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屏西小学六年(3)班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正确朗读本课
三、正确朗读下列生字鹊鸣蝉香说丰听声星两
四、解释个别词语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见:同“现”。听取:听到。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茅店:乡村小客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五、小小资料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六、回答问题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夜行遇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表达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七、理解填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和对()的()。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八、板书设计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 情乡村夏夜 舒适喜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