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3一、给加点字注音。(1)弃甲曳兵()(2)数罟不入洿池()(3)鸡豚狗彘之畜()(4)谨庠序之教()(5)申之以孝悌之义()(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涂有饿莩()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河东凶亦然2、填然鼓之3、数罟不入洿池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8、王无罪岁9、斯天下之民至焉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四、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1、河东凶亦然2、邻国之民不加少3、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五.找出下列句中和“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D.既来之,则安之六.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A.申之以孝悌之义。B.未之有也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D.贤于长安君七、文句翻译:1、弃甲曳兵而走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非我也,岁也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八、对全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填然鼓之”一句中“填”是拟声词,“鼓”为击鼓,与“一鼓作气”中的用法相同吗?属哪种活用?“之”是代词吗?2、“兵刃既接”“兵”的意思?3、“弃甲曳兵而走”。其中“曳”怎么解释?“走”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一致吗?4、这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写在下面。5、作者用比喻说理有什么效果?智伯率韩、魏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知,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尔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业,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之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为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下缘木而处(沿着)B.无为贵智士(尊重)C.不如行义之隆(高尚)D.美行可以加人(超过)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B.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C.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D.虽有战胜存亡之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民不足而可治者B.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乃虽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C.吾是以先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D.赵亡则君为之次矣与其身也,则耻师焉4.选出全都表现张孟谈但是谋略的一组()(1)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2)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3)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4)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5)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6)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A.(1)(2)(4)B.(2)(3)(5)C.(1)(3)(6)D.(4)(5)(6)5.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出了游说韩、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三家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智伯。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笃性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答案:1。A2。C3。B4。B5。B阅读下文,完成1—5题。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从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大仓。故有鬻筹②之弊,客以告。作色曰:“景通自结发事君,壹勿欺。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已输仓,不中计,对簿度支③,当降级,所部张千户者怀赢金三百馈之。景通笑曰:“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事白复官。戚勋以总督备倭至,欲引将军为同姓。景通谢曰:“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即自附,玺书之谓何?”卒却之。拜总督备倭,升山东都司佥书,升太守都司掌印。河间治河,久未底绩。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大宁缺佥书一人,部署匈奴内附者,景通言“安荣可”。荣奉百金为寿,目摄之曰:“吾荐贤,故荐君。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荣惭而退。……斑白始有子,曰继光。继光綦履④过庭,将军大诟曰:“童于何知!綦履必锦衣,锦农必肉食,尔父清白,必不尔餍。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既知为外氏所遗,卒裂綦废勿著。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命绮疏⑤四户,列两楹间。工请益绮疏十二。景通曰:“使吾无得罪于先世,犹聚族于斯,四户足矣。不然,此且不保。”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续藏书》)注:①羡余:古代官吏以无名杂税巧取豪夺,而以赋税盈余名义进贡皇室的部分财物,称“羡余”。②鬻筹:指虚报纳入官仓的粮食数量谋取私利;③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④綦履:绣花鞋。綦,鞋上花纹;⑤绮疏:雕饰花纹的窗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至则祛积弊祛:除去
B.事白复官白:(查)清楚C.使吾无得罪于先世使:如果D.季年画策备胡策:(举起)马鞭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至则祛积弊,却羡余斑白始有子卒却之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A.两个“却”字相同,两个“始”字不同。B.两个“却”字不同,两个“始”字也不同。C.两个“却”字不同,两个“始”字相同。D.两个“却”字相同,两个“始”字也相同。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8分)(1)必不尔餍。(2分)译文:(2)此且不保。(2分)译文:(3)既知为外氏所遗,卒裂綦废勿著。(4分)译文: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戚景通正直清廉的一组是(3分)()①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②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③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卒却之④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⑤景通言“安荣可”⑥命绮疏四户,列两楹间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⑥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戚景通升任江南运粮把总,按实际情况征收粮食输入太仓。因过去有虚报粮食数量的作弊行为,而戚景通坚决不这样做,致使输入官仓的粮食不符合账簿数目,因此受到度支官的审问,判罪降级。B.戚景通升任大宁都司掌印,在河间治河之事上扭转了长久未取得成效的局面。举荐安荣为佥书,后安荣献给景通百金祝寿,景通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这种做法,使得安荣惭愧而退。C.戚景通老年得子,但能严格教子。看到继光穿绣花鞋过庭,他生气地训斥。他认为孩子现在锦衣肉食,就会败坏了父亲的清白,将来为将会贪占军队的钱财自求富足。D.戚景通身为高官,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工匠请求增加十二扇花窗,而景通则坚持四扇窗足够,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有合乎祖先的好传统,才能使家庭不衰而长住此房。1、D2、C3、(1)定不能使你满足;(2)这个将要保不住;(3)知道绣花鞋是外祖父家送给的以后,终于还是扯下花饰扔在一边不许再穿。4、D5、C[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1)yè(2)cù gǔ(3)tún zhì xù (4)xiáng(6)颁 bān,
二、1、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亦;也。然:这样,如此2、鼓;击鼓,动词。之:无实义的衬音助词3、数:密;洿:网4、直:只是、不过。走:跑,逃跑。5、无:通“毋”,不要。时:时机,时节。6、谨:谨慎,此处意为“谨慎认真地从事”。用作动词。7、打开粮仓,赈济百姓。8、罪:归咎,归罪。动词。岁:年成9、则,就三、无:通“毋”。颁:通“斑”无:通“毋”。涂:通“途”。四、1、河:古义为“黄河”,是一个特称。今为一切河流之泛称。凶:文中指年成不好,荒年;现在多为“凶恶”、“凶狠”义。2、古意: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3、古意:更。今:增加五D六B七、翻译略八、B九、1、相同,属名词活用作动词;之,音节助词2、兵,兵器、武器3、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4、五十步笑百步5、增强形象性,说理深入浅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