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专题05大气知识梳理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大气的两个热源①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3.大气受热的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4.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5.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1)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2)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3)逆温的危害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6.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7.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①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②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③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①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③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8.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①地面均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如图
①地面均一,地球不公转,自转---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北极及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即三圈环流的形成,如图: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三圈环流。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与北半球不同,但原理都相同。9.季风
(1)季风的概念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偏北偏南东北西南源地西伯利亚蒙古副热带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热带印度洋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低温干燥炎热湿润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日本、朝鲜半岛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10.锋面系统(1)定义: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2)锋面的特征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 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11.低压与高压系统(1)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①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②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③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④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12.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①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②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2)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13.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14.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温带气候最热月5℃寒带气候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温带大陆型气候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15.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重难点探究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都较小。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基本原理①高气压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以晴朗天气为主,常年在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往往是干旱的。②低气压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成云致雨,常年在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往往多雨或湿润的。③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因为都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偏少。④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湿润的。⑤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的地区会被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例题探究例题1.(2021·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状,喇叭口向西张开面向低矮的哈萨克丘陵。伊犁河谷因其独特的地貌格局,使这里降雨较多,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的美称。伊犁河谷每年5~9月以降雨为主,称为暖季;每年10月—次年4月以降雪为主,称为冷季。下图为伊犁河谷暖季和冷季降水量的时间统计图。(1)比较伊犁河谷暖季平原区和山区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分别说出伊犁河谷平原区暖季和冷季降水量的日变化特点。(3)推测伊犁河谷暖季降水的主要类型,并说明理由。例题2.(2021·福建高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台湾海峡西部的平潭海域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下表为平潭海域常年风向频率统计资料。风向NNNENEENEEESESESSE风频(%)7302261111风向SSSWSWWSWWWNWNWNNW风频(%)28821123依据表格资料在底图上画出风频统计图并分析该地主导风向的成因。
例题3.(2021·安徽池州市·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闽南山区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材料一冬季在山麓背风地带某块地的泥土里,观察到-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地理学中,该物质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孔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凝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材料二滑坡多发地区上部岩土层多为疏松的坡积土,岩性为粘性土混碎石、滚石,透水性好;下部岩土体为残积粘性土,透水性较差。或者岩性组合基本同上,所不同的是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多发育在中低山陡坡地区,多发育在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如修路、建房开挖坡脚、斜坡的临空面较大。(1)根椐材料一,推测地冰花形成的自然条件。(2)根椐材料二,说明该地滑坡的形成过程。(3)针对当地滑坡的形成提出防御性工程措施。例题4.(2021·湖北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长349km,宽135km,面积37,555k㎡,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位置见下图).流入亚速海的河流有顿河、库班河和许多较小的河流。布拉风是一种从高原、山地“突袭”到温暖海边的具有飓风力量的极冷的风,有“冷空气大瀑布”之称。亚速海海域是布拉风多发地区之一。(1)指出亚速海海域布拉风多发的季节,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这里布拉风的形成过程。
(2)简要说明布拉风对亚速海海域及沿岸地区农业、交通造成的主要危害。(3)试分析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同步练习(2021·浙江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冬半年时,在美国东海岸常形成一定范围的雪带,大雪超一米。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2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略图。材料二:令人担心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现象加剧,可能会引起墨西哥暖流循环中断。墨西哥暖流的强度在过去50年中减弱了大约20%。材料三:近些年来,美国原“玉米带”中众多地区现已成为“玉米-大豆带”和“玉米-肉畜带”,这种转变使农业达到种植业和养畜业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1.甲处天气系统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___,简析它对形成美国东海岸雪带的影响。2.墨西哥暖流强度减弱,写出其推理过程。3.简要说明“玉米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后的优点。(2021·天津高三二模)阅读南、北美洲不同地区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四大家鱼“青、鲢、草、鳙”。它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然初衷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四种鱼其实是四把“双刃剑”。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目前亚洲鲤鱼已成功占领美国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材料二下图为美国本土亚洲鲤鱼的入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
材料三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225万,人烟稀少。下图为马拉开波盆地周边区域图及甲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4.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5.2020年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包括非洲大蜗牛、美国白蛾、德国小蠊、牛蛙、福寿螺、小龙虾等。6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表明,215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分析外来入侵生物产生的危害。6.马拉开波湖的湖水盐度分布不均,分析分别说明湖泊南部盐度低,北部高的原因。7.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其形成原因。8.奥里诺科河虽然水能蕴藏量丰富,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请说明理由。(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来自不同区域且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这里交汇形成两个锋:冷锋、暖锋,导致该区域形成狭长的降雨区。
9.用斜线在锋线附近绘出主要降雨区。10.锋面过后乙地清晨出现大雾天气。说明其形成原因。11.说明该区域属于北半球的两个依据。(2017·北京高三学业考试)读左图“2016年10月25日简易天气图(单位:百帕)”、右图“北京市气温变化曲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北京市常规供暖时间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供热形成气象会商机制,将供暖标准调整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立即供暖。经会商,2016年供暖时间提前为11月13日。近年来,供暖季前“北京市冬季是否应该提前供暖”一直是网络热议的话题。观点l:北京是采取大范围集中供暖的城市,一旦开启锅炉,整个供暖季即使气温回升也无法停止供暖。因此,供暖应该严格按标准执行。观点2:提前供暖不是钱的事儿,而是涉及到天然气的供应量和储备量问题。提前供暖可能导致真正冷的时候出现天然气短缺,同时也会影响空气质量。观点3:即使不提前供暖,供热成本也会逐年升高。每提前一天供暖,要多投入资金上亿元。观点4:太冷了,冻死宝宝了,赶快供暖吧!我愿意多交钱。12.图中北京市的风向为。与乌鲁木齐相比,北京风力较小,判断理由是。13.2016年10月20日—11月6日,北京市日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有()(选择填空)A.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B.持续下降,日平均气温低于0℃C.最高日平均气温出现在11月5日D.缓慢回升,日平均气温高于5℃14.10月31日,北京市气温出现显著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天气系统是,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对北京市民生活的影响有等。15.就北京是否应该提前供暖,说明你的观点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