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自由精神的见证与象征———普希金《致大海》赏析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在短短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八百余首抒情诗。他的抒情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颂歌、哀歌、情歌,也有讽刺诗、祝辞、风景抒情诗等。他的诗歌语言既活泼、潇洒、豪放,又结构整齐、韵律严谨。他的诗作思想、情感、意境与音乐性浑然一体,堪称美的典范。普希金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十九世纪初俄国沙皇专制最黑暗的时期,但在当时的贵族子弟群体中已广泛传播着先进的自由思想,这些年轻人深受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对沙皇制度极为不满。普希金就常常和这一群先进青年们聚集在一起,纵谈国事,阅读禁书,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很快,刚直不阿、独立不羁的普希金就因自己那些煽动革命情绪、反对专制暴政的诗篇,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等而受到沙皇当局的严厉惩罚。他先是被流放,后又被软禁,但越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普希金对自由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憎恨也就愈来愈强烈。愤懑的感情积聚在他的心头使他无处倾诉,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寄幽抒怀。而这一篇《致大海》就是普希金在一八二四年被沙皇软禁在偏僻的米哈依洛夫村时所创作完成的,它是一篇战斗性的抒情诗。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作为一位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同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一样,他喜欢在诗作中讴歌和赞美大自然,但在这一首《致大海》中,普希金之所以选择大海作为他讴歌、抒情的对象,其中是别有深意的。大海固然是美的,一方面,它有起伏的波浪、磅礴的气势展现着奔放不羁的、动态的美;另一方面,它又有着退潮后深深的平静和无边的寂寥展现着波澜不惊的、静态的美。但对于普希金来说,真正让他感动的则是在大海身上所凝聚的一种精神,这就是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集中鲜明地体现在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身上。拜伦作为西方的一位孤傲自负、离经叛道但又酷爱自由的天才诗人,他曾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捐献给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他去世的那一年正是普希金创作《致大海》的这一年,即一八二四年。拜伦的狂放不羁和叛逆精神曾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冲击着欧洲古老的基石,他生前就喜欢与高山、大海为伍,在他遗留下来的诗篇中有许多都是讴歌大海的,因此大海就是拜伦的家乡,而拜伦就是大海精神的象征和体现。在拜伦身后有许多才华卓著的诗人竞相追随,希望像他那样获得一个放荡不羁的生命和辉煌灿烂的毁灭,而普希金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拜伦与世长辞了,但拜伦身上那种为了追求自由而积极反抗、坚强不屈的精神却在普希金的灵魂中得以再生和延续。因此《致大海》这首诗表面上是以大海作为抒情对象,实则是通过大海来表达作者对拜伦的真诚悼念以及对拜伦的自由精神的继承。 总览全诗,从思想内容上看,它可分为三部分。前八节为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普希金停留在海岸边与大海依依作别,以此抒发他对大海的深挚感情以及与大海难舍难分的离别情愫;第九到十二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普希金通过大海联想到为民主而战的拿破仑、为自由而战的拜伦,通过大海来表达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崇仰之情;最后三节是第三部分,主要内容为普希金与大海告别,同时又明确地指出大海的形象以及精神将会永远铭刻在诗人心中。整首诗都是以大海作为诗人的主要抒情对象。全诗对大海采取了拟人、象征的手法来加以形象刻画。在第一部分中,大海俨然就是诗人“我”的一位亲密朋友。离别之际,“我”眼中的大海依然是那样的美,它有着碧蓝的波浪、闪闪耀眼的波光和余音缭绕的涛声。但由于作者本人的坎坷遭遇,“我”正满怀心事而忧愁不安,因此大海的涛声在“我”听来就成了“友人的伤心的怨诉”“分手时的声声召唤”。诗的前两节连用两次“最后一次”表达了“我”对大海的无限依恋。当时的诗人正被沙皇软禁在米哈依洛夫村过着与世隔绝、孤寂的幽禁生活,此时的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海浪一样冲破束缚,无拘无束地奔腾跳跃。面对大海的期待和召唤,“我”感觉到了自己被缚的现实。“我心灵的挣扎也是枉然”,是啊,仅在内心里作斗争又有什么用呢?要像大海一样采取积极的行动呀!“为那强烈的激情所迷惑”是指大海那变幻莫测、不可阻挡的激情,它可以掀起滚滚巨澜,形成波峰浪谷,这种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精神不正是诗人所向往、所需要的吗?“如今哪儿是我热烈向往、无牵无挂的道路?”大海用它奔放的激情唤醒了“我”的行动意识,但具体的道路还需要“我”自己去摸索、寻找。“我”在大海面前“沉思”“彷徨”“迷惑”和“惋惜”,最后“只得停留在你的岸边”来寻求启迪和帮助,因为只有“在你的浩瀚中有一个处所能使我沉睡的心灵复苏”。第二部分中的大海则转换成自由精神的象征。在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有两个知名人物就其对欧洲的影响而言,他们是势均力敌的,这就是拿破仑和拜伦。拿破仑作为政界和军事界的杰出人物,他曾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通过对外战争而传播到整个欧洲,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拿破仑死后被葬在海上的圣海伦那岛,“在那儿,多少珍贵的思念沉浸在无限凄凉的梦境”,只有大海得以幸运地日日夜夜陪伴在他身边;拜伦则被称为“精神界的拿破仑”,他那独特的个性和奔放的、火热的革命激情使他如一颗不灭的星,永远闪亮在人们心中。正是拜伦把自由的精神贯彻到底,他曾多次航行于海上,为意大利、希腊的民族解放事业而战斗。拜伦是一位高举自由的旗帜、为自由而献身的天才诗人和革命战士,“他给世界留下了自己的桂冠”。因此,他的逝世使“自由为之失声痛哭”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拜伦生前曾在诗篇中把大海礼赞,因此他的逝世使大海都为之愤怒了,要“汹涌奔腾,掀起狂风暴雨”。“你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他身上凝结着你的精神”,这里的“你”是指大海,“他”是指拜伦。大海和拜伦在精神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了获取自由而勇于冲破一切束缚和阻挠。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拿破仑和拜伦的缅怀哀悼,把大海视为他们斗争精神的见证人,并由此把大海升华为自由精神的象征。 在最后一部分中诗人把思绪又从拜伦转到自己身上。这时大海的雄伟壮丽的形象和坚韧顽强的精神已深深铭刻在“我”的心灵里,而“我”就要与大海告别,踏上新的人生路途了。尽管“我”对未来还是迷惑、彷徨,感觉到“世界一片虚空”,但在大海的精神导引下,“我”还是“向着丛林和静谧的荒原”出发了,“我”将深深地把大海铭记在心,将带走大海的形象,带走有关大海的一切,因为大海的精神已深深地植入到“我”的心中。 全诗虚实相间,在现实描写与历史玄思中进行了转换,从起笔到收笔分别勾勒出两幅简洁而有力的画面:激情奔涌的大海、一位沉思而愁苦的诗人;依旧雄伟壮丽的大海、一位醒悟而坚强的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鲜明的对比?在第二部分诗人的历史沉思中,我们可以豁然得解。大海,作为历史上拿破仑和拜伦斗争精神的见证,它自身也具备了这一斗争力量,因而它能够凭借自身将诗人从迷惘中拯救出来,给他以无穷的精神力量。诗人致大海,既是致有形的大海,又是借此致无形的自由斗争精神。全诗语言生动流畅,结构整齐,风格简洁明快;修辞上运用了拟人、象征的手法,读来亲切感人。这一切都使得《致大海》成为了一篇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传世之作。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