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说课人:於荆松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作为我校的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是很好,但是同学们对于散文的学习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们曾经在高一学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囚绿记》等课文,同学们对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都还记忆犹新,但是对散文的鉴赏评价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训练语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我国现当代、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说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以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重要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方面:⑴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故都的秋景,领悟作者的感情。⑵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⑶品位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目标方面:培养学生以诵读为基础,感悟散文的优美语言。3、感情价值观目标方面: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赞美秋时的“清、静、悲凉”的色彩,体味作者“思想苦闷,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以及渗透出的悲凉情感。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味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走近秋天
●导入古往今来,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关于“秋”这个主题的作品,或赞扬或贬斥,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有哪些诗词是关于“秋”这个主题的呢?那些作者关于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诗人笔下的秋: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品读课文,走近郁达夫……AutumninPeiping
速读课文,找寻关键字眼●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什么作者不写家乡的秋,偏偏选择北国的秋呢?●找出文中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特点的语句。
分析正文●小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闲话●秋果奇景
秋雨闲话●作者到了北平他不写北平的达官贵人,也不写皇亲国戚,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呢?●分析辛弃疾《丑奴儿》“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结全文,举一反三●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和“故都之秋”这两个词中的“北国”和“故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作者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来作为文章的标题,而不用“北国的秋”?
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小院晨景“清”——清闲恬静安谧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秋蝉残鸣秋雨闲话“悲凉”——沉静寡淡秋果奇景
如有不足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