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 / 致大海/普希金 / 致大海_教学设计3

致大海_教学设计3

  • 2022-02-24
  • 6页
  • 36.5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3教材概述《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而引起沙皇的恐慌,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1824年,热爱自由、不愿逢迎的诗人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解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之后,幽禁在那里长达两年之久。诗人流放在奥德萨期间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的时候,他来到海边的岩石上,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动笔,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终完成这一诗篇——《致大海》。这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泰戈尔是印度一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他的清新流利的译文,加入英国文学里,也如在万紫千红的园林中突现了一株翠绿的热带的常青树似的,立刻树立了一种特异的新颖的文体。“……他的创造的新声,他的甜蜜的恋歌,一切都如清晨的曙光,照耀于我们久居于黑暗的长夜之中的人的眼前……”(语出郑振铎的《泰戈尔传》)。《底片》和《黑八月》的作者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在阅读时注意揣摩。思路方法本文课堂教学设计重点是解读《致大海》,其余篇目留给学生课外阅读。首先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生平及其诗歌艺术特色和成就,达成知识积累目标。其次,通过朗读诗文,交流讨论,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情感,体会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品读诗歌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并发展学生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从审美的角度,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试着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思。拟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制作部分多媒体课件。三维目标1.学习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2.通过诵读,体会语言美在表达思想情感过程中的作用。3.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艺术特点与成就。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诗词导入:多媒体出示曹操《观沧海》一诗,师生齐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沧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2.字词积累絮语(xù) 迷惘(wǎnɡ) 喑哑(yīn)3.相关人物简介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信息筛选1.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容(引入诗歌写作背景)。2.解题:诗人以“致大海”为题,有什么意义呢?明确:“致”为“致别”的意思,是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情意,也是作别大海。大海成了诗人意象中的朋友。 3.听诗歌范读,正字音,梳理诗歌结构(学生讨论)。(1)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第1~7节)。(2)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第8~13节)。(3)永久怀念大海(第14~15节)。小结:诗歌线索——以诗人与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合作探究1.诗中的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明确: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再见吧,自由的原素”),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2.面对大海诗人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失去自由的苦恼。(“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随着你的山脊跑开”)3.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入拿破仑、拜伦的简介)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4.自读诗歌,边读边将诗中最欣赏的句子或片段划下来,并试着赏析。5.全班齐读诗歌,要求掌握好诗歌情感。拓展练习展示诗歌《自由颂》,与本诗进行对比赏析。明确:和《致大海》一样,都是表现了对专制政权的憎恨与对自由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自由颂》诗人完全直抒胸臆,感情更为直白,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雄伟的抱负和历史的使命感。而《致大海》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在沙皇专制的残酷统治下,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全诗感情奔放自由、意象开阔,诗人对大海称 “你”,向大海倾吐他的苦闷之情,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作业设计阅读泰戈尔《我一无所有》、希姆博尔斯卡《底片》和沃尔柯特《黑八月》,积累你欣赏的句子,写出你的鉴赏心得,和大家交流体会。板书设计习题解答一、命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领会诗人的精神向往所在。参考答案:普希金歌颂拜伦等,实际上是以拜伦等而喻己,表达自己对大海般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二、命题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泰戈尔作为东方诗人其诗歌的田园特色。参考答案:泰戈尔擅长于写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体验生命的乐趣。在《我一无所求》第一节中,他描绘了一幅这样的景象:清晨,乡村的一切仍带着黎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在大树下,“我一无所求”地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超然的静谧的美丽的图画,它要告知的不是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难,而是超然物外的闲适,乡间恬静祥和的生活乐趣,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景观。三、命题意图:意在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入领会。参考答案:对着底片,“我”感悟到底片上的像鬼魂一样的影像实际上就是活人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正是这种与自我相关的感悟引发了“我”对“鬼魂”的问候和提问,其实这都可看作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自言自语是不需要回答的。在《黑八月》中,诗人所说表达了他对生活宽广深厚的态度,对逆境坦然接受、积极面对,而有这种态度才能够更加珍惜美好的事物。 设计点评1.作为诗歌,无论是教学还是鉴赏解读,都应将诵读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地读出自己的感悟来。2.设计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和课堂的互动,基本符合课标精神。3.课前对于作者的简介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十分必要,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作出较为准确的解读。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