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三单元 / 11 过秦论/贾谊 / 《过秦论》课件

《过秦论》课件

  • 2022-02-24
  • 23页
  • 716.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秦论贾谊 1.归纳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赏析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方法。3.学习文章以史为论,运用铺排语言、逐层推进的行文方式。4.体会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感悟这种思想的重要性。学习目标: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他的政论散文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贾生。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走近作者 历史回顾总结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鼎足而立。) 战国时代各国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最有效)秦国外交大获全胜范雎——远交近攻策张仪——连衡策李斯、尉缭——反间计2.秦国变法兴盛,六国合纵抗秦。 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公元前225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始称帝。4.陈胜起义,秦朝二世而亡(前221-前207)为什么?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虚空,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非常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戒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一、整体感知①囊括()②墨翟()③翟景()④雍州()⑤逡巡()⑥陈轸()⑦膏腴()⑧乐毅()⑨鞭笞()⑩藩篱()⑪瓮牖()⑫猗顿()⑬隳名城()⑭合从缔交()⑮百有余年()⑯销锋镝()nángdízháiyōngqūnyúyuèzhěnfānyīzònghuīwèngyǒuchīdíyòu 2、解题过秦论“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名词作动词,指出……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3、朗读思考: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因为“仁义不施”而亡国。 二、课文研读(一)研读第一自然段1、字词梳理2、思考:a、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b、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文中对应的句子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二、课文研读b、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文中对应的句子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增加文章的气势,突出了秦国的勃勃雄心。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1、字词梳理2、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作者分了几个层次来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1、字词梳理2、思考:a、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写秦始皇对内政策的目的是什么?b、末句写秦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二、课文研读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1、字词梳理2、思考: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不利条件?这么多不利条件而天下人却积极响应说明什么?二、课文研读 (五)研读第五自然段1、字词梳理2、思考:文章最后,作者分析了秦亡的原因。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二、课文研读 1、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课后练习二第1题)2、谈谈《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三、拓展总结 作者写秦孝公独占天下、虎视耽耽、咄咄逼人的气势,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作对比,令人深思。1、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课后练习二第1题) 2、谈谈《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排比句和骈偶句的使用及作用:排比句:1、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并列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四个相同句式的排比,显示“天下之士”合纵缔交,戮力攻秦的人才之多,力量之强。也反衬出秦国所向披靡的力量。四个相同的句式排比,渲染出秦国强盛之极,暴虐之极。 排比句和骈偶句的作用:骈偶句: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气势充沛地表现出强大的秦国无可阻挡之势。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总 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