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流程预设一、复习古诗,谈话导入1.有人说,诗如画。很多古诗都很有意境,好的诗就是一幅画。那么,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你能背诵出古诗吗?出示《山行》《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一一“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当我们背诵这些古诗,我们头脑中除了那些诗句,还会自然地出现这样的一些画面。2.(板书:村居)齐读。你的脑中有画面吗?是什么样的画面?宋朝词人辛弃疾眼中的村居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村居》板书课题“清平乐”,指名读。指导“乐”的读音。揭示课文:你发现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相机介绍词的上片、下片、长短句等知识)二、初读课文,指导诵读1.指名读课文。相机学习:莲蓬的蓬字的读音(peng)在古诗词中为了讲究合仄押韵,所以读第二声。“剥”该读什么音?为什么读bao?出示字典中的意项。剥就是去掉物品的皮或壳,去掉莲蓬的皮就叫一一剥莲蓬。翁媪:翁指老爷爷,媪指老婆婆,翁媪就是指老年夫妻。
1.示范读,体会节奏。古诗词是讲究节奏的,师示范,这样抑扬顿挫,就能读出故事的韵味。自由练读,读出诗词的节奏韵味来。三、诗画结合,理解意境1.都说“诗是有形的画”,我们就这样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读,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揭示图片:低矮的草屋、青青的草,流淌的小溪,还有一家人,老夫妻两个、三个儿子组成了一幅村居图。这就是诗人眼中的村居图啊!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这样的这样的环境、人家的感受吗?好,把你的这样的感受读出来!2.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词中的画面。但,这只是一幅静止的画面。想一想,画面上还会有什么?这画面还应该有溪水的声音。配上流水声,再来读一读诗句。真可谓“绿水人家绕”、“一水护田将绿绕”啊。现在,你觉得这幅村居图怎样了呢?(板书:清新、自然)你还从词中读出什么声音呢?结合理解:吴音吴音是古时候吴地的方言。词中的村居在江西省上饶地区,也是吴方言区。那么,词中,谁在用吴音说话?你是怎么知道的?理解“相媚好”:媚,原来指少女的眉毛一一眉清目秀,引申为美好的意思。相媚好,就是相互之间说一些美好的话。想一想,这对夫妻坐在茅屋前,闲来无事,喝点酒,有点微醉,他们会说些什么"相媚好”?讨论交流。看着这对老夫妻,听着听着老人的吴音对话,你觉得这幅村居图又有了怎样的感觉?(板书:幸福、温馨……)同桌读一读,读出一家人的幸福、温馨。四、了解作者,领悟感情
1.读着读着,我们从这清新自然的村居中,读出了老夫妻的幸福。再来读读,你还能从词中读出什么?读出什么疑问了吗?2.预设:有人发现,词中的“醉”不一定是老夫妻醉了,那么,还有可能是谁醉了呢?他醉的是什么呢?想一想,词人在哪里?可能在哪里?乡村的自然清新风光,老夫妻的和睦、亲热、幸福、安适,让他陶醉。沉醉的词情不自禁问:这是谁家的老夫妻呀?真让人羡慕啊!一个醉字,让我们读懂了词人的感情。3.那么,词中还有哪个字,也透出词人的感情?“喜”:小儿子的“无赖”,现在你能理解了吗?这里的“无赖”反而让我们觉得小儿子更加可爱了!小儿子的可爱,词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卧剥莲蓬”。一般人是怎样剥莲蓬?想象小儿子剥莲蓬时的动作、神态。4.这一“醉”一“喜”,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寻常的乡村,为什么这样普通的一家人,让作者如此沉醉和喜爱?5.同学们,你了解这首词的作者一一辛弃疾吗?辛弃疾,他生活在社会动荡、战火连年的宋朝。作为一位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曾率领军队驰骋沙场二十几年,但最终并不为朝廷重用。《清平乐村居》是作者42岁遭受排挤、打击、罢免后退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时所写。同学们,这位曾经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将军,看到眼前温馨、恬静的村居,会想些什么呢?……心中有情,眼中才有景啊!这就是词人的心中的情,心中的思啊!板书:安居乐业6.让我们读出词人的心声一一(配乐)你们不仅读出了辛弃疾眼中的村居,还读出了辛弃疾心中的村居啊。你想把这样温馨、恬静的村居留在心中吗?闭上你的眼睛,用你的心来
读一一《清平乐村居》五、拓展延伸,提升思想1.同学们,辛弃疾在闲居江西这一时期也创作了其他的田园诗词。出示诵读一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又是一幅别样的村居图啊!2•同学们,辛弃疾眼中的村居是这样的温馨、恬静(指板书),这温馨、恬静的生活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让我们在轻轻地诵读中结束今天的学习。(配乐诵读《清平乐村居》)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一一安居乐业清新、恬静、安宁醉、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