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三单元 / 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种树郭橐驼传 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 教案

  • 2022-02-25
  • 6页
  • 22.5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重点句子翻译。教学难点:本文寓意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及重点句子翻译。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柳宗元,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一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欢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夭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在不合理的黑暗社会里遭受到怎样残酷的迫害!  三、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词句;2、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并注出意义及用法;四、检查初读掌握情况: 1、请一生朗读课文,师纠正读音及停顿,评价朗读情况2、请一生说明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其意义和用法,教师作出取舍,分类板书,然后完成下列习题。(1)解释加点词语①病偻(脊背弯曲)                     ②名我固当(本来)③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滋长,繁殖)    ④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⑤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  ⑥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⑦移之官理(治,统治)               ⑧ 勖尔植(勉励)⑨字而幼孩(养育)                   ⑩遂而鸡豚(成,养大)⑾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  ⑿故病且怠(穷困)(2)翻译下列句子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②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五、讨论仍不懂的字词句意义,师个别答疑。六、集体诵读全文。七、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思考:本文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具体研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及寓意。一、导入: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一般人物传记,主要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个性,本文写郭橐驼的生平事迹和个性,主要集中在1—3节。二、研读1—3节:1、第一节: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朗读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②“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③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2、第二节: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朗读 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取迎养。为什么“争取迎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原来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3、第三节:驼种树水平为什么那么高?朗读驼谈种树的经验(转入正题)①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②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植时的要求是什么?种后如何管理?③他植者为什么“莫能如”?他植者如何做的?结果如何?④两种种树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不言自明。至此橐驼的“生平事迹”已讲述完毕,写得不是很详细,且下段已不谈种树,可见本文的真正目的并非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三、研读第4、5节:“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1、“驼”是如何描述官吏治民的:“旦暮吏来而呼……击木而召之。”“驼”又是如何评价的:“然吾居乡……卒以祸。”“吾小人……病且怠。” 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驼”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二者有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那么,“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结合中唐时期时代背景理解3、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4、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抨击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与“他植者”勤虑害树遥相呼应,互相映衬,强化了对官吏繁政扰民现象的批判。在对不良现象的反面批判中,与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映衬中,作者的正面观点也就显而易见了:当官治民应“顺民之性以养民”,所以作者最后感叹说“得养人术”。5、文章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四、体裁及文章特点: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名为传,实际上是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这种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讽谏,就决定了文章“委婉含蓄”的特点。五、课堂小结:学生通读全文,从驼的话语中体会“婉约而多讽”的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归纳重点字词,讲解课后练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段段意,并且找到文中对比与类比的具体表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本文出现的一些文言知识。师: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四种文言现象,昨天的家庭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总结归纳这些知识点。下面我请几位总结的较好的同学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古今异义】1.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2.去不复顾去,离开3.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4.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管理;人,百姓5.字而幼孩字,抚育6.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小人,地位低下的人7.故病且怠病,困苦8.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一词多义】1.虽虽窥伺效慕。(即使)虽曰爱之。(虽然)2.故其土欲故。(旧)故不我若也。(所以)3.实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其实害之。(实际)4.若其置也若弃。(像)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5.而鸣鼓而聚之。(表承接。)字而幼孩。(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6.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理,非吾业也。(职业)7.然隆然伏行。(……的样子)既然已。(这样)然吾居乡。(然而)8.病病偻。(患,生……病,名作动)故病且怠。(困苦)9.以以致其性焉尔。(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把)早实以蕃(而)而卒以祸(因,因为)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来)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地)10.且无不活,且硕茂。(而且)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故病且怠。(又,又……又……)11.传种树郭橐驼传(一种文体,传记)事以为官戒(作传)【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名我固当。(称呼)早实以蕃。(结果实)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爪抓,掐。)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而卒以祸。(受到祸害)移之官理可乎?(做官)2.名词活用作状语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3.使动用法以致其性焉尔。(使……达到)非有能硕茂之也。(使……硕大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结果早。使……结果多)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衍生息。安,使……安定。)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以……为职业)【宾语前置】1.不知始何名。(名何——叫什么)2.故不我若也。(若我——如我)3.吾又何能为哉!(能为何——能够做什么)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以何——用什么)师:通过这样的整理之后,我们就能顺利地解决课后练习的第三题。现在我们顺便看一下课后习题的第一题。文章开头写郭橐驼的外貌和他对乡人给自己起外号的态度,这些描写出涉笔成趣、增添文章的可读性之外,与文章的主题有没有关系?说说你得看法。明确:文章开头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作者把这拥有高超种树技艺的主人公设置为以为驼背也就是有点生理缺陷的人呢?因为郭橐驼这样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从而更能表达本文顺应民性以养民的主题。师:第二题文中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以种树比喻治国。与通常的政论文相比,你觉得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寓理于事,更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使读者可以自己回味体会,更增加了道理的深度。六、总结全文: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植后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治民与种树相映衬,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七、布置作业:完成《《系统集成》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