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B4横排,可直接打印)
【精品文档】高二语文 YW-13-02-000《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编写人: 审核人: 编写时间: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2、掌握重点文言词句,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3、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学习郭橐驼勤奋豁达的性格态度。【重点难点】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对比衬托的写法。【学法指导】预习自学+课堂讨论【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有《河东先生集》。《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中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学习过程】1、翻译并研读课文:
①阅读1-2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②阅读第3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③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
2、讨论此文的写作特:①文章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答: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②文章都用了那些对比?(答案: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勤勉者之间的对比;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归纳小结】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橐(tuó)驼病偻(lóu)窥(kuī)伺B.寿且孳(zī)勖(mào)缲(qiào)C.实以蕃(fán)饔(yōng)鸡豚(tún)D.硕(shuò)而茂飧(sūn)殆(dài) 2.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1)下面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寿,长寿,活得长 B.实,果实 C.若,如果 D.爱,吝啬(2)下列句式包含倒装的一项是(C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3)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 ) A.驼业种树。“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学习反思】【课后练习】阅读柳宗元的《蝜蝂传》,说说其中的寓意。 蝜蝂(fùbǎ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áng,同“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绊倒)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及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shì,爱好)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地,黜弃之,迁徒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已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参考答案】1.B(勖应为xù)2.(1)D(应为喜爱。) (2)C (3)C(前两句中的“以”字,都是目的连词。“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句是的“以”是修饰连词,“日”是“离”的状语。【精品文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