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短歌行》第一课时〔课前I:先学案!【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情感脉络。2.体会本诗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学会鉴赏诗歌。3.理解“忧”的内涵,体会曹操积极进取的精神。【学法指导】1.吟咏诵读2.品味鉴赏3.合作探究【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吕(今河南许吕),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而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一统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击破“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他酒宴文武大臣,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于此景横槊作此《短歌行》。3.题解“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來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长歌是热烈奔放的,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微吟低回,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4.知识补充诗眼:一般是一首诗屮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诗眼在全诗中起着统摄全篇、营造意境、表现作者感情等作用。用典:指在文章、诗歌中直接或间接的采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预习白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譬如()子衿()••呦呦()契阔()■掇()阡()匝()哺()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当:去:杜康:悠悠:掇:陌:阡:南:契阔:三匝:3.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第一层:(—句)第二层:(—句)第三层:(—句)第四层:(—句)4.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屮遇到的问题。]课堂I!检测案!I第17课《短歌行》第一课时•【课堂检测】(一)把握诗句,体会情感。1.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白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1.“忧”字是本诗诗眼。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诗人“忧”的是什么。
1.“诗言志,歌咏怀”。试结合诗人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5课堂!训练案I[第17课《短歌行》第一课时I【当堂训练】1(一)鉴赏诗歌语言特色,学习相关艺术手法。1.诗中出现哪些典故,请找出并分析用典的作用。2•除了用典,诗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手法+诗句+作用)。第17课《短歌行》第一课时qI>【课后拓展】〔1•阅读曹操的《蒿里行》,完成下面题li。关东有义士,初期会盟津,军合力不齐,势利使人争,淮南弟称号,铠甲生飢虱,白骨露于野,兴兵讨群凶乃心在成阳踌躇而雁行嗣还口相戕刻玺于北方万姓以死亡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1)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首领,“群凶”指董卓等。B.“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像武王伐纣、刘项灭秦一样灭掉董卓。C.“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是说诸军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D.“淮南”句指淮南袁绍扯旗称帝,而北方的袁术也刻玺,欲行废帝白立之事。(2)下面是対这首诗思想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象,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夺取汉朝政权的野心。C.《蒿里行》是乐府旧题,作者依旧辞写新辞,语言朴实,是一种写实风格。D.从结构上看,本诗可以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写原因,下节写结果;上节写“势”多为叙述,下节写“实”多为描述。《短歌行》第一课时预习自测答案1.pijinyouqichubqianzabu2.当:应当杜康:这里用作酒的代称掇:通“辍”,停止阡:南北方向的小道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去:逝去的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情思连绵不断陌:东西方向的小道南:向南三匝:好儿圈3.第一层:(1—8句)第二层:(9—16句)第三层:(17—25句)第四层:(26—32句)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牛短暂。抒发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继续写对贤才的渴望,点出忧思的原因。虚心纳I:,竭尽诚心,不遗余力,共图大业。4.略《短歌行》第一课时课堂检测答案1.A2.“对酒当歌…唯有杜康”。人生短暂、功业未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贤才难得;3.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短歌行》第一课吋当堂训练答案1•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典故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用女子对情人的绵长思念,
表达对贤士的思念与倾慕,笔法婉转,深刻感人。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请宾客的诗句,这里用来表示对贤才的礼遇,表达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③“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作者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暗喻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地容纳土壤,以成就其高大;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以成就其深,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最后两句,作者自比周公,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2.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譬如朝露”一句抓住了韶华易逝与朝露易去的相似点构成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慨;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④比兴。“明明如月,何吋可掇”,把人才比喻成明月,由月亮的不停运转联想到人才的流动,从广阔的背景上寄托了求贤之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将人才比喻成乌鹊,由乌鹊南飞彷徨不定的状态联想到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人才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状况。《短歌行》第一课吋课后拓展答案【译文】关东的英雄个个雄强,皇。谁知道大家貌合神离,光。袁绍之弟淮南曾立国,1.D2.B立誓除董卓保卫汉义军内部腾起了血百姓惨死者不计其想起來这些痛断肝纷纷举起讨贼的刀枪。开始想学周武孟津会,你不争先我也只观望。最后发展到争权夺势,袁绍也玩过刻玺伎俩。混战中士卒铠甲牛虱,详。旷野里只见累累白骨,千里内没有雄鸡啼唱。活着的仅剩百分之一,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