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深邃浩瀚的宇宙引发了人类不断的探索,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引发了国人对飞向太空航程的关注。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将从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下面我说,你听。一、教材分析我们首先要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从这篇课文我们能学到什么。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应当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新闻。新闻属于应用文体。新课程改革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站在语文来说,学习阅读新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我们不仅要明白语文为什么要学新闻,还要明白学新闻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人教版必修一“阅读与鉴赏”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属于学生自读课文。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对新闻的文体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了新闻之后是否自己会读新闻,这还需要检验。自读是对精读所学知识的运用,它能反馈学生是否掌握了前面所学知识,是否内化为了能力。从内容上说,《飞向太空的航程》反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也能让学生从中学习航天人的精神。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从高一学生的一般特点来说,他们的关注视野逐渐转向社会和现实,让高一学生进一步学习新闻阅读,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现实的关注能力。从教学对象的思维能力上说,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初步形成,他们基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学习基础上说,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新闻两则》--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已初步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再加上前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自读这篇课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针对学生对航天新闻事件普遍缺乏了解的情况,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收集以“神舟号”为关键词的相关报道;后面所附“资料链接”均来自于学生收集整理。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对象。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的文体知识。2.提高阅读新闻的基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发现新闻阅读存在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三)情感与态度1、学习科学家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2、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四)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学习目的来确定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阅读新闻的基本能力。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准确把握新闻的信息。四、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攻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据此原则,选择教学方法。本课的基本教法是情景教学法、讨论归纳法;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本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具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新课导入我用“美貌与智慧”兼备的“飞控女神”——申聪聪的照片来导入,她是天宫二号设计师。之所以用“飞控女神”的照片来导入,教学本课时正好神十一成功发射,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一情境和导语可以让学生快速投入到对新闻的关注中。这一导入激趣,又与所学内容相关。第二步整体把握我将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完成:(一)浏览课文理清结构(二)分析导语切入标题(三)分析标题切入主体(一)浏览课文理清结构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找出本篇新闻的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分析发现本文结构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此环节充分践行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理念。(二)分析导语切入标题学生迅速浏览导语,在文中勾画出新闻的五要素;并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之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拟写新闻标题是新闻类压缩题常见考查类型之一;同时也为引入下一教学环节做准备。(三)分析标题切入主体学生拟出标题后,我们对比“神五”“神六”“神七”“神八”至“神十一”的新闻标题,发现标题中都有“成功发射”或“发射成功”;而本文标题却是《飞向太空的航程》。分析课文发现:新闻主体部分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第三步合作探究群文对比阅读:阅读神州系列飞船(“神五”至“神十一”)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只有本文将报道的角度确定在了航空发展的艰辛历程,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思维灵活,已能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所以学生可能得出:因为神五是第一次载人发射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会点拨,新闻的价值决定新闻报道的角度。神五是我国第一次载人发射,它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成功发射固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为什么会成功、怎样成功的,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一历程值得铭记,值得思索。接着学生分析新闻信息,课堂讨论探究:“神五”发射成功有哪些因素?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探究活动,是因为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学进行到这里就实现对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请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本课及本单元的收获。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课堂小结1、新闻报道角度与新闻价值的关系:新闻价值决定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报道的重点体现新闻价值。2、新闻阅读步骤。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第二步“抓记叙要素”第三步“理行文线索”第四步“辨叙述方式”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第六步“析表现手法”第五步课后作业1、再读从“神六”到“神十一”的相关报道,分析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角度的关系。2、为进一步激发兴趣,我会播放一段“神十一”升空的视频。(因为说课时间关系播放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会说板书设计。第六步说板书课堂板书见ppt我的板书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文章的结构,二是对两个问题探究的结果,黑板板书再次强化学习了的重难点。六、教学评价成功之处:注重了学科素养的培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足之处:因课时限制,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还不够。
课外资料链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李克强刘云山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习近平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火箭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监视各项数据,不时发出一道道指令。扬声器里不断报告火箭和飞船的运行状态: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帆板展开,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0月18日01版)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央视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微博)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行轨道。目前,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等走到指挥大厅工作人员中间,同大家一一握手,对飞船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神舟十号计划在太空飞行15天,将视情况开展飞船绕飞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来源:中新网2013-06-11快讯:神舟九号发射成功2012年06月16日1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6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当日傍晚18时37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 长征二号
F遥九运载火箭于18时37分21秒点火,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在抛掉逃逸塔、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等一系关键动作后,神舟九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九号发射升空后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实施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既是中国载人航天第1次在夏季窗口发射,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载人飞行;既是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0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5次航天飞行。(完)神舟八号成功发射2011-11-0106:46:15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1日凌晨5时58分07秒点火,5时58分10秒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此前已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新华网甘肃酒泉11月1日电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1日5时58分07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追逐天宫一号的漫漫行程。为神八送行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喷出礼花般的绚丽尾焰,绽放在秋日黎明的戈壁滩上空。6时07分53秒,船箭分离,神舟八号进入预定轨道。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此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相距近10000公里。未来两天内,神舟八号将沿着陆、海、天基“三位一体”测控网铺就的赴约之路,在中国上空完成交会对接,结成相依相拥的“太空舞伴”。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32天又8个小时前,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从同一发射塔架升空。绕地球飞行485圈之后,这枚中国目前体积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已降轨进入距地面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前来相会。相约太空人们赋予浪漫想像的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看来绝非坦途。神八飞船要通过5次变轨、4次“刹车”,经过将近130万公里的远行,才能一步步“逼近”天宫。“两个以7800米/秒速度飞行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准确会合,精度要控制在十几厘米之内,这就如同太空万里穿针,比我们常说的百步穿杨难多了。”周建平解释。“确保精度的第一关就是发射。”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说,神八发射实现了“零窗口”,也就是在正负误差不能超过1秒的情况下准时发射,确保了飞船精准入轨。而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传感器,将确保两者的“相拥”无缝对接。根据工程规划,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进行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这意味着,在与神舟八号先后对接两次后,天宫一号将继续为期两年的在轨运行。据介绍,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初步选拔,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乘组正在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训练。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索的最佳平台,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高目标,而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神舟八号搭载了中德两国合作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周建平说:“未来中国的空间站也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贾永白瑞雪、李宣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09月25日21:37中国新闻网中新网9月25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点火第12秒时,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实施程序拐弯。此时,火箭距地面高度为211米。点火第120秒时,火箭抛掉逃逸塔,这是火箭第一个分离动作。 点火第159秒时,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此时,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正在接近大气层边缘。点火第200秒时,整流罩分离。 神舟七号飞船上升运行260秒后,位于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承担的飞船上升段应急返回搜救任务解除。飞船正常上升运行370秒后,着陆场系统银川搜救责任区任务解除。 第500秒时,二级火箭关机,船箭组合体继续向前滑行。点火583秒时,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航天员向地面报告“船箭分离”的声音。船箭分离。神舟六号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3日05:29人民网-国际金融报10月12日,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47公里的椭圆轨道环地球飞行。6个半小时后,飞船飞行到第5圈,北京飞控中心向航天员了解了飞船工况和身体状况。地面控制人员与航天员进行通话:“神舟六号,请按照手册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每一步操作到位;注意,航天服气密性检查前一定要系好座椅束缚带,带好手套,关闭面窗。完毕。”“神舟六号明白。”两名航天员关闭了头盔面窗,费俊龙报告:“飞船工作正常,已做好变轨准备。” 10月12日15时54分,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变轨开始!”的指令传到神舟六号,飞船轨道控制发动机立即启动。几分钟后,航天员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飞船按预定计划成功由椭圆轨道变轨为圆形轨道。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国际金融报》(2005年10月13日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郭觐 综合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