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一“悲”一“喜”爱国绝唱—谈《示儿》的教学思路四川省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王金蓉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两首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推向了高潮。两首诗“悲”“喜”对照,堪称爱国诗篇的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轻快活泼、爽朗奔放,而《示儿》全诗则字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下面主要谈谈《示儿》的教学思路:古诗《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认识诗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引入课题。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说岳飞,介绍陆游,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这部分主要从史实材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到:1、陆游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正值金兵侵犯中原,而饱尝流离之苦。2、“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②在陆游诗中看到的,首先就是一生不忘统一、反抗女真贵族压迫的战斗精神和乐观精神。
3、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因没有目睹祖国统一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二、学生诵读,理解诗歌内容。“诵读,不仅能领会汉语语言之妙,更能深刻理解每篇课文的深刻内涵。”因为“诵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③只要指导学生用心来诵读,诵读也就成了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效途径了。粗读全诗· 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欣赏名家朗诵片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那么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爱国情谊。三、借助史实材料,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1 、知生平,悟诗情· 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什么呢?(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资料,指名读)陆游出生后两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
,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后,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自读)同样的爱国情怀,杜甫在诗中表现得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喜极而泣,陆游在诗中却——(悲愤不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说一说。a.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带着这种悲恸再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们在金兵的铁蹄下痛苦的呻吟,成天盼着朝廷去解救他们。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想到这些作者内心“悲怜”,再读这句读出“悲”来。c.请你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播放视频《题临安邸》。他们把杭州当作了曾经的首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多么令人悲愤。再读这句读出这种“悲愤”来。D.68岁了自己再不能继续为祖国效力,驰骋疆场而悲。写下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场景,是何等的盼望“九州同”啊。多么的悲叹呀!再读这句。4、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师生齐读)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节奏来读?(指名读)(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5、作者虽然悲伤、悲愤,但从不绝望,他时时盼望着,时时坚信着,临终还嘱托孩子,带着这种期盼,带着这种信念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信心”)6、让我们连起来这首诗,读出他的遗憾与悲痛,读出他坚定的信心。四、延伸课外,升华爱国情感。《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古诗两首,一喜一悲,都表现了一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是那么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哪些千古传诵的爱国名句呢?他一生高唱“平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还写下了许多的爱国诗篇,一起读读,把你的理解读进诗去。并说说你的理解。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北宋民族英雄以一首经典词作《满江红》来激奋人心,鼓舞士气,一起感受。播放视频《满江红》。
同样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也写了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我们一起吟唱!播放视频《过零丁洋》。五、在这些民族英雄的影响下,那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没有?(此问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或让学生上百度查资料自己解决,使学生的认识和爱国情感在掩卷沉思中得到升华。)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告诉陆游。为了祖国的强盛再说说你的决心。(可以引用名言)先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了解,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上百度查资料阅读了解。在学生整体感受到诗作中那悲壮的艺术力量后,教学反思古诗《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
,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当时陆游的生活背景作为补充材料,补充了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西林壁》、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四个不同层次的“悲”。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在本案中,为了体现陆游的悲愤之情,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每个层次的悲都不一样。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满江红》,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奠定好基调:悲。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当时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