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 想象•虚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 想象·虚构(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写作从观察、感知、立意、选材到构思、表达,无一不和想象相关。言语智慧的第一要素是想象力。言语生命的养护,首要的是想象力的养护。想象力是一种言语智慧,是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有想象才有小说写实到虚构的延伸。【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体会在一切写作能力中,想象力是“核心竞争力”。2.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性的作品。有文学兴趣的学生,可以学写小说、剧本。3.学习通过讲故事(编故事)说理的方式,进行议论,掌握这种说理方式。【教学难重点】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性的作品。有文学兴趣的学生,可以学写小说、剧本。想象·虚构(第1课时)【教学建议】1.激情导入。在言语教育中,最看得见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最看不见的就是想象力的发挥,因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重语言,轻想象,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素养教育正是要把这种观念颠倒过来。言语想象力的养护要重于语感的培养,或者说,真正的语感,其最重要的指标,不是文从字顺,而是言语想象力的活跃、丰富、奇崛和强劲。教师引导学生要进行想象力的培养,自然需要了解想象的心理机制。言语想象的一般过程是:根据一定的意图,通过联想唤起相关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素材,对其作分离和推演、加工和合成,最终创造出新形象、新知识或新思想。2.培养学生的象形想象。象形想象(抽象→具象)这是一种模拟事物可能有的形状的思路。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把抽象的概念(如“春”、“秋”、“骄傲”、“失望”等)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把浓缩的成语、诗句(如“趾高气扬”、“红杏枝头春意闹”等)扩展成生动的画面;把文章中简略的概述变成细致的描写等等。例如,以具体形象表现《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可以这样想象:“在高山密林中,隐约可见古寺的一角;或隐约露出一根飘着杏黄旗的旗杆。”也可以这样想象:“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一个担水的和尚正沿着小径拾级而上。”前一则想象虽然具体可感,但过于直露,后一则想象借助间接之物来表现,寓意较隐,令人回味。因此,象形想象,一要可感,二要含蓄,尽量避免“图解”概念。象形想象是以抽象事物的一般属性为起点,让思路朝着与该属性有某种吻合的具象之物跃迁。最后把这种抽象属性凝聚在具象之物上。落定的具象之物越新鲜、奇特、超逸,想象的质量越高。3.培养学生的象征想象。象征想象(形象→
意蕴)这是一种托物寄意,揣摩事物象征意义的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具体的事物 (意象)为媒介,间接陈述某种抽象的观念,表现某种复杂的情感。比如,从“果实埋在地底”的花生,看到那种“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品质(许地山《落花生》);由“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白杨树,升华出那种在“我们北方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白杨礼赞》);从“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上,感悟了“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贾平凹《丑石》)。象征想象的关键,在于打破“以物观物”的思路,从表象超脱出来,往它的某种内蕴意义上跃迁。这种由实入虚地对事物象征意蕴的揭示,体现了强烈的人的主观情感色彩。4.培养学生的比类想象。比类想象(此物→彼物)这是将两件以上的事物的相同(相似)或相异之处加以联系,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或用以说明费解的事物或某些抽象深邃的事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类别的限制,使思维和表达获得充分的自由,使语言生动活泼。锻炼学生的“比喻”能力。例如钱钟书在《围城》中用吃葡萄来比喻人的处世态度,不但新颖、风趣,而且耐人寻味:“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5.培养学生的推测想象。推测想象(已知→拟测)这是一种通过对已知事物加以拟测、延伸、虚构的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发端和过程,推测它的未来;根据熟悉的事物,推测生疏的或不存在的事物。推测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自不待言,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发展都离不开推测。而在实用文体中,推测想象也可以说无所不在。不论是问题的提出,因果的分析,推理的展开,都有赖于推测想象。6.培养学生的合成想象。合成想象(群体→个体)这是一种“合众为一”的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平日的生活积累打乱、分割,然后按照写作的需要,杂取种种的人物、故事、环境,通过想象,糅成一体,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故事、环境作骨干,吸收同类型事物的有关特点,“集众美于一身”(或“集众丑于一身”),塑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想象·虚构(第2 课时)【教学建议】1. 学会虚构——体验移植,写一篇想象作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已有的人生经验中找出那与在特定情境中可能产生的感受相仿的体验,并把它应用到该情境中去,进行体验移植。这首先要求学生有对生活的高度敏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了这种敏感,他就不仅能感受一切,而且也显露出能看出特殊的、有特点的、符合美学趣味的事物的能力,并能在那些平凡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物上发现出人所未能发现的不同一般的东西来。随着这种敏感的发展由量到质的变化,生活体验同时就丰富了。其次是训练学生要有想象力。要善于拉关系、找联系,即找到移植的对象。这种感受可以移植到哪种情况?倒过来,哪种情况和哪种体验相接近?找联系是需要经常不断地练习的。在生活中留心注意、分析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体验,然后设想出能移植这感受的二三种情况,形成习惯了,写作的时候就可能做到得心应手。再次,就是要求学生把各种感受扩大、加工的能力。打蚊子的体验和杀人的感受毕竟情境有别,不能全盘照搬,必须将它扩大、加工、转换、生成,使之与杀人的情境更融洽。所以,那个导演说,优秀的敏感的艺术家演出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的最后一场戏只须凭“这一点点触动”,而不是仅凭“这一点点”感受的本钱。可以说:在这扩大、加工的过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种立场、角度上,才能完成这个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2. 借助故事讲道理,举办讲故事、说道理演讲会。通过讲故事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我们的老祖宗常做的事情。比如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都是很会讲故事说理的。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寓言和故事,来说明今天的某种道理。举行一次演讲会进行交流,这也为议论文体写作的“说理”打下基础。(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播放有关的音频、视频。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进入想象的天地。2.展示本节课应完成的探究及训练任务。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明确训练想象和虚构的任务。(三)教学资料要求1.文章、音频、视频片段等。2.相关资料演讲例文:郢书燕说有位住在楚国郢都的人,写信给他在燕国做宰相的朋友。夜里写,烛放得低,光线不够亮,他吩咐仆人:“举烛!”嘴里这么说着,无意中在信中也写上了“举烛”二字。这两个字并不是信中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宰相朋友读信后十分高兴地说:举烛就是要崇尚光明,要光明就要举荐任用贤明的人才。他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国王,国王听说了也很高兴,接纳了这个意见,国家因此治理得很好。国家虽然大治了,却不是这封信的本来的意思。今天的学者治学,就和“郢书燕说”一样,往往是牵强附会。(译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简评]这个故事本来是用以说明学者做学问的牵强附会。当然,这个故事也可以用来说正面的道理,做事情往往会出其不意、“歪打正着”,或者,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于本意的理解、解读,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