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一轮复习 /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上海专用)(三)(解析版)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2年高考语文期初模拟评估卷(三)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纵豆蔻辞工,__________________,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2)“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出自李白的《______》。(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肯从师的荒谬心态。【答案】青楼梦好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冥、吟、卑、盛、谀。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A.经常光顾老师办公室问问题,是成绩优秀学生的一大共同特点。B.既然小茗同学你如此虚心探讨问题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赐教了。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向他表示感谢。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光顾”,光临,商店对顾客来临的敬辞或尊称他人的来访。这里指学生去办公室,使用不得体。B.“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绵薄之力”,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是谦词,不能用来说别人。D.“拙作”,谦称自己的作品不好。“雅正”指别人的指教,敬词。“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使用均正确。故选D。(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品牌价值之大,引无数企业竞折腰。然而,品牌并不是艺术品,___________,也会步入暮年、后继无力,直至死亡。【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①它更像是一个极具灵性的生命体②既有胎中的酝酿思考③也有成长的培养与投入④一经雕琢便可经久不衰⑤在经历过征伐市场的壮志高歌后A.①④②③⑤B.④①②③⑤C.①②③⑤④D.④⑤①②③【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根据“然而,品牌并不是艺术品”的句意,下句应该承接关于品牌和艺术品的区别、点明艺术品特点的句子,而只有④表达出了艺术品的特点——“一经雕琢便可经久不衰”,因此,④应作为首句,由此排除A、C项。根据文段的描述,可知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品牌的价值。在阐述了艺术品的特点之后,应继续阐述品牌的特点,只有①总体概括了品牌的特色,②③⑤都是对“更像是一个极具灵性的生命体”的具体说明。因此,应选用由“它”作主语、领起其他句子的①,由此排除D项。故选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巨大的文体空间南帆我始终觉得,散文不存在一套严密的文体规则。“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我曾经多次援引苏轼的这段话形容散文的奇异特征。上善若水。水既可以汪洋恣肆,惊涛拍岸,也可以细致入微,润物无声。许多时候,文体规则与创造性之间构成反比关系,规则愈简单,创造力赢得的空间愈大。文体的藩篱最大限度地减少之后,个人的心智才开始向纵深驰骋。那么,散文有边界吗?如何确认它的文体边界?【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首先,散文与韵文不同,散文对于押韵、节奏、音调没有追求,它不负责为听觉制造快感。这是散文与诗的重要分野。当然,散文与诗的分野存有更为内在的涵义。诗句的凝练、跳跃意味了特殊的美学跨度。诗句修辞通常掠过日常的世俗细节而穿行于高贵的象征系统。诗人对于春花的咏叹一般不愿意持续地延伸到泥土里的根茎、气味不雅的肥料或者猥琐地拱来拱去的蚯蚓。相形之下,散文保存了浓郁的烟火气息。散文可以放低姿态,直面坚硬的现实,从容不迫地叙述琐杂的见闻,甚至不惮于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由于固有的美学跨度,诗无法眷顾各种过于卑微的生活碎片,或者对于多种异质的意象——例如城市景观、工业文明——束手无策;相形之下,富于弹性的散文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抵近对象,调节出各种适合的视角。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散文与小说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阅读近时某些散文的片断,人们几乎无法依据叙述话语的形态——例如,叙述的节奏、细节的再现——清晰地分辨散文与小说。许多人看来,区分散文与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虚构”:散文如实记叙,小说乐于虚构。在我看来,文学史并未举行仪式,隆重地将虚构的特权赋予小说,并且禁止其他文体——例如散文——擅自染指。小说的许诺是,利用虚构有效地克服世俗生活的平淡乏味。庸常的日子如此沉闷,只有虚构才能召唤想象的幽灵,逼迫日常生活转入戏剧性与传奇性的轨道。显然,戏剧性与传奇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诉诸巨大的悬念,悬念是情节的跌宕赢得的内心呼应。众多读者心甘情愿地为之耗费精力和时间。某大侠正要挥剑上前,忽听林中一支响箭破空而至,后事如何?没有人可以在这种心痒难熬的时刻抽身而退。悬念牢牢地缚住了人们的心智,驱使他们沿着情节的轨道踉踉跄跄地狂奔不已。这即是虚构的效果。然而,散文气定神闲,不为所动,一副看穿世情的安详;散文之所以不屑于虚构,恰是因为洞悉平淡内部隐含的趣味。换言之,散文有信心以如实的记叙抗衡乃至战胜虚构造就的悬念,依赖的是内心的情意和各种奇思妙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散文崇尚着“文以载道”的思想,那么,在各种观念空前活跃的今天,又如何区别散文与科学论文的思想表述呢?在我看来,科学论文表述的思想注重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从酸碱中和定理、重力加速度、水会在零度之下的气温之中结冰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远古曾经存在母系社会、地理大发现带来了商贸的繁荣,科学论文表述诸如此类的思想是为了争取共识。作者引经据典或者依靠图表、计算以及实验室的数据,是为了抵达一个共同认可的思想高地;结论的说服力来自严格的表述程序:表述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吻合公众遵循的逻辑。相对地说,散文表述的思想显示出强烈的个性。许多时候,重要的不是公众对于这些思想的认同程度,而是这些思想的独特程度。例如,散文没有兴趣通知人们生命有限,长生不老的企盼是违背科学观点的妄念;散文要说的是:“。”这些富于个性的思想,大部分无法转换为所谓“天下之公器”的学术,而是其中注入的强烈的作家气质。这即是散文与科学论文的距离。【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散文仿佛是低调的,居于文学的边缘,面目模糊,疆域不定。散文慷慨地接纳了众多文体放弃的素材,拾遗补阙,神情轻松地敲一敲边鼓,或者充当断后的收容队。另一方面,由于散文的无拘无束,因而可以自由穿行于各个历史角落,察觉各种隐密的动向和不为人知的萌芽。这是散文充当文化先锋的时刻。从断后的收容到文化先锋,散文可能赢得巨大的空间——当然,也可能在巨大的空间之中迷途不返。(有删改)3.第①段的“上善若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2分)4.在第⑧段横线上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C.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D.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A.散文眷顾卑微的生活碎片,因此缺少美学跨度。B.散文拒绝虚构,以纪实吸引读者投入精力阅读。C.散文表达作家个人化思想,不能转为公共学术。D.散文边界模糊,可与其他文体比较后确认特征。6.作为一篇学术文章,本文的语言别具特色,请以第⑨段为例加以分析。(42分)7.作者一边认为“文体规则与创造性之间构成反比关系”,一边又在界定散文的边界,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5分)【答案】3.散文最好的表现就是像水一样能够根据内容、情感变换形式。4.B5.D6.语言运用拟人手法,如低调、慷慨、敲边鼓、无拘无束、自由穿行、觉察等,生动活泼地总结了散文内容上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度高的文体特征。结尾使用拟人手法使全文保持一致的文风,体现出作者轻松自在思维活跃的写作特点。也和散文本身的特征遥相呼应。7.示例一:不矛盾。散文的文体规则与散文的边界不是一个概念。散文的边界是指散文最基本的特征,全文将散文与诗歌、小说、科学论文相比较,归纳出散文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上如实记叙、思想上个性化程度高的基本特征,厘清散文的基本特征恰恰表明了散文创作的自由程度极高,不能用过于具体的文体规则束缚它。示例二:不矛盾。散文不存在严格的文体规则,所以创作空间大(解释“成反比”);文章将散文与诗歌、小说、科学论文比较(内容梳理),界定散文的文体特征,凸显了散文具有巨大创作空间。可见二者并不矛盾。【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语言环境,整体把握其内涵。前文“散文不存在一套严密的文体规则”和引用苏轼语言中的“随物赋形”以及后文中的“水既可以汪洋恣肆,惊涛拍岸,也可以细致入微,润物无声”一句,均表达了散文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上善若水”是把散文比作“水”,意思是散文最好的表现就是像水一样能够根据内容、情感变换形式。4.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A.该句意思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但我也在前进。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B.该句意思是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这句话强调了世间万物都是绝对有限和相对不变的统一。根据分号前“生命有限”“长生不老”可知,横线上应该填的是与有限或无限等具有相对性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本项与原文内容衔接紧密。C.该句意思是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呢?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妨害性情,那么到哪里没有欢乐呢?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快与不快,不在于个人境遇的顺逆,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坦然。D.该句意思是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象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中国在四海之内,不是象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这句话阐述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从第三段“富于弹性的散文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抵近对象,调节出各种适合的视角”可知,散文可以灵活地调节出各种视角,不同于诗囿于“固有的美学跨度”,但并不是说散文就“缺少美学跨度”。该项与作者观点不一致。B.从第四段来看,“虚构”只是散文与小说的一个区分标志;“在我看来,文学史并未举行仪式,隆重地将虚构的特权赋予小说,并且禁止其他文体——例如散文——擅自染指”一句,说明散文是可以“虚构”的。第五段说“散文之所以不屑于虚构”,“不屑”并不等同于“拒绝”。该项与作者观点不一致。C.从第八段“这些富于个性的思想,大部分无法转换为所谓‘天下之公器’的学术”一句来看,只是“大部分”不能转化,并非都不能。所以该项与作者观点不一致。D.【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文末虽然说散文“居于文学的边缘,面目模糊,疆域不定”,但是从文章整体来看,作者将散文与韵文、散文与诗、散文与小说、散文与科学论文区别得非常清楚,可见散文“可与其他文体比较后确认特征”。该项与作者观点一致。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鉴赏语言风格可以从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分析。从手法的角度来看,第九段非常鲜明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低调、慷慨、敲边鼓、无拘无束、自由穿行、觉察”等一系列的符合人的特点的词语,从头到尾凸显出了散文内容上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度高的文体特征。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看,正因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散文”人格化,整个段落的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轻松自在。从句式的角度看,整个段落都运用了散句,表达灵活自由,既符合“散文”的特点,也与整篇文章的风格一致,也和“散文”本身的特征遥相呼应。7.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要结合全文来加以分析。从第一段“文体的藩篱”这个恰当的比喻可知,“文体规则”更多的指的是对文体的约束和限制,是写法的规范和要求。散文不存在严格的文体规则,所以创作空间大,即“文体规则与创造性之间构成反比关系”。从后文来看,作者将散文于诗歌区别为“散文与诗的分野存有更为内在的涵义”,将散文与小说区别为“区分散文与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虚构’”,将散文与科学论文区别为“科学论文表述的思想注重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散文表述的思想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据此可知,散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是如实记叙、思想上个性化程度比较高,这些都是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基本的文体特征,是散文的“边界”。可见散文的文体规则与散文的边界不是一个概念。另外,根据文末“面目模糊,疆域不定”来看,散文的创作自由程度很高,没有太多具体的文体规则去约束它。且“文体规则与创造性之间构成反比关系”一句更多强调的是规则与创造性之间的反比关系,“规则愈简单,创造力赢得的空间愈大”,这并不妨碍对散文进行“边界”的界定。而且散文的“边界”宽泛,也凸显了散文具有巨大创作空间,二者在创作自由度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芭蕾贾志红【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母亲和我一起泡脚是整个冬天最暖和的时候。记不清是哪一次了,母亲给我擦完脚,让我绷直脚尖、脚背,然后她说,高脚背、深脚弓、大拇趾二拇趾和中趾一样长,“红儿长了一双跳芭蕾的脚呢。”说完,她抬起自己的腿,也绷直脚尖、脚背给我看,有些得意地说:“你看,咱俩一样。”“长了一双跳芭蕾的脚”,此后这句话几乎出现在每个泡脚的夜晚。那会儿,我们借住在农村的小院子已经有些时日了,总以为住不了多久,或许政策一变,下放农村的母亲很快就能返回城市了呢。我的父亲,一个年轻的地质队员,他从武汉的地质院校毕业以后分配到豫西,背着铺盖卷,也背着家族里一位长辈送的黑管,踏入了豫西的山山岭岭,带着罗盘和地质锤常年行走在崇山峻岭中。父亲有时会在我们的小屋里吹奏他的黑管,那是母亲的快乐时光,她跟着节拍哼唱,在这旋律中忘记了被雪覆盖的麦田,忘记了去井台上挑水要走过一条结了冰的小路,也忘记了小屋角落里的粮缸中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米、面了。这个时候,她被父亲的音乐还原成了一个孩子,比我稍大一些,像我的小姐姐。我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她边哼唱边悄悄地绷直了脚尖和脚背,黑管吹奏出的旋律令她最大限度地想起了自己拥有一双适合跳芭蕾的脚。成年之后,我也在地质系统工作,走在父辈们勘探过的山山岭岭中,宛如逆着时间走进往昔。有一次在溪流之畔,我想起父亲和他的黑管,想象着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吹那支黑管。他鼓起腮帮,将高音区的嘹亮明朗送给掠过头顶的云朵,又凝神静气在中音区找寻最恰当的音符以便飞翔的鸟雀能够听懂,而低音区的沉浑柔美是要留给溪水的,溪水叮叮咚咚,参与了他的吹奏。我极尽所能地想象那支黑管在这山岭间、溪流畔所发出的声音与我听到过的山村小屋的旋律有何不同,却终究因为我对音乐的迟钝而始终没能想明白。青春的我站在大山深处,重重叠叠的山压迫着我、阻碍着我的视线,而陪伴过父亲的云朵、飞鸟和溪水在旋律中轻盈舞蹈,这旋律不是任何乐器带来的,它们属于自然和生命本身。它们接纳过一个吹奏黑管的青年,它们让那个青年以为自己的吹奏创造了这一切。那个时候回忆黑管是一件令我痛苦的事情,因为吹奏黑管的人已经离我远去了。他的生命终止在中年的路上。后来,我渐渐忘记了那支黑管,就像忘记了许许多多曾经做过的梦。许多年之后,我也走在中年的路上。有一年我到新西兰看望儿子,那是11月,南半球的春天,到处花团锦簇。儿子与朋友们在客厅里聊天,我听着他们的谈话。令我走神儿的是海伦的话,她说她要去上芭蕾舞课。我听到这句话时,像多年以前我的母亲听父亲吹奏黑管时一样也悄悄地绷直了我的脚背和脚尖,仿佛有黑管的乐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触碰了一个梦想。我小心翼翼地问年轻的姑娘:海伦,我,可以跟着你一起去学跳芭蕾舞吗?姑娘扭头看着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可以,学习班里有好几个中年妇女呢。【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舞蹈老师是一位中年人,她来自俄罗斯。老师站在前排做着动作示范,学员跟着她学做一些基本动作。先是站好脚位:双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接形成一横线。然后摆好手位: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保留一拳的距离。然后,我们在老师的口令声中继续做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动作。当第四个动作定格时,它已经是舞姿了。这个最初级的舞姿令我激动,仿佛遥不可及的芭蕾已经不再遥远,我触摸到了它高贵的身体。我就这样站了好一会儿,沉迷其中。老师提醒要紧绷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但是要看起来毫不费力。舞蹈的动作令我想起多年以前母亲在豫西小村庄去井台上挑水的情景。我一直觉得母亲扛着扁担走在村道上的样子像是跳舞,她是那么轻盈。她挑不动满桶的水,就半桶半桶地挑,多往返几回,这样,她就能保持轻盈,保持舞蹈一样的姿势。我想,母亲是迷恋舞蹈的,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拥有一双适合跳芭蕾的脚。只是我不知道母亲的那种轻盈,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我以为的。老师的身材肥胖却柔软得令人惊讶,舞姿曼妙,一招一式都令人想象她往昔在舞台上的风华。大概是为了更好地示范脚部的动作和用力吧,她裸着脚,我便看见了一双芭蕾舞演员的脚,没有足尖鞋装饰的脚。我看到了高脚背、深脚弓、大拇趾二拇趾和中趾一样长。我也看到了伤痕。那实在是一双丑陋的脚,骨节粗大,脚趾发黑,双脚的前三个脚趾几乎没有趾甲。她曾经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优秀演员,芭蕾舞中不停的半脚尖和全脚尖的起落变换让老师的脚趾变形。如今她的腰身也变形了。她离开舞台很久了,不过,她从没有离开过芭蕾。几个月以后,我在北京观看了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我的朋友老狄请我看的,他是一个芭蕾舞迷。那其实不是一个好时候,老狄的家庭正陷入一场民事诉讼中,开庭在即,结果不好的话,他可能会居无定所。那天坐在剧院,他绝口不提家里的诉讼之事,就像那些烦心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只有耳畔的旋律,演奏着永恒之美。舞台上的仙子们翩翩起舞,旋转、跳跃、伸展,光束下的王子和姑娘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玩具和舞蹈的盛宴。我想起了并不久远的新西兰之行,想起了舞蹈老师说过的话:要紧绷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但是要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就是芭蕾。也是人生。(有删改)8.对母亲的舞蹈,第③段中作者说“我知道”而第⑨段又说“我不知道”,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9.作者为什么花费许多笔墨抒写父亲在溪边吹奏黑管,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10.分析“芭蕾舞老师”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分)11.【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文章的结尾说:“这就是芭蕾。也是人生。”而另一个版本是:“这就是芭蕾。或许这也是人生。”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答案】8.我知道,是从小女孩的视角对母亲跳舞的美好想象,我不知道,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对母亲轻松舞姿的背后的艰难生活的理解,是主旨的深化。9.父亲在艰辛的地质生活之余吹奏黑管与母亲下放农村依然怀有芭蕾梦想异曲同工(或者是母亲……的另一种表现),具体抒写中包含丰富内涵:乐音的美妙、音乐与自然相融相通,艺术对艰难生活中精神世界的拯救、艺术让人具有创造力去超越现实。这些又是对母亲热爱芭蕾的补充与丰富。10.舞蹈老师舞姿曼妙颇具风华,这与她的丑陋的脚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出世人生活表面轻松内里艰辛的真实面貌,揭示出人们生活中的困境、在困境中对梦想的坚守、用梦想去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舞蹈老师这一人物是我的父亲、母亲形象的延伸,反过来促使我更加理解父亲、母亲的内在精神,同时也通过她点明了芭蕾与人生的相通之处,使“芭蕾”贯穿全文,浑然一体。11.示例一:现有版本更好。“也是人生”,语气上非常肯定芭蕾与人生的相通之处,即外表轻松内在艰辛,这相通之处通过作者对父亲、母亲、芭蕾老师、老狄生活的叙写充分地表达出来,形成了全文的统一性。而“或许也是人生”,由于语气不确定,主旨表达游移不定。示例二:另一版本更好。“也是人生”,其肯定的语气清晰地表达出芭蕾与人生的相通之处,即外表轻松内在艰辛,这相通之处通过作者对父亲、母亲、芭蕾老师、老狄生活的叙写充分地表达出来,形成了全文的统一性。但同时也阻碍了读者对散文主旨多义性的理解。细品本文,作者对父母、对人生、甚至对自我的理解处于不断深化的状态中,“或许”正好呼应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感受,使读者有更多的理解空间。【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对于“我知道”的理解根据前文“她跟着节拍哼唱,在这旋律中忘记了被雪覆盖的麦田,忘记了去井台上挑水要走过一条结了冰的小路,也忘记了小屋角落里的粮缸中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米、面了”可体会到“我知道”是从小女孩的视角对母亲跳舞的美好想象;根据后文“她边哼唱边悄悄地绷直了脚尖和脚背,黑管吹奏出的旋律令她最大限度地想起了自己拥有一双适合跳芭蕾的脚”,体现了母亲对芭蕾舞的热爱。根据前文“我一直觉得母亲扛着扁担走在村道上的样子像是跳舞,她是那么轻盈。她挑不动满桶的水,就半桶半桶地挑,多往返几回,这样,她就能保持轻盈,保持舞蹈一样的姿势”,可知“我不知道”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对母亲轻松舞姿的背后的艰难生活的理解;“母亲的那种轻盈,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我以为的”是主旨的深化,体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对我的爱,对我成长的影响。【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此题可从内容、内涵、情感三方面回答。内容上,“我想起父亲和他的黑管,想象着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吹那支黑管。他鼓起腮帮,将高音区的嘹亮明朗送给掠过头顶的云朵,又凝神静气在中音区找寻最恰当的音符以便飞翔的鸟雀能够听懂,而低音区的沉浑柔美是要留给溪水的,溪水叮叮咚咚,参与了他的吹奏”,通过父亲吹黑管的场景,可理解出音乐与自然是相融相通的。内涵上,根据“我极尽所能地想象那支黑管在这山岭间、溪流畔所发出的声音与我听到过的山村小屋的旋律有何不同,却终究因为我对音乐的迟钝而始终没能想明白”可体会到语句的具体内涵是:乐音的美妙、音乐与自然相融相通;根据“青春的我站在大山深处,重重叠叠的山压迫着我、阻碍着我的视线,而陪伴过父亲的云朵、飞鸟和溪水在旋律中轻盈舞蹈,这旋律不是任何乐器带来的,它们属于自然和生命本身”可体会到语句的具体的内涵是:艺术对艰难生活中精神世界的拯救、艺术让人具有创造力去超越现实。情感上,根据“它们接纳过一个吹奏黑管的青年,它们让那个青年以为自己的吹奏创造了这一切”,可知写父亲吹黑管的场景,是对母亲热爱芭蕾的补充与丰富。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根据“老师的身材肥胖却柔软得令人惊讶,舞姿曼妙,一招一式都令人想象她往昔在舞台上的风华”可得出舞蹈老师舞姿曼妙颇具风华,根据“大概是为了更好地示范脚部的动作和用力吧,她裸着脚,我便看见了一双芭蕾舞演员的脚,没有足尖鞋装饰的脚。我看到了高脚背、深脚弓、大拇趾二拇趾和中趾一样长。我也看到了伤痕。那实在是一双丑陋的脚,骨节粗大,脚趾发黑,双脚的前三个脚趾几乎没有趾甲”,可知舞蹈老师曼妙颇具风华的舞姿与她的丑陋的脚形成鲜明对照。根据“她曾经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优秀演员,芭蕾舞中不停的半脚尖和全脚尖的起落变换让老师的脚趾变形。如今她的腰身也变形了。她离开舞台很久了,不过,她从没有离开过芭蕾”可体会出作者的情感是表现世人生活表面轻松内里艰辛的真实面貌,揭示出人们生活中的困境、在困境中对梦想的坚守、用梦想去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根据“这个最初级的舞姿令我激动,仿佛遥不可及的芭蕾已经不再遥远,我触摸到了它高贵的身体”和“舞蹈的动作令我想起多年以前母亲在豫西小村庄去井台上挑水的情景。我一直觉得母亲扛着扁担走在村道上的样子像是跳舞,她是那么轻盈。她挑不动满桶的水,就半桶半桶地挑,多往返几回,这样,她就能保持轻盈,保持舞蹈一样的姿势。我想,母亲是迷恋舞蹈的,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拥有一双适合跳芭蕾的脚”,可知舞蹈老师这一人物是我的父亲、母亲形象的延伸,她促使我更加理解父亲、母亲的内在精神。【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根据“我想起了并不久远的新西兰之行,想起了舞蹈老师说过的话:要紧绷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但是要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就是芭蕾”“也是人生”,可知文章通过“芭蕾舞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点明了芭蕾与人生的相通之处,使“芭蕾”贯穿全文,浑然一体。11.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现有版本更好或是另一版本更好。然后抓住“也许”这一表示揣测的词语,结合文中人物:父亲、母亲、芭蕾老师、老狄进行分析。如果认为现有版本好,可分析“这就是芭蕾。也是人生”语气上非常肯定,芭蕾与人生的相通之处,即外表轻松,内在艰辛。内容上要对相关人物进行梳理,比如:父母、芭蕾老师、老狄;而“或许也是人生”,由于语气不确定,主旨表达游移不定。如果认为另一版本好,可结合人物分析“这就是芭蕾。或许这也是人生。”主旨上引发读者对人生的真实状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许”正好呼应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感受,使读者有更多的理解空间。如果用确定性语气,就会阻碍读者对散文主旨多义性的理解,限制读者思考。(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松滋渡①望峡中(唐)刘禹锡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②土黑有秦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③回。十二碧峰④何处所,永安宫⑤外是荒台⑥。注:①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距下牢关三峡尽处不远。②夷陵:楚国先王陵墓,在今湖北境内,秦军曾焚烧夷陵。③鸟道:指三峡曲折水道。④十二碧峰:指重庆、湖北交界的巫山十二峰,其中巫山神女的传说最为著名。⑤永安宫:三国时刘备所建,在今重庆奉节。⑥荒台:传说中神女的阳台。12.依据题材,本诗不能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1分)A.写景诗B.怀古诗C.羁旅诗D.游仙诗13.下列对本诗首联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轻雨”与“寒梅”点明季节,使全诗笼罩在凄迷氛围中。B.“溶溶雪水”喻指轻雨越下越大,加重了全诗的迷离之感。C.“渡头”与“云际”表明作者移步换景,由渡口登上高峡。D.“洒”字描绘出寒梅花瓣如雨飘下的情景,增强凄美之感。14.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认为本诗“起句松滋渡,以下七句,有‘望’字意,一直说去,大气直喷”。请对本诗的这一特点加以分析。(5分)【答案】【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12.D13.A14.首联视角由近及远,颔联由眼前想到历史遗迹,颈联由峡中船只船夫想到巴人艰难的生活,尾联想到神话。本诗的“望”由实而虚,抒发出作者对历史兴废、人世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此中百姓生活的关怀与同情。【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题材的能力。结合标题“松滋渡望峡中”可知诗人身处异乡,是羁旅诗;诗歌一二两联选取了“渡头”“轻雨’“寒梅”“云”“草”等意象,属于写景诗;三四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写身临楚地而回忆楚国旧事,极写小洲上青草生长繁茂,以致模糊了诗人的视线。诗人在这里并不仅仅是追叙史事,而是以山川为见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本诗也属于怀古诗。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溶溶雪水’喻指轻雨越下越大”错。“云际溶溶雪水来”是指天边白云流动,好像雪花化水泻下来。C.“表明作者移步换景”错误。首句写作者站在松滋渡,第二句写作者望向无边的天际,并没有移步换景。D.“描绘出寒梅花瓣如雨飘下的情景”错误。“渡头轻雨洒寒梅”,诗人眼前所见的是微微冷雨洒在凌寒的梅花上。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诗人望眼前之景,看着微雨洒落在寒梅上,远眺白云在空中流动,视线由近及远;颔联“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黑有秦灰”,诗人身临楚地而回忆楚国旧事,极写小洲上的青草生长繁茂,以至模糊了诗人的视线,因景生发对楚国旧事之感,以山川为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颈联“船从鸟道回”从“望”中着墨,以船夫的艰辛和三峡的迂回曲折写百姓之苦。尾联“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作者因遥望而生联想,由巫山十二峰和永安宫,想到巫山神女和刘备托孤。所以本诗的由“望”而起,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张复斋传(清)刘大櫆①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②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③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④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⑤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⑥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值吴逆之乱(_______________)(2)不知援例请平(_______________)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民逋赋,久不能输A.拖欠B.懈怠C.逃跑D.暴露(2)顾里人不胜病矣A.忧虑B.缺点C.困苦D.疲惫【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17.把第⑥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18.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19.第③段写到张复斋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分析张复斋断案的智慧。(3分)20.刘大櫆曾评价张复斋“为利于民者多矣”,结合全文,分条梳理张复斋“为利于民”的表现。(4分)【答案】15.(1)碰上(2)援引,引用16.AC17.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18.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19.张先生假装怒视、指责、棒打商人父亲,借机观察商人脸色,通过他漠视的表情,得知商人的阴谋和他不孝的本性。体现出张先生欲擒故纵、观察入微的断案智慧。20.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深受百姓爱戴;智慧断案,并拿钱给不孝子的父亲,让他安度晚年;捐献俸禄赎回因交不起赋税而被卖的孩子;勉励父老乡亲教育子弟,礼遇人才,促进教育发展;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碰上吴三桂叛乱。“值”,碰上。(2)句意:不懂得引用先例请求减免赋税。“援”,援引,引用。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句意:百姓拖欠赋税,很久都不能交上。“逋”,动词,拖欠。故选A。句意: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病”,形容词,困苦。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点词有:“素”,副词,向来;“长者”,德高望重之人;“无他”,没有其他隐情;“卒”,副词,最终;“蒙”,动词,受用。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劝勉其父兄”和“使训诲其子弟”是句意不同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前文的“先生”,因此这两句之间应断开;“其”指代的是上句的“子弟”,与“……者”共同作句子主语,属于复制短语作主语,因此“其”前应断开;“者”的意思是“……的人”,复制短语作句子的主语部分,“者”后断开;“亲加宾礼”作谓语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19.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张复斋断案时,“故怒视其父”,并且故意说“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然后“呼吏持大杖来”。可见张先生表面上假装听信了商人的一面之词,怒视商人之父,并指责他不心疼儿子,实则是通过这样的场景来观察商人的反应,看他是否会因为父亲即将遭到杖责而焦急。先生并没有根据表面现象仓促地作出判断,而是在有所怀疑的基础上欲擒故纵,以此来判定是非曲直。先生“睥视”商人后,发现他脸色如常,十分冷漠,对父亲将要被责打一事毫无触动,得知商人是故意“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实则对父亲非常不孝,由此而“以大杖扑贾人”,并拿出钱来给商人之父颐养天年。这体现出先生细心谨慎、观察入微的断案智慧。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张复斋“为利于民”,是在他“成进士”并担任官职之后。在晋江任职时,他“多善政”;侍养老母“既二十年”,才重新到金溪任职。在金溪期间,正碰上荒年,“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当先生离开晋江时,“百姓攀留不得,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当先生离开金溪时,“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由此可见先生在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深受百姓爱戴。张复斋主政晋江时,审理商人不奉养自己父亲的案子。审案时,他谨慎细致,富有智慧,他并不武断地听信商人的一面之词,而是故意说“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然后“呼吏持大杖来”,借此观察商人的反应,从而得知了真实情况,惩罚商人,并拿钱给商人的父亲,让他能安度晚年。主政晋江时,“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而先生在询问这些拖欠赋税的百姓时,得知他们因无法交纳赋税而卖掉孩子的事实,于是“捐俸入赎而归之”。可见先生“为利于民”,也表现在他捐献俸禄赎回因交不起赋税而被卖的孩子这件事上。晋江的文风昌盛,先生主政之后,“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可见先生鼓励父老乡亲教育子弟,进一步发扬文风,对人才礼遇有加,因此晋江当地“之童子试至万人”,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教育发展。【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回乡,见到华容当地“土卑而赋重”“百姓多流亡”,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这是说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面对这样的情况,先生替华容百姓申诉,“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解释了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最终让县官“卒如先生言”。参考译文:①复斋先生,姓张,是华容县人。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进入官学后,碰上吴三桂叛乱,颠簸往来于战阵中,和他的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②康熙乙丑年间,先生考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向朝廷上疏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挽留他而不能,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几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当时正遇上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作威作福,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依附其门下,并向他索求厚礼。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被解除了官职。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就跟在晋江时一样。③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自己的继母太过苛求,因而不奉养他的父亲。商人的父亲到县衙告状。商人向先生送礼,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宽解。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张先生故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却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见商人的脸色如平常一样,先生突然指着他骂道:“你眼见你的父亲将要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着呢,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托得掉?”先生就用大棒敲那商人,而商人的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张先生拿出些钱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④百姓拖欠赋税,很久都不能交上,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询问得知他们已经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⑤晋江的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达万人。⑥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愚昧,不懂得引用先例请求减免赋税。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卷雪楼记【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明)袁中道①质有而趣灵者,莫如山水,而常苦其不相凑,得其一,即可以送目而娱老。昔宗少文①怀尚平②之志,欲结宇衡山,而其后竟止江陵,立宅三湖上。岂非深山道远,饮食药饵俱艰,于老人不宜,而三湖浩渺之波,粘天荡日,亦可借其秀润,以畅性灵耶?荆州百里,无培塿之山,而惟大江自蜀来,浪喷波腾,为天下奇观。②中郎③卜居沙市,既治一楼曰砚北以瞰江,其前尚有隙地。一日梯而自登其脊以望,大笑曰:“吾事济矣。”遂于楼之前复植两楹,承霤④而出之,如头上髻,始尽得江势。举江自蜀趣吴,奔腾颓叠,澄鲜朗耀,震荡大地,淹润河山者,悉归几席之下。凡巴西之远峰,梦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霁雨旦暮,烟景万状。于是中郎登而乐之,而谓予曰:“宗少文弃衡山而止江陵也,有以也哉。”时暑路方升,九市如炙,而登此楼,□大江如积雪晃耀,冷人心脾。故不待其成,日夕游焉,而字之曰“卷雪”。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人,著名画家。②尚平:亦作向子平,东汉人。向子平的子女婚嫁后,他不问家务,游历山水,不知所终。③袁中郎:袁宏道,作者兄长。④霤:屋檐。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以B.然C.乃D.则22.对第②段中袁中郎的“吾事济矣”的“事”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能再建一亭B.理解宗少文C.得山水性灵D.能登楼避暑23.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3分)24.本文以“记楼”来表现作者对“质有而趣灵”的山水的追求,请对此加以分析。(5分)【答案】21.D22.C23.大量使用整句,写出长江奔腾震荡的水势,渺远处巴山诸峰、云梦泽的芳草隐约可见,山水间的千帆、棹歌等人世生活与风雨变化的自然面貌。这些景物都是经过远观、俯瞰、多日观察概括而成,具有时空中宏大气势,而整句正好与之相宜,使宏大气势扑面而来。也可以选用观察视角(如远观、俯瞰),也可选用动静结合。24.【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作者认为山水既有实际形态又有趣味灵性,全文构思颇为独特。首先对画家宗炳遍游山水,最后选择江陵终老的原因进行猜测,引出江陵水势浩荡,天下奇观之趣。而后通过袁中郎建楼远眺,描绘出澎湃的长江、隐约的远峰、山水间的生动的世间生活,然后进一步理解宗炳隐居江陵原因是寻找到性灵山水之趣,最后写卷雪楼命名原因,即酷热下仍能清凉入心之趣。表现出作者清雅宏大,超拔于世的精神追求。【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前文写“时暑路方升,九市如炙”,然后用“而”字转折,“□大江如积雪晃耀,冷人心脾”,这里需要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虚词,与“而”字呼应。A.连词,表因果关系,但后面接原因;B.连词,表转折关系;C.连词,表承接关系;D.副词,表因果关系,后面接结果。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吾事济矣”在文章第二段开头。第一段有观点句“质有而趣灵者,莫如山水,而常苦其不相凑,得其一,即可以送目而娱老”,意思是有趣味、有灵气的山和水很难得;第二段开头写“中郎卜居沙市,既治一楼曰砚北以瞰江,其前尚有隙地”,后面写“于楼之前复植两楹,承霤而出之,如头上髻,始尽得江势”,可见是袁中郎得到了让山、水的灵气相遇的办法。因此“吾事济矣”的“事”是指“得山水性灵”。故选C。2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以从句式、修辞、用词等角度赏析。画线句“举江自蜀趣吴,奔腾颓叠,澄鲜朗耀,震荡大地,淹润河山者,悉归几席之下。凡巴西之远峰,梦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霁雨旦暮,烟景万状”,观察这段话,可以看出其大量使用整句,“奔腾颓叠,澄鲜朗耀,震荡大地,淹润河山”,运用整句写出长江奔腾震荡的水势,句式整齐,气势不凡;“巴西之远峰,梦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写出渺远处巴山诸峰、云梦泽的芳草隐约可见;“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霁雨旦暮,烟景万状”,写出山水间的千帆、棹歌等人世生活与风雨变化的自然面貌。这些景物都是经过远观、俯瞰、多日观察概括而成,具有时空中宏大气势,而整句正好与之相宜,使宏大气势扑面而来。这段话也可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如“巴西之远峰,梦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的远景,“千帆竞举,惊沙坐飞”的近景;或者“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或者“千帆竞举,惊沙坐飞”“霁雨旦暮,烟景万状”的动静结合等。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概括文本内容、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质有而趣灵者,莫如山水,而常苦其不相凑,得其一,即可以送目而娱老”,作者认为山水既有实际形态又有趣味灵性;然后猜测画家宗炳遍游山水,最后选择江陵终老的原因“岂非深山道远,饮食药饵俱艰,于老人不宜,而三湖浩渺之波,粘天荡日,亦可借其秀润,以畅性灵耶?”;引出“荆州百里,无培塿之山,而惟大江自蜀来,浪喷波腾,为天下奇观”。第二段写哥哥袁宏道建楼远眺,描绘长江与山峰的趣味灵性,“举江自蜀趣吴,奔腾颓叠……霁雨旦暮,烟景万状”,描绘出澎湃的长江、隐约的远峰、山水间的生动的世间生活,并通过袁宏道的话“宗少文弃衡山而止江陵也,有以也哉”进一步理解宗炳隐居江陵原因是寻找到性灵山水之趣,最后写卷雪楼命名原因,“大江如积雪晃耀,冷人心脾”,即酷热下仍能清凉入心之趣。表现出作者清雅宏大,超拔于世的精神追求。参考译文:①有形体而又有趣味有灵气的东西,比不过山水,但人们常常苦有趣味、有灵气的山和水不能相遇,于是得到了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引人注目而欢度老年。从前宗炳心怀尚平一样不问家事游历山水的志向,想在衡山建造房屋,但后来却停留在江陵,在三湖边上建造住宅。难道不是深山路远,饮食药物得来都不容易,对老人不适宜,而三湖浩渺的水,连着天际,涤荡红日,也可以借助湖水的灵秀润泽,让性情得到舒畅的缘故?荆州疆域百里,没有小土山,只有大江从蜀地而来,浪花喷溅波浪翻腾,是天下的奇观。②我的兄长袁中郎选择住在沙市,建造了一座名叫“砚北”的楼以眺望长江,楼的前面还有空地。一天,他踩着着梯子登上屋脊远望,大笑:“我的事情成功了。”于是在楼前又造了一座两个楹柱的楼,连接着“砚北楼”的屋檐,高出“砚北楼”,如同头上的发髻,才完全看清长江的气势。长江从蜀地流出流向吴地,江水奔腾悬流堆叠,澄澈闪耀,涛声震荡大地,润泽河山的景象,尽入眼底。凡是巴山西面处的山峰,云梦泽南面的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千帆竞发,惊动了沙滩上的水鸟;船夫渔人,应和着歌唱;雨过天晴,早早晚晚,烟雾弥漫,景象万千。于是袁中郎登上此楼,高兴地对我说:“宗炳抛弃衡山而停留在江陵,是有道理的。”当时暑气正盛,街市如同炙烤,而登上此楼,大江如积雪一样闪耀,让人的心脾感到凉快。所以不等到此楼建成,早晚登楼游乐,而题名为“卷雪”。三写作70分25.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而有人却说“我的孩子,我只要她(他)健康快乐就好”。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例文】调和卓越与健康【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自古以来,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一直是为人称赞的精神,但也有人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就好。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诚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健康与快乐确实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类生存的意义不仅限于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快感,更在于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父母的愿望是出于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疼爱,难免具有极强的个人主观情感与理想主义色彩。而作为孩子的青少年,如果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溺爱与偏袒,必然会陷入惰性安逸的金丝笼而丧失展翅高飞的冲动和能力。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人类惯有的惰性会成为最大的阻力,同时也是接受父母庇护的怂恿者,孩子会因父母的爱护而为自己的惰性找到借口。久而久之,卓越的追求被忘却,平庸成了每个孩子最终的归宿。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理想的追求丧失了热情,甚至模糊了概念,产生一种只要自己健康快乐的低级的利己主义思想。纵观整个社会,产生这两种声音的背后似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孩子们被过于崇高的价值追求压迫后而导致了健康快乐的消失。社会上常有孩子因过大的学习压力而自杀的新闻流传,这无疑会引起家长的担忧,潜移默化中降低了群众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要求。实际上是混淆了追求卓越与健康快乐两者关系的本质,两者似乎因此而被割裂开来,成为两个互不相容的价值取向。然而,健康快乐是追求卓越的基石,追求卓越也能带来健康快乐的保障。那么如何纠正这个谬误,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得以并存呢?首先,从孩子个体而言,要克服内在的惰性,拒绝以父母的爱意为自己逃避付出的理由,孩子应当感谢父母伟大的愿望,而不是对此加以利用。同样的,父母也不应将健康快乐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应该重视各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决不能给孩子设限,纵容青少年贪玩的本性。再者,社会上应当倡导合理的价值观,重新审视对青少年的要求标准,在保障其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实现多样化的卓越。愿健康快乐与卓越不凡,能在青少年成长的土壤中开花结果。【审题】材料中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年轻人应当“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前者认为青年人应有远大的追求,有长远的目标,看起来与后者“健康快乐就好”矛盾。其实,二者只是角度不同,而目标是一致的,“健康快乐”是一种低层次要求,是基础目标,目的在于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是一种高原的目标,希望年轻人立下长远志向。但综合来看,无论是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还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都是对孩子的鼓励,二者目标一致。我们用基础目标鼓励年轻人,并不是否认一个人的长远目标。【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因此,学生可以单独就其一点展开论述,赞同“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或者赞同“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但最佳立意应是将二者结合看待,引导年轻人既拥有健康快乐,又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立意】(1)调和卓越与康乐;卓越与健康快乐共生;(2)摆脱冷气,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3)健康快乐成长不失为正确的选择。【语文试卷第21页(共22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