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版职业高中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方法和手段、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文章气势充沛及高超的论辩能力。在艺术上大量采用比喻、排比的艺术手法。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很高成绩,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对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民族智慧。2、教学目标:根据《寡人之于国也》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应实现如下目标:知识目标:1、议论文的三段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文章的线索。3、归纳总结出自本文现在还在流行使用的成语。4、孟子为了说服梁惠王,主要用的说理方法。即本文的论证方法。5、梁惠王是怎样的国君。能力目标:1、利用三段论理清文章脉络的能力。2、归纳概括文章线索的能力。3、用原文语句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4
用的说理方法的能力。4、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5、学会使用三段论写作文。德育目标:认识孟子思想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对我们的影响。走近孟子的思想世界,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份理解,我们的人生多一份智慧,我们前进的脚步因此而从容些。3、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启发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教学难点:师生共同从文章语言、结构、论证技巧等方面全面深入的探讨孟子文章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法方法的采用: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讲解法、朗读法、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重点采用启发法、提问法。启发法、提问法是老师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省力,能较好的掌握授课时间。4
2、教学手段的采用: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本节的教学任务,我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记忆,节省教学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说学法:1、学生现状的分析及对策: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文学常识,但学生对文言文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学习基础也参差不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全局,注重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耐心讲解,耐心辅导。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教师操作电脑,使学生直观感觉知识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四、教学过程:从文章语言、结构、论证技巧等方面全面深入的探讨孟子文章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是文章的难点因此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复习提问:复习学过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性。2、导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兴趣。3、新授:让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了解内容,此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写作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体会语言的优美。5、总结:(1)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可以归纳总结出孟子的语言特点及梁惠王是怎样的君主呢?4
(2)文章的严谨结构,在今后的作文中学会使用三段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要学会使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的能力,再有就是欣赏本文的排比句气势及孟子的雄辩能力。此环节使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学以致用。6、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背诵课文,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五、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简单明了,清晰直观,便于记录和复习。以上就是我对《寡人之于国也》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