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认识,也是为后面的“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二、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学情分析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经验之谈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克与千克虽然在生活中普遍运用并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生活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密切的关注。在教学时,需要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2.注重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这种观念的建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建立相应的质量观点,教材设计了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3.注重对学生估量方法的指导,使估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如前所述,所谓计量(测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如,教学完例1后,应注意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将1克作为估量标准进行估量时的准确性,必要时可以设计给出估计标准与不给估计标准 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标准的作用。[来源:Z.Com]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2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二十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来源:学.科.网]2.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质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1000克=1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教学难点:估计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引出质量单位。[来源:学。科。网]二、探究新知1.认识质量单位:克。出示例1情境图。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2.认识天平。(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1)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学生尝试活动。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学生交流,想一想。 (2)动手体验,认识1克。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小组相互掂一掂1克的硬币有多重。师: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3)称一称。小组合作称1克黄豆、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来源:Z#xx#k.Com]3.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出示教学例2。(1)体验1千克。你们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如: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2)观察老师带来的重的物品,丰富对质量单位千克的感知。4.认识各种用“千克”作单位的秤。认识三种秤。体验几千克的质量。读出每种秤上的质量。三、克和千克的关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四、巩固练习[来源:学,科,网]1.教材第101页做一做。2.教材第105页第1题。3.教材第105页第2题。4.教材第106页第3题。五、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重要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体验去感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去获取知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