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一、基础巩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苹而不知发C.则无望民Z多于邻国也D.谨庠序之教“殍”,饿死的人。C解析:A项中“颁”通“斑”。B项中“涂”通“途”,道路;“苹”项中“无”通“毋”,不要。答案:D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湾池B.或百步而后止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涂有饿苹而不知发数:细密或:或许检:制止,约束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解析:B项,或:有的人。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J是何异于刺人而杀Z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反也解析:A项,介词,以:按照;介词,用。B项,介词,于:在;介词,与。C项,之: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D项,而:均为连词,表转折。答案:D4.下列句子屮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B项,“养生”,古义指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指保养身体。C项,“可以”,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是表示同意认可。D项,“然而”,古义是“这样,还”;今义是转折连词。答案:A1.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Z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解析:A、B、C三项中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中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答案:D2.下列句子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B.申之以孝悌之义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颁口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题干与B、C、D三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为一般陈述句。答案:A3.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A.文章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解析:B项,这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答案:B1.翻译下面的句子。(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答案:(1)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才停下来。拿逃跑五十步的行为取笑逃跑一百步的行为,那么怎样呢?(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3)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Z所知也。及寡人Z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F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英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11!以事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兽相食,且人恶之B.长子死焉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Z水里解析:A项,恶:厌恶。恶:以……为凶恶死:为而死孝悌:孝顺父母,恭顺兄2陷溺:使其陷到井里,淹在答案:A2.下面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B.①南辱于楚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①夫谁与王敌②微夫人Z力不及此D.①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②愿举国为内臣解析:D项,均为动词,作为。A项,介词,用/介词,拿;B项,介词,被/介词,在;C项,发语词/指示代词,那个。答案:D3.下面各句全都属于孟子实行“仁政”措施的一项是()①省刑罚②彼夺英氏吋③薄税敛④壮者以暇日修英孝悌忠信⑤深耕易耨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②指秦国的做法,④是实行“仁政”后的效果。答案:B1.下面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一一“教民”。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解析:A项,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壹洒Z”的真实意图是称霸。答案:A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译文:(2)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译文:(3)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Z坚甲利兵矣。译文:答案:(1)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2)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3)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参考译文[教师用书独具]
梁惠王说:“我愿意高兴地听您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差别。”(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栏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來殉葬的人,恐怕应该断子绝孙吧?'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缘故。(试想连用俑殉葬都不能被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梁惠王说:“(想当年,我们)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以失掉八个城邑)被楚国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孟子冋答道:“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白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侣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因为)他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吋,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白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它,有谁能跟大王较量呢?因此说:'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三、语言运用1.孟子的《寡人Z于国也》屮有“数罟不入湾池”的话,《史记》屮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答:参考答案:呵护环境,取用有度;持续发展,希望无限。2.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
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答:•解析:木题属于主体变化类的重组,它要求变化句子的陈述对象。原句子的陈述对象为“孟子”,重组后的第一个分句必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其他分句可以灵活安排。参考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血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来的,而孟子也就因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1.善用比喻,可以把抽彖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并且饶有趣味。《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巧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把梁惠王“移粟”“移民”的救灾本质揭示得清清楚楚。请模仿这种用法,根据下面的情景,写一段含有比喻的话。分别对小王和其母亲进行劝说。情景:暑假就要到了,小王决定只身到外地去“闯荡”一番,以便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独立”打基础。而小王的妈妈却对16岁的儿子的这帑想法不以为然,认为这个年龄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家读书,这才是以后“独立”的基础。(1)对小王,你这样说:(2)对小王的母亲,你这样说:参考答案:(1)出去“闯荡”一下的想法固然好,但“独轮车”不好掌握方向,也容易翻车,更何况你是一个没有任何驾驶经验的“司机”。(2)孩子是风筝,早晚要“飞”的,不能整天“锁”在屋里。只要“线”在您的手里,经常扯扯,他就不会跑到九霄云外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