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四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执笔:姜燕审核:审批: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型:讲读课时:2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学习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1、小组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认识文中8个生字,练习写12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问题。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汇报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解题:“中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一、认读词语: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妇女闯进租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帝国主义铿锵有力二、质疑问难: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引导理解以下词语:帝国主义模范巡警惩处吵嚷铿锵有力得意扬扬耀武扬威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地方?(外国租界地)知道什么是“租界”?(补充资料)租界:顾名思义是被租的地方。而实际上是帝国主义以在我们中国居住和经商为名,用武力威胁和欺骗的方式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永久或长期(比如30年)占用我们中国的一些地段。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就叫租界。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鼓浪屿等16个市区强占有“租界”。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其领土主权虽然仍属中国,但帝国主义依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清政府的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在租界的洋人胡作非为,而中国人则遭受百般压迫、侮辱和虐待。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三、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四、通过刚才几次的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交流得出: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设:不懂:词:衣裳褴褛 诸生 有志者当效周生 欺凌句:“‘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为什么没处说理?“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租界是中国的地方,而且肇事者是洋人,为什么不敢怎样? 【达标反馈】1、给生字注音嚷()惩()巡()崛()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珍惜——()坚定——()欢乐——()清晰——()崛起——()干燥——()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疑惑不解:铿锵有力:耀武扬威:诸生:【本课小结】【学生体会】 谭垴学校四年级语文导学案执笔:姜燕审核:审批: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型:讲读课时:1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学习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2、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自主学习】出示自学任务:1、读第一件事,周恩来的内心感到怎样?2、读第二件事,“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用“--------------”画出。3、想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4、读第三件事,我知道了其他同学的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汇报交流】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节)。 (1)读课文,提问:周恩来的内心感到怎样?(很疑惑)。疑惑什么呢?(2)在文中画出有关产生疑惑的语句。A、为什么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B、为什么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C、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3)自由读这些句子,请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4)指名读,评价所读效果。(5)同桌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2、学习第二部分。(第7-9节)(1)仔细阅读这部分。(2)提问:此时,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气愤)。是因为什么事感到气愤?(外国人轧死了中国人,没有愧疚之情反得意扬扬。中国巡警没有惩罚洋人,反而训斥受害人。围观的人见此情况尽管气愤,但没有人敢说。)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3)想象练习,让学生体会情感。A、这位妇女的遭遇悲惨吗?这里仅仅只写这位妇女吗?从书上找出描写妇女可怜的语句。(很悲惨,这里不只是写这位妇女,她是代表中国同胞。)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泣着什么……B、边读边想象,她怎样哭诉?在哭诉什么?C、此时周恩来体会到了什么?(“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让他体会到的?(他看到中国人受欺凌。)(4)思考: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这段在这到什么作用?(因为这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的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二句巧妙第把课文引入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这段话在这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习第三部分。(第10—15节)(1)朗读课文,(2)思考:周恩来沉思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沉思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修身课上。)(3)分析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这里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挣钱、为吃饭,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采用“对比”的方法。在这样的对比中,容易使我们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4、学习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达标反馈】1、 看拼音写词语。dì guó      zū jiè     mó fàn       zhèn xīng    (      ) (      ) (      )    (       ) chuǎng jìn   fēi fán    xún jǐng      chǎo  rǎng(       ) (      )(       )   (       )2、我知道了课文写了哪三件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华不振”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三件事,我知道了其他同学的读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本课小结】【学生体会】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