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7
《荷花淀》说课稿湘乡一职谭彩虹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荷花淀》是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情节和人物”。《荷花淀》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作者以写意的笔调,透过几个生活场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具有勇敢、坚贞、乐观性格和美好心灵的白洋淀青年妇女形象。 本文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既能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又能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并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辨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因此其作用与地位是十分重要的。2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清丽的诗化了的小说,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定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2)培养学生分析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教学重点与难点A、掌握以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手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依据: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可以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B、赏析本文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依据: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其7
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小说,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小说写作背景、掌握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清各节具体内容。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使学生有一定小说知识的积累,也有一定的鉴赏和品味小说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阅读面不够广,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他们的对于战争生活的阅历尚浅,所以在理解文章的内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作好引导工作。2教法学法《荷花淀》是一篇诗化了的小说,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新课程标准》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现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但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简洁而传神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老师用美丽的传说故事导入课文,然后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7
导语: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的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带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多媒体投影,展示白洋淀迷人的风光)河北的白洋淀,冀中平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几十年前这里的英雄儿女曾经为了捍卫她的美丽富饶,和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孙犁的《荷花淀》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段历史。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用传说和图片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次重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⑴简介作家作品四组学生分别派代表简要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资料。设计此环节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查找资料,自主学习⑵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节内容。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⑶为小说情节拟小标题,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⑷明确本文的主人公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三)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重点)鉴赏简洁传神的人物对话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详)鉴赏讨论:①这一节对话可分为几层?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水生嫂形象;②人物形象对比阅读;③改写水生夫妻对话,7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改写的水生嫂与原作的水生嫂有何异同。★设计此步骤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改写、并作比较,学生对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 2、俗话说:“闻其声可辨其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探究五位妇女的不同个性 (略) 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现人物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分角色朗读五位妇女的对话,尽量读得惟妙惟肖,体现人物的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 通过学生的讨论,明确此处写出了委婉含蓄、直爽开朗、谨慎稳重、冒失侥幸、害羞忸怩等5种不同性格。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含蓄美。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然后教师总结明确: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四)、品读鉴赏,体会特色(难点)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1、鉴赏“月下白洋淀”的景物描写(详)我首先让学生闭目静听我的配乐朗读,其中的第3段我是这样范读的: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又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此情此景在王维的哪首诗里有描述?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7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种清新朦胧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师读完后,学生凭记忆回忆描写的景物,然后补充完整第3小节中抽掉的有关景物描写的修饰性的词语和比喻性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两者不同的艺术效果,然后体会这段文字的意境。然后播放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这段描写的理解。小结: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2、鉴赏“正午淀上风光”的景物描写和“荷花淀”的景物描写(略)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几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启发学生可通过抽掉修饰性的词语和更换景物的喻体来加深理解。播放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这段描写的理解。3、在仔细品读了以上几段景物描写之后,我又逐步的引导学生归纳“ 诗体小说”的特征以及“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五)总结课文,加深理解1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2结束语:在百花群中,荷花以它独特的清纯、淡雅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荷花淀》中所表现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仿佛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也正是有着无数个像水生嫂、水生这样甘愿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我们的抗日战争才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六)、课外练笔,能力迁移7
1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围绕一个话题;对话人数不少于四人;字数不少于200。 2从孙犁的另一篇小说《风云初记》中选出一段人物对话和一段景物描写,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能力去鉴赏,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四板书设计个性化的语言诗化的景色荷花淀淡化的情节探夫遇敌助夫杀敌夫妻话别商量探夫夫妻话别正午淀上风光月下白洋淀荷花淀诗体小说散文式格调诗歌般意境板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力求简明形象,既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作品的写作特色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