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8冀中的地道战
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地道战这一新的斗争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我会认侵略堡垒山丘搁置陷坑拐弯岔道任意lěigēchàrènqīngluèqiūguǎixiàn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zhù(建筑)zhú(贵阳市的别称)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结构分析党陷略侵蔽
扫荡:堡垒:纺车:用武力或其它手段扫清敌人。本课指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手摇或脚踏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的工具。
荆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地道战:一种抗击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在中国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记载。本文的地道战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地道战曾在北京也有发现,说明这个战术,对保护广大的战区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至3自然段):写冀中人民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创造了地道战。第二部分(第4至7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敌人在扫荡时,为什么要修封锁沟、封锁墙?为了封锁人民群众和八路军,以便更好地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什么说地道战是个奇迹?①数量上:不计其数;②作用上:保护人民,打击敌人。
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呢?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高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极大:保护群众。
敌人是如何破坏地道的?冀中人民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敌人的?敌人的破坏主要有火攻、毒攻和水攻,冀中人民的应对方法是: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
句段精析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赏析:这句话与第一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相呼应,总结了上文,从侧面歌颂了冀中人民的智慧,肯定了地道战的历史功绩。
句段精析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赏析:课文结尾这句话,既概括了全文,又直接从两个方面赞扬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争精神和无穷无尽的智慧,还进一步指出了地道战的历史地位,突出了文章中心,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从地道的产生作用,构造特点和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等方面,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战争的威力是巨大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