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必修2 / 第三单元 / 10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 2022-03-02
  • 10页
  • 64.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导学案《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使用日期2012年12月10日主备人:季秀琴校对人:牟叆娜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等文言现象。2通读课文,把握课文思路。重难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相关资料1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不多但风格高峻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2写作背景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3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预习过关1读准字音。有穴窈然()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褒之庐冢(  )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2读准节奏和感情。10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3划分课文层次,归纳大意。课堂展示一、学习第一、二段.(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展示)1解释加点词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独之也。独其为文犹可识。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不出,火且尽。2活用词3古今异义词4特殊句式课堂探究:1第一段为什么提及仆碑上的文字?2第二段写游洞经过时,用了哪些对比?作用是什么?作业:翻译一二段,归纳“其”字、“以”字意义及用法。10 导学案《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使用日期2012年12月11日主备人:季秀琴校对人:牟叆娜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重难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检测梳理文言虚词其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有碑仆道,其文漫灭。5其下平旷。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7然视其左右。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之者。12择其一二扣之。13其孰能讥之乎。14吾其还也。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6路漫漫其修远兮。以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5火尚足以明也。课堂展示研读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10 1重点词语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2古今异义词3词类活用4特殊句式课堂探究:1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2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3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得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拓展: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你认为对于成功哪个条件更重要呢?10 导学案《游褒禅山记》第三课时使用日期2012年12月12日主备人:季秀琴校对人:牟叆娜学习目标1梳理本课文言知识。2掌握本课写作特点。重难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展示(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 ___________________3.有泉侧出。  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___   6.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__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 8.火尚足以明也。 _______________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0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五)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2归纳本文写作特点。课后反思通过本文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吧!10 《游褒禅山记》课后作业一基础知识检测1.选出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一项(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2.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是(  )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谬论,谬误)4.文中所言“至”的条件有若干,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 A.要有志,不随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随以怠 C.至于幽暗昏惑,需要足以明之火    D.要有相之之物5.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现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处地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D.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6.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探究问题)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7.与“莫名其妙”中“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0   C.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语言运用请根据句意补充完整。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朝廷之上常常坚持各自的政见,激烈争吵,但两人都是北宋大文学家,在内心深处都相互敬重各自的人品和文采。他们之间也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如两人经常作诗调侃对方。一次,两人来到一片碑林,发现一处石碑有点倾斜,王安石便说:“此碑东坡想歪!”苏东坡对王安石的讥讽一点也不含糊,当即反唇相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4题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迁长安令。麟德二年,擢累安西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召为司文少卿。上元三年,吐蕃叛,出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仪凤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落以动安西,与吐蕃连和,朝廷欲讨之。行俭议曰:“吐蕃叛皛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涅师质京师,有如遣使立之,即路出二蕃,若权以制事,可不劳而功也。”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且为安抚大食使。至西州,诸蕃郊迎,行俭召豪杰千余人自随。扬言“大热,未可以进,宜驻军须秋”。都支觇知之,不设备。行俭徐召四镇酋长,伪约畋,于是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勒部伍。数日,倍道而进,去都支帐十余里,先遣其所亲问安否,外若闲暇,非讨袭者。又使入趣召都支。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并执送碎叶城。简精骑,袭遮匐。道获遮匐使者,释之,俾前往谕其主,并言都支已擒状,遮匐乃降,悉俘至京师。帝亲劳宴,曰:“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即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10   诏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业讨贼不克。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部兵十八万,合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总三十余万,行俭咸节制之。先是,嗣业馈粮,数为虏钞。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余党走狼山。行俭既还,阿史那伏念伪称可汗,复与温傅合。明年,行俭还总诸军,屯代州之陉口,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伏念惧,密送款,且请缚傅自效。行俭秘不布,密以闻。后数日,烟尘涨天而南,斥候惶骇,行俭曰:“此伏念执温傅来降,非他也。且受降如受敌。”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既而果然。于是,突厥余党悉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子泥涅师质京师        质:做人质B.倍道而进                倍:加倍C.简精骑,约赍            简:选择D.伏念俱,密送款          款:钱财2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裴行俭善用智谋的一组是()①乃尽畀以术。②外若闲暇,非讨袭者。③召诸部奠长悉来请命,并执送碎叶城。④诈为粮车三百乘。⑤前后杀虏不胜计。⑥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裴行俭因德才兼备在年轻时得到大将军苏定方的赏识,苏定方将用兵之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这为他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B.裴行俭精于谋略,吐蕃叛乱时,他以册封护送波斯王为掩护,用奇谋一举擒获了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并将他们全都押送到碎叶城。C.裴行俭奉诏征讨突厥时,得知都护萧嗣业先前运粮时,多次被敌人劫夺,于是他采用粮车伏兵的计谋,给劫粮的贼兵以沉重打击。D.裴行俭使用反间计使伪可汗阿史那伏念暗中归附,并且伏念又囚系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至此突厥余党全部被平定。4翻译下面句子⑴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禽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5分)                                                                  。⑵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5分)1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