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扬州慢》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教学重难点】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3.名句赏析【教学方式】1.“先学后教”方式的实践,需要同学们在预习时能够按导学案的要求先学习,初步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教师课堂检查预习情况2.采取学生个人思考与小组探究讨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课堂点拨并适当解疑,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3.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2.写作背景: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2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3.扬州简介: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4.有关扬州的诗句: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其中《赠别》化用了两次:《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梳理基础知识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淳熙()初霁()荠()麦怆()然自度()其曲黍()离窥()江戍()角豆蔻()2.解释字词夜雪初霁霁:丙申至日至日:荠麦弥望弥望:予怀怆然怆然:因自度其曲因:度:淮左名都淮左:解鞍少驻初程少:自胡马窥江去后去:
杜郎俊赏俊赏:纵豆蔻词工工:算而今重到须惊算:念桥边红药念:渐黄昏渐:3、名句积累①_________,__________,解鞍少驻初程。②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赋深情。④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小序:5.全词翻译二、课外拓展阅读1.课内素材开发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得其赏识,并娶其侄女为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藉此谋取生计。夔为人清高,荦荦不羁。曾与抗金主战的大臣名将张浚之孙张鉴结为至交,并长期得其资助。鉴死后,夔生计日绌,但仍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官禄。当寓居武康时,与白石洞天为邻,有潘转翁者号之曰:“白石道人”。夔答以诗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他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顿生活后,病卒于临安(今杭州)。幸得友人捐助,始获就近安葬。姜白石一生命运多蹇,怀才不遇,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兴趣爱好”“执着”“淡泊名利”“精神与物质”等相关话题。2.杜牧原作欣赏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逝,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取乐。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春风十里”形容扬州的繁华。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译文】: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