提出意见,是“不得进行辩论或讨论”。选项E说安徒生更愿意通过朗读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于文无据,且“对作品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润色”也说的是在成人“沙龙”中根据“听众的人数以及他们的关注程度和笑声”,尤其是掌声的“力度和时间”,“在回到家里之后,对所有的印象加以评判”之后进行的。(2)①更自由,想象力更强烈更丰富;②与听众的交流多了一些;③作品会更精彩,更能使他获得作为“浪漫主义童话故事作家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共6分,每点2分)(3)①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②对人类天性的亲密接触,对一切生命力的感知;③孩子般的想象和心态;④独特的个性和创作习惯。(共6分,任意答出期中三点即可)(4)可从以下几点中任选一点或以某一点为主兼及其他作答。①生活确实“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②想象力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③忠实于生活与发挥想象力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④童话故事更离不开想象。(观点要明确,论述完整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第二部分,11分)16.(6分)①意思要简明扼要 ②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③还要看说明的对象17.示例:①路人捡走别人的钱不还,贪财忘义,丧失公德。②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扶危助困,奉献爱心。③捡钱的路人能主动还钱,拾金不昧,坚守良心。④多余的钱捐给家乡小学,知恩图报,回馈社会。(观点2分,语言通顺简洁3分。意思对即可。)六、写作(60分) 18.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地阐述观点并进行论证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