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短歌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基本特征是意象明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课程标准里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了解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短歌行》是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汉魏诗歌的杰出代表。这是一首曹乐府诗歌,全诗运用比兴、典故等艺术手法,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表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2.说学生情况
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学到初中都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许多著名作品学生都能吟诵,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学习基础。但是,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读、背诵,还要了解诗歌特点,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新课标就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力求学生明白,虽然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英雄作古,仍有英雄。二、说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2.反复诵读,品析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比兴及用典这两种鉴赏诗歌的方法。3.感受古今英雄人物的慷慨情怀。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为了抒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依据]:新课标“诗歌教学应注重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语言美。”(只有加深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才能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情感,只有加强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语言美。)四、说教学模式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策略: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完成学习任务。古代诗歌教学模式:了解背景及作者整体感知,疏通大意品读揣摩,感受情感背诵名篇,学会运用手法鉴赏,拓展延伸五、说教学过程1.教学思路:(1)主题导入,激发兴趣。(2)整体感知,初步理解;(3)品读诗歌,领会感情;(4)品析诗句,赏析手法。(5)拓展延伸,简短练笔。2.导入:话题讨论——对于英雄人物的个人见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与学习目标及课后拓展的小练笔形成一脉相承的一条明线。
[依据]《新课标》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3.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视频 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朗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全诗的感情基调——“忧”。(2)在初步感知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带着“忧”的情感再齐读课文。4.课文赏析(1)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诗歌大意。(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在忧什么?)以“忧”为线索,理清诗歌大意。作者通过对“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就”三种忧愁的抒发,表达了渴望人才,一统天下的愿望。(2)解读诗歌意象。
(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以诗歌中的重点意象:酒、朝露、鹿、明月、乌鹊等进行解读,领会其营造的诗歌意境:为人才,为天下的大一统而忧愁幽思。(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概括分析诗歌艺术手法。(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对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概括总结:比兴、典故、抒情与言志结合。[说明]:通过主导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依据]新课标“鉴赏古典诗歌,要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汉魏诗歌,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赏析诗歌之前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感情脉络理清诗歌大意。而意象的解读和诗歌艺术手法的探讨是学习这首诗歌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应分别予以讲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4)拓展训练[依据]: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将英雄人物的不同定义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发散性思维的启发,知晓英雄这一概念在古今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所以教师给出示例,让学生去仿写,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之中明确英雄这一词语的广泛内涵。虽然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英雄作古仍有英雄。(5)说课后作业背诵诗歌。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七、说板书设计以作者的情感“忧”为线索概括出“忧”的内容,最后总结出诗人的抒情言志目的:渴望人才,一统天下。[依据]:新课标“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洁、醒目的板书、图标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张钰
2016年11月30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