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五年级上册 / 第四单元 / 示儿 / 五年级语文下册 示儿1教案 湘教版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示儿教学分析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设计特色:自主体悟想象创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师:看老师写个名字(板书:陆游)你对他了解多少?生1: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作九千三百首之多.生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生3: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他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人?(媒体播放诗人晚年画面)让我们再来看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陆游?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在临终前作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板书:示儿)这也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  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  生:叫遗书  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  生:写财产的分配等……  师;那陆游写了什么?  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情1.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要求从题目开始,一行一行往下读,同时思师:这次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回答)问:你怎么读懂的?(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你很会学以致用,看注释的确是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看屏幕上的全诗,一起疏通诗意)2.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3.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6.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三、设置情境,深情读诗1.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时常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2)仞:古时八尺为仞。岳:高大的山。  3)遗民:沦陷区的人民;  4)胡尘:胡人骑马时扬起的灰尘,比喻金兵占领的领土2.师: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播放影象资料)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  师:哪里让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读读;还有吗?  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们的大人也没有吃的好给。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妇女的身上,随即穿来凄凉的哭声……  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师:真是血淋淋的场面啊。你是从哪句诗浮现这样的画面?读读  师: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  生A:一年  生B:两年,十年?  师: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悲伤  师:看到百姓受到这样的折磨,陆游还仅仅是悲伤吗?  生:悲痛  师:是啊,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师过渡: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邸:客栈、旅店。  3)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2.师:这时的陆游是悲哀吗?是悲痛吗?是什么了?  生:高兴  师引导: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生:王师的身上。  师:那么你再读读这诗,你所看到的王师在做什么?想到这个的陆游心情还是高兴吗?  (学生连忙摇头)小手再次举高  生:这时的陆游很悲愤  师:你从那看出来陆游一想到王师,一想到南宋的权贵们会悲愤?  生:因为当时的大臣们,朝廷权贵们在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停息过;  师:还有吗?还有别的补充吗?  生:他们一直在饮酒作乐,喝得嘴熏熏的,连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  师:你又是从哪看出来?   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师适当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  师:是啊,就知道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这你此时有什么感受?  生:真让人感到愤怒,连百姓们的苦他们都不顾……  师:那你来质问他们一番,[请生读]  谁也想来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指名读  师:面对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3.师: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1名读  评价: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  再指1名读,评价: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  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1.师: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2.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3.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4.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愤,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5.师过渡: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时的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的那颗拳拳的爱国心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四、揣摩表情,沉重读诗 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再或许更长的时间。不管多少年,我们的陆游,我们的爱国诗人会在地下一直等着这喜讯。——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一名学生读  评价: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嘱儿子,一再叮嘱!你来读!  再指一名读  评价: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份急切!我们一起来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又一年,非只一年,蹉跎一年,更须几年?华夏几回叹! (课件播放)齐读师:看着全诗,如果让你把全诗浓缩成一个字的话,你会选择哪个?读了古诗,你的眼里你的心中也冰冷的沉重地停留着一个字,那又会是什么?(悲)(课件着重)悲从何来?(不见九州同)师:在诗人弥留之际,”不见九州同”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对朝廷不思收复失地也充满愤恨,充满了失望,可诗人心中还心存一丝希望,他在希望——(生读:王师……)1210年初,这位85岁高龄的爱国老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和无限忧国忧民的悲愤与世长辞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顽强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发直抒胸臆的吟唱,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揭示网站)(下课)六、整合点诊断:1.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肖像,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基调—悲凉.借学生汇报的资料,把一个才华横溢、热情豪迈、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卓越影响的爱国诗人留在学生脑中,然后出示陆游晚年的苍老肖像,与刚才的感觉冲击,震撼学生的心灵,把一份悲凉沉积在学生心中。2.课件着重“悲”,并选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唤起学生内心的体验,理解诗人的——悲愤.我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并借用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对诗中一个“悲”字进行了拓展。这几首诗同属一个背景,一首描写望眼欲穿的沦陷百姓,一首则描写花天酒地的南宋权贵。两首诗的内容做《示儿》的情感铺垫,再合适不过。有了这样的诗境,去体察诗人的心情,对于那一个“悲”字,学生所能体会到的“悲哀”“遗憾”之余,还能体会到的是诗人的“悲痛”、“悲愤”,这一“悲”字,显得愈发的丰满。3.延伸,结合历史,告慰陆游,升华诗人的——爱国之情。在本课尾声,我借用了陆游子孙世代抗击金兵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陆游爱国精神的传承,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现代人的身份出现在陆游的病榻前,说自己所想所悟,来升华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