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三单元 / *项脊轩志/归有光 / 12项脊轩志

12项脊轩志

  • 2022-02-25
  • 32页
  • 568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六十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归有光博览群书,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善于通过一些琐事,来表现自己的深情。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曾有评价:“隆庆以后,天下文章萃于嘉定,得有光之真传也。”对于整治吴淞江,归有光也提出具体设想,一为“大开松江,复禹之迹”,尚财力不及,则以开排两岸芦滩,退还围田,救荒赈贫为要。他的真知灼见,后来为海瑞、林则徐治水时所采纳。儒术岂空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虽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但以安亭人自居,称自己“家在安亭”。他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一个日趋衰败的大家族中。自幼丧母,父亲是个贫穷的县学生。困苦的家境,衰败的家族,迫使年幼的归有光发奋苦读,“九岁能成文章……,弱冠尽通六经、三史、七大家之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中秀才名列第一,35岁中举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归有光30岁时,结发妻子魏氏去世,续娶安亭望族之女王氏,并于“嘉靖二十年小居安亭”,从此在安亭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读书论道、聚徒讲学的生涯。明初,嘉定属偏僻海滨,文气不盛,自归有光讲学安亭后,嘉定大批士子慕名而往,师从归有光,学生常达数十百人,文风盛极一时。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解释题目“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 轩漉葺垣迨爨妪妣闺扉呱阖笏扃牖xuānlùqìyuándàicuànyùbĭguīfēigūhéhùjiōngyŏu朗读课文,正音。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一丈见方名作状,向下环视朝着名作状,从上面名作动,砌上垣墙才明亮的样子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房屋仅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头上的)泥土从小孔慢慢漏下,雨水向下流淌;我每次移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放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白天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做了修补,使泥土雨水不从上面漏下来。又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遮挡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狭小、破旧、阴暗明亮、幽雅、安静喜美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兀:笔挺的;端坐离去美好的样子 我在庭院里错杂着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时常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从前伯父、叔父的统称分灶做饭到处越过吃饭总共两次 然而我在这里居住,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令人悲伤的事。在这之前,庭院贯通南北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隔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别家的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名作动,用乳汁喂养这个地方经常表修饰偏指一方,她介词,对,向去世的母亲;先考,去世的父亲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死去的母亲(生前)对待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在这儿站过。”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从门板外对着她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哭了。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到你整及,等到名作动,得到成效名作动,上朝应当瞻仰,回忆禁受,受得住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人读书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功,就可以期待了啊!”不一会,她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以后你应当会用到它啊!”回忆旧日事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与祖母的往事。原先关上窗户大概依据嫁到我家来时常写字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我已经写了这篇文章,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旧时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补叙部分——睹树伤怀,借庭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表达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形式,规制亲手 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修整。这以后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它的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自那以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地直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修葺前:又小又漏又暗修葺后: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启下)1、家庭分崩离析2、悼念亡母3、怀念祖母补1、回忆亡妻2、借树忆妻结构内容4、补轩中读书及遭火灾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文眼——本文文眼——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写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概括文章主旨 △古人以兰桂喻美德,以竹喻志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万籁有声”乃是以声衬静笔法,因各种声音都能充盈于耳,反倒显得周围之寂静。◇“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万籁有声”两句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全文不是一气写成,是分两次完成的,你能找到两者的分界吗?补记接上去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认识。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补记部分是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伤,仍是紧扣了文眼。 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写作特色4、感情抒发富有层次。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慈爱祖母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亡妻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期望恩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人物殷切期望环境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幽静祖母细节描写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委婉含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令人长号不自禁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情感表达极有层次由内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悲 ◇叠词常用来摹声、绘景、状物、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叠词的运用,描写出鲜明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同时,平平仄仄的音调,还带给人一种音韵美丽!试说明本文中叠词的作用△寂寂——△往往——△呱呱——△默默——△珊珊——△亭亭——烘托环境的清静。渲染门墙的凌乱(厌恶、不满)。描摹小儿的哭声。状写作者学习的刻苦。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轻盈舒缓的样。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的样子。(感慨、惆怅) 小结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清·梅曾亮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明·王锡爵 翻译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在屋子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遮挡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别家的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我们家读书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功,就可以期待了啊!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