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备课人:高一语文组执笔:宋东芳时间:2010年8月一、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分析结构,把握人物形象。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品味诗歌语言特色,了解叙事抒情诗的特点。二、重点与难点:1.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分析结构,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品味诗歌语言特色,了解叙事抒情诗的特点。三、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狱中一日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艾青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光的赞歌》.《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里。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大叶荷”家里抚养。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享受到乳母超乎生母的爱,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1933年1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3、关于大堰河: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学习过程: 1、朗读诗歌,体会意境(1) 播放录音,注意字音。荆棘() 火钵() 忸怩() 叱()骂团箕()(2)自读诗歌,体会情感。(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第二部分(3─10节)第三部分(11─13节)(第2课时)1、齐读全文(或分部分指名朗读)2、研读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问题探究:1、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重复是为了突出或强调什么)2、这两节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3、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学习第二部分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2、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诗人运用这
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3、第四节中,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4、第六节作者浓墨重彩,用铺陈手法描写地主家富裕豪华的生活有什么作用?5、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6、第八节中,对大堰河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7、第八节中,大堰河的想像活动对突出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8、第九节里,诗人为什么反复的说“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9、第十节里,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4、作业:基础训练(第三课时)1. 齐读11-13节2.研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1、第十一节里,诗人为什么还要写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2、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3、第十二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人用八个“呈给……”的排比句式有什么作用?4、诗的最后一节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这一节在全文有什么作用?5.分析诗歌的主题6.分析大堰河的形象7.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写作运用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300字即可。提示: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母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