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教案学案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 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

还剩 1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下载资料包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中东(2课时)‎ 第1课时 “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东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国家。‎ ‎3.能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洲五海之地。‎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数量、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主要产油国的分布和石油输出的路线,帮助记忆和理解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重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输出路线。‎ 难点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为3组。‎ 学生:搜集各种关于中东冲突的新闻图片或文字资料。‎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地区常常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里有近一段时期关于这个地区的一些新闻报道的标题,我们来看看都提到了哪些国家,课件展示关于中东局势报道的标题,并指出相关的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师]看来这个地区是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什么地区吗?‎ ‎[生]中东地区。‎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热点地区——中东。‎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活动]‎ 请大家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交流。随后请几位同学代表小组把资料向全班展示。内容要求有代表性,语言精炼,每位时间不得超过40秒。‎ ‎(2)说出对中东的印象。‎ ‎[生]中东地区战争多、冲突多、缺水、石油丰富等。‎ ‎[承转]中东地区国家众多,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 ‎[活动]读教材第44页“阅读材料”,请两个同学以新闻播音员的形式向大家播报一下中东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战争。‎ ‎[板书]一、长期的热点地区 ‎[活动]假设现在你就是中东的一名中学生,你有何感想?如果给大家向所在国的领导人或世界人民说几句话的机会,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把最精辟、最有代表性的一两句话写在老师发给的白纸上,随后请每组委派1~2名同学,把大家想说的话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出来。‎ ‎[承转]让我们共同祈祷中东能早日安宁,使其能成为当地人民真正的乐土。但是想要帮助那里的人们,光听听说说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对这片土地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现在我们就从它的名字开始吧!谁知道“中东”这个名字的由来?‎ ‎[教师小结]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师]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中东的地形”图,大家观察中东与西亚有什么区别。‎ ‎[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小结]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 ‎[承转]大家都知道了中东是一个热点地区,但你们想过为什么吗?‎ ‎[活动]读教材第44页的内容以及图8.1“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寻找答案,中东处在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师]这里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直到现在,它也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它自然都会备受关注,这就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活动]让学生上讲台在地图上指出两洋、三洲。‎ ‎[师]展示“中东的地形”图。‎ ‎[活动]完成教材第46页“活动”第2题。(找到三洲、五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过渡]对于这两洋、三洲以及五海的沟通,本地区有两个十分特殊的水上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师]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图”、“土耳其海峡图”。‎ ‎[提问]问题1.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哪两个海域?‎ ‎2.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哪两个海域?‎ ‎[活动]完成教材第45、46页“活动”第1、3题。体会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小结]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如: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 000~10 000千米。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水上通道。‎ ‎[板书]二、重要的地理位置 ‎[承转]中东长期战争、冲突,除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因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板书]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师]课件展示课本第47页图8.5“2007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 ‎[问题](1)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世界的百分之几?(2)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回答](1)中东石油储量占60.0%,产量占30.7%,出口量占44.7%。(2)因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教师评价]小结略。‎ ‎[师]课件展示课本第47页图8.6“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 ‎[问题](1)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2)中东石油主要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生]回答:‎ 学生A: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学生B:中东石油主要运往北美洲、东亚、西欧各国。‎ ‎[板书]石油分布及输往的国家和地区 ‎[过渡]中东石油是通过哪些航线运抵北美洲、东亚、西欧各国的呢?‎ ‎[师]课件展示“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投影表格:‎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航线B 航线C ‎[活动]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分别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并让各组派代表回答。‎ ‎[回答]A组代表:航线A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北美洲。‎ B组代表:航线B经过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北美洲。‎ C组代表:航线C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到达东亚。‎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非常好,说明同学们读图很仔细,并能在图上找出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问题]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 ‎[生]航线A比航线B短。‎ ‎[设疑提问]为什么不是所有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教师提示: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地狭水浅。)‎ ‎[生]苏伊士运河通过的轮船吨位低。‎ ‎[师]补充:A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距离最短。比绕道非洲好望角可缩短8 000~10 000千米,运费更少,但由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它的深度和宽度虽然经过加深和拓宽,但现在仍不能通过25万吨以上的油轮。B航线经非洲的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所以载重在25万吨以上的油轮驶往西欧仍需绕道非洲好望角。‎ ‎[讨论]为什么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提示:石油作为能源的地位上升。)‎ ‎[生]发言略(结合热点:2003~2011年底期间的伊拉克战争。)‎ ‎[教师总结]中东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地区主要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西欧进口石油中的50%、日本进口石油中的65%、美国进口石油中的20%来自中东。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大国对中东的石油争夺将更加激烈。由此可以看出本区争端另一起因:石油之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中东的位置、范围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的分布、输出地及输出路线等内容。‎ 一、长期的热点地区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和范围 三洲、五海之地 ‎2.位置的重要性 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2.分布:集中→石油之争 ‎3.输出路线 第2课时 匮乏的水资源 多元的文化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2.运用资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具体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区干旱的地理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1.中东地区匮乏的水资源。‎ ‎2.中东地区各地的文化差异。‎ 难点 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中东地区居民的风俗习惯(文字或图片)。‎ 一、导入新课 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除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等。今天我们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继续了解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 ‎[过渡]从目前来看,本区石油丰富,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提示:学生从本区的地形、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考虑。)‎ ‎[生]水。‎ ‎[板书]四、匮乏的水资源 ‎[师]课件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 问题:中东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生]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如何呢?‎ ‎[师]课件展示“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师生分析]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以麦地那为例,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分析热带沙漠气候特征)首先教师交代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结构:①横坐标表示12个月份;②纵坐标表示气温和降水量;③红点表示对应月的气温,蓝柱表示各月的降水量。‎ ‎[活动]学生分组读图,完成教材49页活动1、2题。‎ ‎[师]麦地那全年各月气温均在15°C以上,降水各月均低于50mm,有些月份如6、7月没有降水。‎ ‎[教师小节]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过渡]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那河流分布情况如何呢?‎ ‎[师]课件展示教材第48页图8.7“中东的水资源”。‎ ‎[活动]学生首先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湖泊,找出哪些国家因地面没有河流,被叫做“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学生接着读图了解本区的河湖的分布特点。‎ ‎[师]回答略。‎ ‎[板书]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教师讲述]由此可以看出水是中东地区最稀缺的资源,它也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之一,世界上最早争夺水源的战争可以追溯到4 500年前,位于今天伊位克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互相宣战。当代,在50余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对抗中,由水资源引发的冲突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中东地区因水而战,也就不足为怪了。‎ ‎[板书]因水而战 ‎[引申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活动]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提示:学生可结合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来思考。)‎ ‎[生]他们可以实施海水淡化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实行跨流域调水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可行性也非常强,说明同学们确实将我们的地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了。我们接着要了解中东地区的人种、民族及宗教信仰。‎ ‎[活动]学生读教材第50页图8.11“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了解本区人种分布及宗教信仰。‎ ‎[师]课件显示(以填空题方式呈现)‎ 阿拉伯人——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波斯人——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提出问题]说到阿拉伯人,我们会注意到电视中经常出现“阿拉伯国家”这个概念,那中东地区是不是都是阿拉伯国家呢?‎ ‎[生]不是。‎ ‎[教师补充]例如:土耳其不是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不属于阿拉伯国家;此外,从苏联独立出来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也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过渡]阿拉伯国家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展示教材51页图8.13“中东人们的生活片断”。‎ ‎[过渡]多种民族在这里聚居,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板书]五、文化差异→多民族汇聚 ‎[教师小结]本区一些国家除了土地之争,还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渊源,有些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聚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本区的宗教纷争。‎ ‎[板书]宗教纷争。‎ ‎[活动]学生完成下列填空:‎ 中东是________、________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这三大宗教的圣城是________。‎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归纳小结: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了解到,中东成为世界焦点地区的原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文化差异等。‎ ‎[活动与探究]‎ ‎1.查阅资料,了解中东主要产油国家在石油资源枯竭后,寻求的经济出路。‎ ‎2.学生每人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所认识的中东”。‎ 四、匮乏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多国共用→因水而战 五、文化差异→多民族聚居→宗教纷争 第二节 欧洲西部(2课时)‎ 第1课时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分析说出欧洲西部经济部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和相关资料,理解分析本区发达国家众多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学习,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重点 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难点 理解本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欧洲西部地区相关资料及图片。‎ 一、导入新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我们因何种目的出国,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学生讨论回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的,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学生:欧洲西部)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欧洲西部。‎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位置和范围 ‎[师]课件显示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图。闪动该区域的轮廓线。问题:本区位于欧洲西北部,北临________,西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海。‎ ‎[生]读图,完成填空。‎ ‎[生]读图8.16“欧洲西部的国家”,数一数欧洲西部大约有多少国家?(30多个)‎ ‎[活动]完成教材第53页活动1。‎ ‎[投影计算]欧洲西部人口密度计算:‎ 总人口(人)÷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 ‎(人口数量5亿多人,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计算]人口密度约为100人/平方千米,人口比较稠密。‎ ‎[板书]2.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师]读教材第53页图8.16“欧洲西部的国家”,观察这些发达国家在领土面积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这些国家最明显的劣势是什么。(本区国家大多面积狭小,资源和市场相对有限,这与地大物博的美国相比是劣势。)‎ ‎[引申提问]当欧洲的西方存在着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堪称世界霸主,东方又有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经济势力渗透到世界各地,政治和外交方面又和美国建有同盟,面积、资源和市场都不占优势,而在经济、政治方面又不愿意一味依附于他国的欧洲小国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活动]活动可进行3~5分钟。可让学生顺次回答,也可让学生不间断地抢答。‎ ‎[教师小结]本区国家有一定的劣势,但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基础类似,发展水平相当,依据国情的实际情况,本区各国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盟。‎ ‎[活动]学生可根据上学期学习的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或根据课外对欧洲的认识,说出本区的国家大都是哪种类型的国家。并可以进一步交流对欧洲西部国家的不同了解。‎ ‎[承转]欧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是当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板书]3.发达国家集中 ‎[生]读教材第5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欧洲西部地区的工业有哪些特点?‎ ‎(2)农业特点有哪些?‎ ‎(3)服务业有何特点?‎ ‎[教师总结]评价略。课件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读教材第52页图8.15,了解:本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众多。‎ ‎[教师小结]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欧洲西部的突出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欧洲西部的经济最突出的工业部门有哪些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3.发达国家集中 第2课时 现代化的畜牧业 繁荣的旅游业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2.记住欧洲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 ‎2.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重点 ‎1.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2.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难点 通过分析欧洲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欧洲西部旅游胜地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设问引入]同学们,你印象中欧洲人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请你举例。(学生举例,教师及时表扬)‎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紧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欧洲人这种传统的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现代化的畜牧业 ‎[设问导入]为什么欧洲在饮食方面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呢?‎ ‎[活动]根据教材第54页图8.17“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的5个框图,逐项进行分析和讨论。‎ ‎1.地理位置因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师]想一想,这样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中纬度——温和,多温带气候类型;大陆西岸——湿润(但需说明降水多少还与风向有关,而这一地区的大陆西岸正好盛行西风)。‎ ‎2.地形因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活动]读教材第57页图8.22“欧洲西部的地形”,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在图中找出本区主要山脉、主要平原。‎ ‎(2)读地形图,归纳总结本区地形特征(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阔),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和山脉走向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从而形成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分析本区草场面积广阔与地形的关系。‎ 英、法两国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因而草场面积广阔。‎ ‎(学生分组——逐项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代表回答——由教师确认)‎ ‎3.气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读教材第56页图8.21“欧洲西部的气候”,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 ‎(2)读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3)分析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进而区别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差异。(离海洋越近,温差越小,降水量越多,海洋性特征越显著;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降水量越少,大陆性特征越显著)‎ ‎(4)综合分析本区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应当向学生指明的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而本区的种植业多服务于畜牧业,种植的谷物也多用作饲料。‎ ‎[教师小结]由于具有以上自然条件,本区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承转]综上情况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他们是如何将“绿色”变成“金子”的?阅读教材第55页内容后回答。(学生阅读材料,‎ 然后回答)‎ ‎[总结归纳]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牛、羊等特征畜,主要种植谷类作物及牧草,农牧兼顾。发达的乳畜加工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农牧产品的高品质和多样化是欧洲人将“绿色”变成“金子”的法宝。‎ 从教材第55页图8.19“现代化的乳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假如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农业科技做依托,欧洲的畜牧业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承转]旅游业目前是世界经济中创汇最高的行业之一,目前,欧洲是最受世界各国旅游者青睐的地区。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本区的旅游业情况。‎ ‎[板书]二、繁荣的旅游业 ‎[活动]读教材第58页图8.23“欧洲西部的旅游胜地举例”,说出欧洲有哪些旅游资源,分布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师]课件出示连线题:‎ 挪威           风车 英国伦敦 卢浮宫博物馆 荷兰 峡湾风光 法国巴黎 白金汉宫 意大利罗马 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希腊 古斗兽场 ‎[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欧洲的旅游胜地图,选择一到两项你喜欢的活动,说说你应该去哪个国家游玩。收集资料介绍这个国家的旅游业概况。‎ ‎(2)模拟一次暑假欧洲旅行,根据地图和网上资料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介绍所经国家和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观。‎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欧洲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了解了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课后同学们要搜集一些关于欧洲西部旅游景点、风俗民情等旅游信息,以丰富课外知识,加深对本区旅游业的了解。‎ 繁荣的旅游业: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艺术馆和博物馆。‎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黑种人为本区的主要人种,了解“黑非洲”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 ‎2.了解本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本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和后果。‎ ‎3.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的了解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重点 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 难点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世界人种分布状况,查看黑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区域——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每组将增加一位新朋友。(教师发给每组一张黑人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各学习小组要勇于回答问题,成功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小组会增加一位新朋友。下课前,我们要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新朋友多。‎ ‎(之后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回答问题的小组就将得到一张黑人小朋友的图片。下课之前,统计各小组图片数量,并表彰获胜的小组,鼓励暂时落后的小组继续努力)‎ ‎[师]首先请观察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和我们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发言汇总)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 ‎[过渡]之所以我们和新朋友在外貌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我们的新朋友属于黑色人种。有了新朋友,我们一定想更多地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一、自然环境 ‎[师]课件展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 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图略)‎ ‎[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师]观察简图,思考: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生]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板书]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师]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师]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生]在板图中填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板书]2.地形:以高原为主 ‎[师]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教材第62页图8.28,学会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讨论]略。‎ ‎[生]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生]完成教材第62页活动题2,了解当地居民与气候的关系。‎ ‎[板书]3.气候 ‎[师]读教材图8.30,了解本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作物。‎ ‎[生]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矿产资源的宝库(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板书]4.自然资源丰富 ‎[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课前为我们先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下面我们请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 ‎(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老师事先收集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做好准备,上课时,介绍给大家。)‎ ‎[生]非洲的鼓文化、舞蹈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等。‎ ‎[师]上面我们对新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美丽、富饶、神奇……‎ ‎[教师总结]我们的新朋友一定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每个小组看看各自结交了多少个新朋友,下面我们继续关注黑种人的故乡。‎ ‎[过渡]以上我们领略了我们的新朋友美丽富饶的家乡,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师]读教材第64页图8.31,大家发现这一地区的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生]出口的多是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板书]二、经济发展 ‎[教师总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成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完成教材第65页“活动”)‎ ‎[生]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造成的恶果。‎ ‎[师]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生]读教材第64页内容,回答略。‎ ‎[过渡]经过许多国家的努力,进入21世纪,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师]思考:本区的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有哪些?(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库)‎ ‎[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虽然目前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在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加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板书]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师]绘制简易图,请大家把非洲发展的环节填入图中。‎ ‎[师]评价、引导:‎ 人口增长快 ‎ ↓‎ 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 ↓ ↑‎ 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教师小结]长期殖民统治和单一经济导致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环境恶化。‎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讨论]每个小组把提出的建议做好记录。‎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列出来,并思考理由。‎ ‎[讨论]略。‎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以单一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后果,认识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该地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目前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人口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是资源、环境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本区摆脱贫困、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东临印度洋,南临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4.自然资源丰富 二、经济发展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四节 澳大利亚(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读世界政区图分析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 ‎2.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了解其形成原因。‎ ‎3.了解澳大利亚纬度位置、地形、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及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分布有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该国的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纬度位置及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分析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牧羊带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例,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重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难点 ‎1.澳大利亚分布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琴鸟、鸸鹋、考拉等动物的生活场景。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 澳大利亚 ‎[板书]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师]继续播放录像:澳大利亚的国徽。澳大利亚人在国徽上有其特有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我们从了解澳大利亚的神奇动物开始学习这个国家吧!‎ ‎[生]自学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种类。‎ ‎1.特有生物 ‎[教师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生物:袋鼠、琴鸟、鸸鹋、考拉、桉树、金合欢等。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的生物种类,现已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物种呢?这些特有的动植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呢?‎ ‎[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2.位置、范围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地处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地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讨论回答](1)大约在6 500万年以前;(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所以能够生存至今;(3)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提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回答]羊毛衫的标签上“100%澳毛”字样,表示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 ‎[板书]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 ‎1.三个牧羊带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可见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该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1)东部山地:海拔800~1 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 ‎(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 ‎(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450~600米。‎ 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可以四季放牧。‎ ‎[活动]学生读图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分布。‎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 ‎[师]课件出示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 ‎(2)读图并观察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牧草质量也不同,适宜生存的绵羊种类有所不同。‎ ‎2.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大家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景观。‎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所产的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 ‎[承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 ‎[板书]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矿产分布图,读图观察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 ‎[生]读图总结:澳大利亚有铁矿、煤矿、铜矿,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矿产。‎ ‎[教师小结]评价并补充:澳大利亚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具有埋藏浅、品质优、易开采等优点。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并在发展采矿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冶金业。‎ ‎1.矿产资源的特点 ‎[生]练习:完成教材第72页活动题。(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海运便利,‎ 便于矿产品的出口;沿海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沿海城市、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大等。)‎ ‎[师]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矿产出口地区 ‎[生]生产的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承转]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经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而采矿业、冶金业的地位有所下降。‎ 三、课堂小结 选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对澳大利亚的印象,教师点评并补充。‎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特有生物 ‎2.位置、范围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1.三个牧羊带 ‎2.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发达的采矿业和冶金业 ‎1.矿产资源的特点 ‎2.矿产出口地区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