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三单元 / 12 *石钟山记/苏轼 / 《石钟山记》PPT课件

《石钟山记》PPT课件

  • 2022-02-25
  • 58页
  • 2.39 M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课前预习4、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苏轼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 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齐名称“苏辛”,开创豪放派词风;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苏东坡全集》。 壁下泛舟 彭蠡()郦()桴()止响腾铿()莫()栖鹘()磔磔()噌吰()罅()识()无射()窾坎()镗鞳()穴()罅()栖()鹘如乐()作焉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lǐlìfúkēnɡmùqīhúzhézhéchēnɡhónɡxiàkuǎnkǎntānɡtàzhìwúyìxuéxiàqīyuè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莫(mù)夜函胡(hánhu)汝识(zhì)之乎“莫”通“暮”。晚上。“函胡”通“含糊”“识”通“志”。知道。 石钟山记苏轼 自读、研讨朗读第一段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研习、思考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水经》上记载:“鄱pó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在哪里。”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风振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焉:兼词,于此临:靠近。鼓:振动洪:大搏:撞击 “焉”的意义和用法:一、代词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代词,相当于“之”。例句: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例句: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例句: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像你这样不走时运的人,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 “焉”的意义和用法:二、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是”“从这里”“在那里”。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例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例句: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例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句中语气词,相当于“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例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三、语气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是:这以:把置:放鸣:使……发出声音虽:即使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始:才访:寻访得:找到扣:敲打而:连词表承接聆:仔细听函胡:通“含糊”徐:慢得…潭上:状语后置 译文: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然:但是是:这独:惟独以:用名:命名石…有声者: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中心语+定语+者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 中心语+之+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1.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一核舟)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白璧一双玉斗)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自读、研讨朗读第一段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研习、思考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苏轼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自:从舟:乘船。名为状适:到……去因:因而,于是。得:能够 纪年法王公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岁星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东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使:派其:其中的焉:形容词尾,同“然”固:仍旧,还是而:连词表修饰莫:通“暮”,晚上独:单独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qī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侧:名词作状语且:一边……一边……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译文: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方:正要心动:心惊绝:停止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因而产生这种声音。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人:船夫大恐:十分惊恐徐:慢察:细看之:代发声之处则:同”乃”,原来是罅:裂缝焉:兼词”于此”.在这里为:形成 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两山:上钟山和下钟山港口:支流入口处当:处在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作:起,翻译为演奏向之所欣,以为成迹tānɡtà 译文: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chēnɡhónɡ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kuǎnkǎn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因:于是识:通”志”,记住,知道之:代下文典故者:表语气停顿 译文: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目,耳: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殆:大概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译文:(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士大夫:有官职的人终:终究泊:停船莫:没有谁 译文:(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译文: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乃,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料不到的 记叙核心议论声源议论重考察反臆断描写潭上夜景引入生发辅助 解释下列横线的词——注意啦! 游因——质疑郦说——人常疑之李说——余尤疑之游历——解疑夜游见闻大石侧立栖鹘惊飞鹳鹤怪叫水声轰鸣肯定命名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感想 石钟山记一、(议论)质疑二、(记叙)解疑三、(议论)事必耳闻目见,结论不可臆断有无郦:水石相搏声人常疑之李:击石之声余尤疑之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2、访问寺僧3、亲访之见闻4、访之所得 通假字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⑶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⑷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1、微风鼓浪:名词活用作动词,振动鸣,使……发声,动词的使动用法。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2、而独以钟名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2、舟行适临汝3、大石侧立千尺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5、夜泊绝壁之下名词做状语 (2)古今异义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空中而多窍3、自以为得其实古:往,到。今:适合,舒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3)一词多义自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焉崆崆焉微波入焉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始舍于其址是是说也,人常疑之所在皆是也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使人遗赵王书(才。副词)(当初。副词)(这。代词)(这样。代词)(遗留。动词)(送给。动词)……的样子,词尾自己。代词(从。副词)到那里。兼词 搏水石相搏森然欲搏人莫至莫夜月明故莫能知得得双石于潭上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鼓如钟鼓不绝微风鼓浪(击,打。动词)(抓,扑。动词)(通“暮”,日落时。名词)(不。否定性副词)(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助动词)(一种乐器。名词)(拍。名词作动词) (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需要前置。规律总结: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宾语前置(2)余是以记之宾语前置1、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需要前置。规律总结:代词(宾语)+介词+动词语法(句式)整理: 1、石之铿然有声者。(中心词+之+定语)2、定语后置句马之千里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得双石于潭上(动词+于+状语)3、状语后置句 “而”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连词,它可以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因果等多种关系。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怎么翻译。1、扣而聆之2、余固笑而不信也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7、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8、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9、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1、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2.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研习、思考 小组讨论:1.思考下列问题。(1)《石》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请用原文回答。把该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鹤也。写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状形、摹声、绘态。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地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鸛鹤。 比较异同课文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结构记游景物描特点议论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概括叙写,简要明白。记叙描写相结合深入阐释,充分论说不加阐释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理,叙议结合,前后呼应记叙为主运用多种修辞,状形、摹声、绘态,生动形象。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选自曾国藩《石钟山考异》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A、石之铿然有声者B、磔磔云霄间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此世所以不传也E、古之人不余欺也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BAEC、D 再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