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四单元 /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 2022-02-25
  • 7页
  • 46.5 KB
还剩 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宇宙的边疆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2、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二、能力目标把握文章的解说顺序,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了解神秘的自然和宇宙。【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艺术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介绍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创作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悬崖( )眩晕( )战栗( )崭新( ) 踝节( )夙望( )广袤( )搁置( )旋涡( )椭圆( ) 磅礴( ) 璀璨( )( ) 彗核( )  俘获( ) 2.下列词语中点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晕眩(yūn) 颤栗(zhàn) 戎装(róng) 徘徊不前(huí)B、踝节(huái) 璀璨(càn) 束缚(fù) 人才济济(jì)C、广袤(mào) 磅礴(bó) 椭圆(tuǒ) 区区可数(shù)D、纤细(xiān) 旋涡(wō) 俘获(fú) 好大喜功(hào)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覆盖神密奄奄一息与世隔绝B、附着荒芜辽阔无垠尘埃落定C、边缘篷勃穿流不息作伴相随D、闪铄想像茫无际崖面目全非【整体感知】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析课文结构: 课中探究案【问题探究】一、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二、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三、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四、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何在? 【拓展延伸】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课后巩固案【基础训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己,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一光年。C、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D、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类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8题:  彗星主要是由冰构成的── 水(H2O)冰,还有少量的甲烷(CH4)冰和一些氨(NH3)冰。在撞击地球的大气层时,一个中等大小的彗星碎片会产生一个白炽的火球和一种巨大的冲击波。火球会烧毁树木,冲击波会扫平森林,它的声音还会波及全球。但是这样的彗星不太可能在地上撞出一个环形山。彗星上的冰块在进人大气层的时候全部融化了,因此不会幽灵般地出现,这种现象令人不安地向人们关于宇宙是万古不变、井然有序这一观念进行挑战。如果那条天天随着星星起落的壮丽的乳白色光带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那里,与人间世事毫无关系,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彗星是灾难的预兆,是神谴的预兆──它们预示了帝王的终日,王国的崩溃。对于彗星,巴比伦人认为是天髯,希腊人认为是垂发,阿拉伯人认为是燃烧的剑。在托勒密时代,人们根据彗星的形状把它们分类为“梁”、“喇叭”、“坛子”等。托勒密认为彗星给人类带来战争、炎热的气候和“动乱”。中世纪的一些彗星图看上去像未探明的飞行的十字架。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西利奇厄斯的马格迪堡路德教主管人(即主教),在15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彗星的科学启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说彗星是“人类罪恶的浓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升腾,它在上帝面前丑态百出、胆战心惊,逐渐地由浓烟形成长着卷发梳着辫子的彗星,最后被天国最高法官的怒火烧着了”。但是另一些人反驳说,如果彗星是罪恶的浓烟的话,天空势必乌烟滚滚。                   ──选自《宇宙的边疆》(第四章)思考:这段解说词主要解说了什么?文中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兆的说法,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1悬yá(崖) 眩(xuàn)晕战lì(栗) 崭新(zhǎn) 踝(huái)节  夙(sù)望广mào(袤) 搁置(gē)旋(xuán)涡  tuǒ(椭)圆  磅bó(礴) cuǐcàn(璀璨)  huì(彗)核  俘(fú)获 2解析:选D(A、徊(huái)B、济(jĭ)C、数(shǔ))3解析:B(A、密—秘C、篷—蓬穿—川作—做D、铄—烁崖—涯)【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7段),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标志性的语言——“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第二部分(第8~10段),介绍星系(星系群、子星系、银河系)。标志性的语言——“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第三部分(第11~14段),介绍恒星。标志性的语言——“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第四部分(第15~16段),介绍太阳系和行星。标志性的语言——“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第五部分(第17~18段),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标志性的语言——“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课中探究案:【问题探究】1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2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3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 ;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4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拓展延伸】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具有一种精神,一种科学的精神。课后巩固案:【基础训练】1解析:A(B、括号内的句号应删去;C、“行星系”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D、“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主要解说了彗星的构成成分及其彗星撞击大气层所产生的火球与冲击波。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兆的说法,作用是增强解说词的趣味性。同时也表明人们对彗星的成因、特点的认识有一个由愚昧到科学的认识过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