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三单元 / 12 *石钟山记/苏轼 /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 2022-02-25
  • 6页
  • 126.21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案课次内容名称教材对应范围授课时间第7、8周1《石钟山记》章节页次授课方法讲授340—43授课时数4教具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的1.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2.学习并掌握本文涉及到的文言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难点处理方法朗读、分析、讨论复习提问课外作业题号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豪放天成,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附记6 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三、写作背景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四、石钟山简介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在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五、疏通词句1.字词正音: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2.通假字: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通叩,敲击⑶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⑷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3.词类活用:(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用作状语,乘船)(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词用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3)微风鼓浪(鼓:名词用作动词,振动,吹动)(4)而此独以钟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4.特殊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古汉语宾语前置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上例。第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6 微斯人,吾谁与归”。第三,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如“唯利是图”。(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加点部分为定语后置的形式。再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六、课文分析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简单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原因,再详写探求石钟山命名奥秘的经过。探秘经过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着力描写石钟山月夜景致。“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之状貌,已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又加上栖鹘惊起,鹳鹤咳笑更是幽深怪异,寒气袭人,一般人怎敢月夜独往?这也可以看成数百年来,石钟山命名缘由无人真正知晓的原因之一吧。这段描写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照应。后一个层次重在描写水石相激的现象,并且写自己亲见其景,亲闻其声,徐而察之,终得其实,以实地考察的见闻去揭千古之谜,以得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第二,“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3.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三段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第一层,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明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这一层又紧扣上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因而“人常疑之”;二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四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一句话,错误说法形成和流传的原因,关键就在主观臆断。第三层点明写作目的。一“叹”“郦元之简”,含惋惜之情,一“笑”“李渤之陋”,明否定之意,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为了传播正确的观点。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莫夜”“乘小舟”6 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6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附记附: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座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缘故呢?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被称为“石钟”的山。寺院的和尚让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它们发出了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儿乘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击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磔磔地叫着飞上云霄。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响声,噌吰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十分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时,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石上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很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着,如同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并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船夫,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表述。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啊。但是见识浅陋的人却用斧头之类敲击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既叹惜郦道元的记载过于简略,又讥笑李渤见识的浅陋。板书:《石钟山记》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余尤疑之6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教学后记及反思在教学设计中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可以追求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的,有的时候将文章本来的思路打乱,有利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可以如此,对于《石钟山记》来讲,维持它原来的行文线索就更有利于对于文章的把握。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