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二)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 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 2、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 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 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 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 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 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 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目前,丁肇中教授仍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 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 究工作。 3. 检查预习:(找生起来回答,教师指正) (1)注音:丁肇( zhào )中 不知所措( cuò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 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 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阅读课文,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 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 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 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 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 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 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3.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 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 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 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三)深层探究课文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格”就是 推究,“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 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 意义。 6、第 4 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8、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第 8 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 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第 9 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 当的目标。 11、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 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第 12 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 于举例论证。 13、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 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第二课时 (一)把握内容 1、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 者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 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聚焦论证方法(学生讨论、明确) 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 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 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 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 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 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 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 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三、总结提升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 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 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 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