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涉江采芙蓉主讲人:高一语文组
预习检测: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是我国,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涉:遗:还:shèhuánwèi萧统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文选》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古代汉族诗集,属于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文学常识刘勰“五言之冠冕”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写作背景
熟读课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新授内容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词意义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踏,趟;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芙蓉:荷花遗:wèi,赠送;所思:思念的人顾:回头看;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同心:指感情深厚。而:连词,表转折,却;以:连词,而,表修饰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1、整体把握全诗,结合注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文意。新授内容渡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中长满了香草。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自己所思念的人正远在天涯。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2、本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诗人借助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高洁、清幽(特点)的画面。(2)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情感)
意象和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①描绘图景画面②概括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情感诗歌画面赏析题: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⑴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⑵主人公和众人一起采摘着莲花,这是一幅美好、欢乐的采莲画面。主人公却不知道将莲花怎样送给远方的游子。⑶在欢乐的背景中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写出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训练检测(一)知识点检测本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诗人借助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高洁、清幽(特点)的画面。(2)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情感)
训练检测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关键点提示】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白苎新袍入嫩凉”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虚实相生。
反思归纳意象和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