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标准仿真模拟(二)(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家臣”是指贵族家族里家主(包括宗主和宗妇)以外的所有人员。西周时期,家臣有机会在贵族家族内部得到升迁,也有机会流动到更大的贵族家族任家臣,甚至进入诸侯国或周王室任职。据此可知()A.家臣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来源B.西周贵族政治具有多样化特点C.西周传统的世官制遭受挑战D.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势力膨胀
【解析】选B。据材料“西周时期,家臣有机会在贵族家族内部得到升迁,也有机会流动到更大的贵族家族任家臣,甚至进入诸侯国或周王室任职”,可知西周时期的家臣有机会升迁或进入仕途,说明西周时期的选官方式不只是世官制,故选B;西周官员选拔的主要来源还是世官制,排除A;材料只提到家臣的升迁,并没有提到世官制是否受到挑战,排除C;材料只提到了家臣的升迁,与地方诸侯势力无关,排除D。
2.读表,这反映出()
A.秦朝苛政严重破坏社会生产B.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C.商人逐利是市场失序的根源D.盐铁官营政策逐渐失效
【解析】选B。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一石米一千六百钱,汉初,一石米五千钱,到汉高祖时,一石米一万钱,表明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秦朝苛政的影响,排除A;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排除C;盐铁官营政策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措施,材料未涉及,排除D。
3.汉初,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这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A.迅速形成地方割据B.阻碍社会经济发展C.实现中央垂直管理D.尊重各地原有传统
【解析】选D。据材料“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可知郡国并行制尊重各地原有传统,故选D;材料的主旨强调尊重各地原有传统,而不是说形成地方割据,排除A;汉初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各郡国经济的发展,排除B;被分封的诸侯王在封国内独揽大权,郡县制才实现中央垂直管理,排除C。
4.明代前期,官、私刻书并存,且以经史为主。明代中晚期,商业书坊增多,刻书数量大增。都察院、国子监也竞相刊印《三国演义》《英烈传》《水浒传》等通俗文化作品。这表明()A.政府文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B.君主专制受到严重挑战C.私营书坊主导社会文化方向D.商品经济推动文化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明代中晚期私刻商业书坊增多,官方刊印由经史为主到增刻通俗文化作品,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商业化、世俗化,D正确;世俗文化兴盛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非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排除A;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加强,排除B;私营书坊反映社会文化,并非主导社会文化,排除C。
5.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板……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品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A.保护私有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公共利益
【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前后转承关系,虽然材料前半部分反映的是要保护邻人的利益,强调的却是后半部分中所举的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如何处理,因为蛮不讲理的邻人阻挠清扫下水道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因此对邻人的行为进行了约束,以此保障他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正常维护,故选D,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如何处理在清扫下水道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不属于司法程序,排除B;根据材料“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可知,订立的是口头约定,而非书面契约,又根据材料“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可知,是通过法律对蛮不讲理的邻人进行约束,排除C。
6.下图为14世纪英国赫里福德世界地图。由此可知,当时()A.地图绘制深受宗教影响B.造纸术带动了测绘发展C.英国逐渐成为世界霸主D.欧洲人对世界没有认识
【解析】选A。根据材料14世纪英国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中标识的“诺亚方舟”“伊甸园”等信息可知,当时地图绘制深受宗教的影响,故选A;“造纸术带动了测绘发展”与材料中关键信息“诺亚方舟”“伊甸园”等宗教思想无关,排除B;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与材料所述时间“14世纪”不符,排除C;“欧洲人对世界没有认识”与图中“亚洲”“非洲”不符,排除D。
7.右图为1937年上海《申报》里的广告——《空心蚊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抗战意识B.表明了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发展C.印证了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D.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发展
【解析】选A。广告中强调“国人应用国货”,把生活消费与爱国救亡联系起来,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抗战意识,故选A;据材料“上海《申报》里的广告”可知,其体现的是民间力量,并非国民政府的支持,排除B;民族工业的发展是通过多个行业表现出来的,仅从一则广告无法看出,且抗战爆发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排除C;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正式形成,且其强调的是各阶层的联合抗日,不符合题意,排除D。
8.从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1881年清政府以幼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为由,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留学计划破产。这从实质上说明了()A.传统观念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B.留学教育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C.顽固守旧派势力抵制留学教育D.教育制度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
【解析】选A。“清政府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是洋务运动中教育近代化的内容,传统观念制约与材料中“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相符,A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幼童”的留学教育威胁了当时清政府的统治,排除B;C与“这从实质上说明”不符,排除C;“清政府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是洋务运动主动发起,也是主动将“留学计划破产”,排除D。
9.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人,约占当时上海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状况说明上海()A.有利于孕育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B.已经完成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C.是中国西方色彩最为浓厚的城市D.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上海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故选A;我国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其他地区,因此“最为浓厚”无从体现,排除C;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在北京,排除D。
10.1932年7月23日,苏联政府决定,手工业合作社不必将产品以固定价格交给中心合作社,而是有权在自由市场上销售产品。在不与大型国有工业竞争的前提下,也允许其自行购买原材料。这反映出苏联当时()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延续了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当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C;1936年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排除B;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以后逐渐废除,排除D。
11.从1951年到1975年,英国、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依次分别为2.6%、3.2%、4.3%、4.4%和8.8%,这一现象()A.反映了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B.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动C.表明西欧和日本已超越美国D.体现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解析】选B。据材料西欧部分国家和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高于美国可知,其经济增速高于美国,使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故选B;材料西欧部分国家和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虽超过美国,但美国经济总量仍占优势,根据所学知识,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A;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变化但无法反映经济总量的变化,排除C;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是多极化趋势不是多极化的国际格局,排除D。
12.1950年至1954年,新中国在当时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对越南和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对越南主要是无偿的物资援助和贸易照顾,对朝鲜则主要是无偿提供当时战争急需物资、人民生活物资和部分战争费用。这一做法()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B.加剧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困难C.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D.扩大了中国对亚非国家的影响
【解析】选C。据材料“对越南和朝鲜提供经济援助”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对朝鲜和越南等社会主义邻国的援助有助于稳定中国周边形势,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故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排除A;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不符合史实,排除B;越南和朝鲜是亚洲国家,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一直在探索如何遏制瘟疫的传播,减轻瘟疫的破坏。有学者认为端午节便起源于南方的“祛病防疫”习俗。……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不仅战乱与自然灾害频繁,也是瘟疫发生数量与频度的高峰时期。“卑湿”的南方地区最容易发生疫病。唐宋时期瘟疫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与都城附近。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加强药物的统一管理,改善公共卫生等手段防控疾病。医生也积累经验,精选各家名方,使许多行之有效的处方被
保存了下来。明清时期是疫病的又一个高峰时期,疫病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递减的规律。温病学派由此在江南诞生,认为瘟疫是通过空气与接触进入口鼻而传播。温病学派也十分重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明代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药店遍布各地,药材业的发展有利于疫病的治疗。——摘编自张剑光《三千年疫情》
材料二 霍乱长期以来一直是孟加拉和印度地区的地方病。1817年从印度向其他地区大面积传播。1830年,霍乱发展成全球性的疫病。1831—1866年间,霍乱曾先后四次在英国肆虐。有人认为霍乱是穷人的疾病,贫民窟是霍乱滋生的温床。卫生派则认为霍乱不仅是一种传染病,更是社会不卫生的表现和必然结果,贫穷的工人生活在一个更适宜霍乱繁殖的地区。主张当局应该关注穷人,改善他们的卫生状况来预防霍乱。卫生派主要由医学界人士和某些社会改革家构成,他们不遗余力揭示霍乱与肮脏之间的关系,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848年在霍乱再度暴发之际,议会授权成立了
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会利用议会授予的法律权力,在全国建设供水和下水道系统,有效制止了霍乱的流行。1851年英国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卫生大会,其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对霍乱等传染病加以防治并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摘编自毛利霞《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瘟疫流行的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暴发霍乱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的影响。(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战胜瘟疫的认识。(5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不仅战乱与自然灾害频繁,也是瘟疫发生数量与频度的高峰时期”可知,瘟疫多发生于战乱与自然灾害频繁时期;根据材料一“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与都城附近”可知,瘟疫多发生于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有特定的时间,且具有反复性;根据材料一“‘卑湿’的南方地区最容易发生疫病”可知,瘟疫多发生于“卑湿”的南方;根据材料一“瘟疫是通过空气与接触进入口鼻而传播”可知,瘟疫传播途径是通过口鼻;根据材料一“疫病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递减的规律”可知,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递减的规律。第二问措施,根据材料一
“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加强药物的统一管理,改善公共卫生等手段防控疾病”“许多行之有效的处方被保存了下来”“温病学派也十分重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明代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术’”等信息可见,中国古代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改善卫生环境、普及医学知识、重视经验传承、药物治疗、提高个人免疫力、发明“人痘术”等。第(2)题第一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霍乱长期以来一直是孟加拉和印度地区的地方病。1817年从印度向其他地区大面积传播。1830年,霍乱发展成全球性的疫病”“贫民窟是霍乱滋生的温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史上殖民扩张、殖民战争,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人口增加、流动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贫民、工人生活环境恶化、英国政府忽视公共卫生事业,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等方面分析。第二问影响,根据材料二“议会授权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全国建设供水和下水道系统”“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卫生大会,其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对霍乱等传染病加以防治并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公共卫生事务管理、政府职能、法制发展、环保意识、公共卫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救济、环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认识疫情、树立信心、探寻方法、药物治疗、隔离传染源、做好公共卫生、加强国际合作、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人与自然、社会和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谈认识,明未来。
答案:(1)特点:瘟疫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瘟疫具有反复性;瘟疫多发生于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瘟疫多发生于战乱与自然灾害频繁时期;瘟疫传播途径是通过口鼻;瘟疫多发生于“卑湿”的南方,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递减的规律。(4分)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普及医学知识;重视经验传承(保留行之有效的药方);药物治疗;提高个人免疫力;发明“人痘术”,预防疾病。(4分)
(2)原因:殖民扩张、殖民战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人口增加、流动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贫民、工人生活环境恶化、英国政府忽视公共卫生事业;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等。(5分)影响:确立了国家对公共卫生事务管理的主导地位,拓展了政府职能,扩大了政府权力;公共卫生制度得以法制化;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公共卫生意识;有利于形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贫民生活状况,缓和社会矛盾;治理环境污染,把整体的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治理;加强了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国际合作。(7分)
(3)认识:科学认识瘟疫,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探寻有效治疗瘟疫的方法;药物治疗、免疫疗法、隔离传染源等;做好公共卫生;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中西医治疗相结合;人与自然、社会和动物和谐相处等。(言之有理,即可赋分)(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史学思想发展部分历程概述
——摘编自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等
从材料信息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合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解析】根据材料“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叙述了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等信息可得出论题:时代发展影响中国史学思想发展。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司马迁史学服务于封建统治,梁启超“新史学”为资产阶级改革的需要出发,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需求,并且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家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等角度分析阐述,最后总结提升即可。
答案:示例:时代发展影响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历程(或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分)封建统治者(或汉武帝时期)需要合理的治国方略,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稳定社会秩序。司马迁史学服务于封建统治,带有鲜明的儒家特色,既体现了时代需求,也是时代的产物。梁启超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需要出发,猛烈批判封建史学,提出并初步论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需求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深入的情况下编撰的,是一部用唯物史观系统论述中国通史的巨著。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解读世界历史的一部著作。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家对世界文明的思考与解读,顺应了全球化、现代化进程。(8分)综上所述,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史观的进步、理论创新和资料的丰富不断发展,与时代同步,服务社会。(2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开国后很长的时间,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且文化水平远远低于殷商,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据典籍记载,周初的礼乐改革,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第二,周成王时的“兴正礼乐”。第一阶段以“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
“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摘编自付林鹏《与周初乐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礼乐改革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初礼乐改革的意义。(7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着手进行制度建设”“第一阶段以‘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等信息回答。第二问成因,根据材料“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等信息回答。
答案:(1)特点:继承中创新;渐进性。(4分)成因:西周文化水平低于中原;平定叛乱后需进行政权建设;周公和周成王的重视。(4分,答出2点即可)(2)意义:巩固等级秩序;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影响后世。(7分,答出2点得4分,3点得7分)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9月,德第6集团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在城区,曾任驻华武官的苏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将军根据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巷战经验,决定在斯大林格勒因地制宜予以运用。他琢磨出一套轻便灵活的强击队战术,然后将部队分散到每一个街区,每一座楼房,每一个楼层,甚至每一个房间里,为“为一块砖一寸土而激战”。巷战期间,苏军还通过渗透行动和发动夜袭战频繁偷袭、增援、调动,占据战场主动性。德军空地步坦火炮的立体化协同作战优势逐渐丧失,只能
依靠步兵与顽强固守的苏军以逐巷逐楼反复争夺为特征的城市作战。德国将军保卢斯所率领的第6集团军精锐,就这样被巷战绊住了腿脚,最终走向覆灭。此战为后来的城市防御作战,在扬地利之长、避实力之短,开展不对称作战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9月,德第6集团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澈烈的巷战”“为一块砖一寸土而激战”可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遭遇战);根据材料“只能依靠步兵与顽强固守的苏军以逐巷逐楼反复争夺为特征的城市作战”可知,作战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市区进行逐巷逐楼反复争夺;根据材料“决定在斯大林格勒因地制宜予以运用。他琢磨出一套轻便灵活的强击队战术”可知,苏军因地制宜实施轻便灵活的战术;根据材料“巷战期间,苏军还通过渗透行动和发动夜袭战频繁偷袭、增援、调动,占据战场主动性”可知,渗透战术和发动夜袭战;根据材料“德国将军保卢斯所率领的第6
集团军精锐,就这样被巷战绊住了腿脚,最终走向覆灭”可知,从战争态势和最终结果来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拉锯战形式为主,双方寸土必争,苏军取得最后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惨烈,破坏性大,军民伤亡大。第(2)题从战役的地位来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根据材料“此战为后来的城市防御作战,在扬地利之长、避实力之短,开展不对称作战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可知,从对反法西斯战争进程角度分析,战争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其他城市的巷战提供借鉴经验。
答案:(1)特点: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遭遇战);作战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市区进行逐巷逐楼反复争夺的巷战;苏军因地制宜实施轻便灵活的战术;渗透战术和发动夜袭战;战争惨烈,破坏性大,军民伤亡大;以拉锯战形式为主;双方寸土必争,苏军取得最后胜利。(9分)(2)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其他城市的巷战提供借鉴经验。(6分)
17.(2021·茂名模拟)[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陈济棠是广东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治粤期间(1929-1936年)对广东教育发展影响深远。以下是他的一些言行:“一国之内,如不尊重学者,试问学术从何进步?文化从何增高?国将从何而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求学目的,在于致用。”“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使乡村农民皆俱农业矿业之常识。”
“务使成年之人能够粗识本国文字,能够阅读书报。”“教育须职业化,学生须劳动化。”1934年,陈济棠要求各地恢复祭孔,并祀关岳,高喊“非恢复固有道德无以救中国”,并在全省中小学推行复古读经教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陈济棠的教育主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济棠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价。(9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如不尊重学者,试问学术从何进步?文化从何增高?国将从何而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使乡村农民皆俱农业矿业之常识”“务使成年之人能够粗识本国文字,能够阅读书报”“要求各地恢复祭孔……并在全省中小学推行复古读经教育”等信息归纳。第(2)题,评价要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辩证地进行:积极方面可从素质提高、人才培养、广东教育事业发展角度入手;消极方面要看到复古读经教育的保守性,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不利于广东民众的思想解放。
您好,谢谢观看!
答案:(1)主张:教育是立国之本;要尊师重教;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重视国民教育;要重视职业教育,重视传统道德教育。(6分)(2)评价:积极,推动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广东的国民素质,为广东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消极,其教育思想受到封建伦理道德影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推行复古读经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广东民众的思想解放。(9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