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0 包身工一提起工人,我们脑海里很快会想到头戴圆形工作帽,身穿劳动工作服的工人形象。然而,谁会想到,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却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茶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赏古诗贫 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赏析】 诗人借贫女的悲惨处境和心灵苦痛的自白,对当时社会重富轻贫、重势轻才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愤怒。诗中,诗人对贫女充满了深切的同情,但却未著一怜悯之词,而是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了贫女形象的塑造上,让读者的心灵在同贫女那栩栩如生的形象的撞击中产生炽热的火花。诗人对贫女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实现的。《包身工》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起床、早餐、上工、收工等,还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人物的遭遇进行了描述。包身工们没日没夜地工作,遭受非人的折磨,过着悲惨的生活。她们是一群深受带工老板和日本资本家剥削压迫的可怜少女。[适用话题]①以史为鉴;②生存与尊严;③正义的力量;④良心;⑤自由;⑥环境;⑦工作与生活等。夏衍精神激励着我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我不曾见过他。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创作了三十多本书籍,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等等。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就像他写的这两篇文章一样,第一篇仅仅只是他写的一则五十来字的“补白”: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二是从地下钻出来的……这则“补白”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在上海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另一篇是一篇三四千字为苏联辩护的文章,发表之后即使在朋友之间,也没多大说服力。这说明了什么?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解读夏衍,我更为他的爱国思想而感动。1965年,夏衍被免职,派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活动;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但是,尽管残疾了,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创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他的工作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而且不论什么纸,他一写就顶天立地,不留空白。这就是夏衍,拥有着超凡毅力的夏衍!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佳作赏析]夏衍先生与中国革命的文艺运动紧密相连,直到1995年去世。他不仅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且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以其曲折坎坷、沉浮跌宕的命运折射着中国20世纪的革命历程。虽然他已驾鹤归去,但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巨匠,他所留下的千万字文化遗产和精神却留垂青史,泽及后代。夏衍这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匠离开我们已然二十
余载,但时间无法阻止浩浩荡荡的文化之河,夏衍的许多文字以及文字中的精神血脉已化作浪花和水滴融入其中。学习、吸取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缅怀。[写作借鉴]1.学用词开头段斟酌用词,表情达意。首句“陌生”与“熟悉”看似矛盾,实则为作者斟酌用词之妙。“陌生”是说不曾见过,“熟悉”是说心理距离很近。虽不曾见过,心理距离却很近,充分说明作者对夏衍的无比敬仰。“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中的“演绎”一词也极富文采,“演绎”在这里的意思是通过文字表达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感情等,让人如见其人。2.学列数字第段列举数字,增强说服力。用一系列数字,如“12”“几千”“几十个”“500万”“三十多”“一千多”来反衬夏衍的谦虚精神,说明具体,说服力强。3.学中心句用中心句领起各段,层次清晰。文章主体部分用了三个中心句“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解读夏衍,我更为他的爱国思想而感动”,分别领起三个层次,诠释了夏衍精神的三个方面——谦虚、诚实、爱国,表达了对他的无比崇敬和纪念。三个中心句的句式一致,表达灵活,用“走近”“凝望”“解读”三个动词避免了重复。4.学短句第段多用短句,表达有力。短句的表达效果是短促有力,感情强烈。“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创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排比短句写夏衍为国奋斗不息;“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排比短句写夏衍珍惜一切写作机会,为国家为人们创作。用短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夏衍爱国精神的赞美。5.学情感表达文章多用感叹句来表达对夏衍的景仰之情。从第段到文章结束共用了8个感叹句,情感表达强烈,感召力强。6.学总结结尾段总结全文,并回扣标题,深化主题。【考点点击】筛选并概括主要信息【技法点拨】一、了解内涵
二、掌握答题步骤【典题共享】(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
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比如,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①点;根据“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答案:
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解析:根据图表所知,2003年的增加值也比前一年有所减少。答案:B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解析:A项,“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的说法不对,原文是“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D项,曲解文意,“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不正确,原文是“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E项,错误在于与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的说法相悖。“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强加因果。答案:BC一、语言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________也没有的!②“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样的心境,应当属于今年的新疆棉农。棉价高时自当果断出手,捂棉惜售只会落个________神伤。明天的棉价,谁知道呢?③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兴办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放开了民营资本举办________性医院的相关政策。④面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民众已经从一开始喋喋不休的________,开始转向理智的精打细算,到处寻求“便宜货”“替代品”。A.权利 黯然 赢利 报怨 B.权利 黯然 营利 抱怨C.权力 暗然 赢利 抱怨D.权力 暗然 营利 报怨解析:第①句应选“权利”,重在强调可享受性,与“义务”相对,而“权力”重在可支配性。第②句应选“黯然”,表示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没有“暗然”这个词语。第③句,“赢利”是名词,指所得的利润;“营利”是动词,指谋求利润。第④句,“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较重;“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埋怨,词义较轻。答案:B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平安信托一项理财产品资金池中的14.5亿元资金,在深圳一名资金中介的撮合之下,涉嫌被平安公司、银行人员的里应外合套取随意使用。②在采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过敏意时,记者请他为家乡发展题词,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希望无锡对中国的科教事业做出更大贡献!”③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肩头不可推卸的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④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者不绝如缕。⑤户籍制度改革牵扯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绝不可能一挥而就。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⑤解析:①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②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③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④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不合句意。⑤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不合句意。应改为“一蹴而就”。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经进行一个多月了。这场将历时一年、共计25轮次的环保督查,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B.3月22日上午约8
点半左右,某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事故造成一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多名学生受伤。目前,校长已被免职。C.韩国政府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23日公布了《2017年度定期财产变动事项公开目录》表明,朴槿惠申报的财产总额为37.38亿韩元,比去年增加了2.18亿。D.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解析:B项,“约8点半左右”重复赘余。C项,结构混乱,“公布了”改成“公布的”。D项,“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逻辑语序不当,应改为“也许在五年以后,甚至两年以后”。答案:A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家长在儿子的婚宴上致辞中说:“祝愿夫妻二人永结秦晋之好!”B.李局长能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不胜感激。C.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D.你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解析:A项,“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不吝解答”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D项,“寄呈”是谦辞,将书信等恭敬地递给对方看。答案:B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___。A.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把它划成狭长的两块B.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D.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解析:承前应用被动句,与前面的主语相搭配。答案:C6.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要求给“一分钟试卷”下定义,首先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一分钟试卷”包括“提出”“内容”“目的”“时间”四个方面,然后按照“……是……”的方式进行表述即可。答案:(示例)“一分钟试卷”是由美国的帕曲卡·克罗斯提出的,以课堂重点、难点、疑点为测试内容,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在课堂结束前进行的一种测试形式。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警惕“包身工”问题重现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部分个体私营业主不依法雇用劳动者,有的国有劳务输出部门也参与非法用工操作。劳动者生存状况变得异常复杂。为此,有关人士呼吁——警惕“包身工”问题重现。日前,武汉市劳动监察部门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一家私营企业长期使用不满14岁的儿童在企业做工。这些孩子每天早晨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有时工作时间更长,还没有公休日。8月27日,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也在一家日资企业——上海景条公司发现了相同情况,一次查出该公司使用童工逾10名,14岁的孙贵月从7月26日至8月25日的10天中,加班加点工作达87.5小时!除此之外,劳动监察部门还查出该公司违法用工的其他情况:经由政府批准使用的劳动力仅有35人,而公司非法招用300多人;员工工资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且员工工资每月只发一半。面对这些非法用工企业,武汉市、上海市的劳动监察部门均明确表示:绝不容许现代“包身工”在该市存在,政府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非法劳务黑市必须整治。据劳动监察部门调查,沦为国内“包身工”的打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等醒悟过来时,已身陷“囹圄”,不仅身上分文皆无,证件被扣,而且失去人身自由。今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大浪乡村民周某就在石家庄市火车站前的劳务黑市上被骗。那天他在那里找工作,一个老板声称需要“拌猪饲料”的员工,日工资20元。第二天周
某与其他7个打工者却被老板送到了距定州市15千米左右的一个砖窑,成了该砖窑30多个“包身工”中的一员。他们被逼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外逃的员工被追回后均惨遭毒打。5月20日晚,周某趁机侥幸逃脱,后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才将其他员工解救出来。据公安部门反映,“包身工”事件大都发生在位置比较偏僻的个体私营企业中。“包身工”事件之所以愈演愈烈,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心慈手软”,甚至在发展和保护地方经济的借口下,不对用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劳动执法监察,对地方企业出现的“包身工”现象处理不及时,有的甚至听之任之,为违法用工的雇主通风报信,逃避处罚。河南某地的一家非法砖厂发生“包身工”事件后,当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对调查人员说:“这些打工者不是‘包身工’,只不过工作时间长了一些,劳动强度大了一些,工资发放得晚了一些,没有什么大事。”当上级部门追究责任时,又以“查无实据”为由给非法窑主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罚了事。“包身工”的出现是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生,不仅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侵害了打工者的权益,而且诱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当地形象。为此,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发生在身边的“包身工”事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打工者和用人者的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大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的力度,消除“包身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力度,对以身试法者决不姑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摘自《工人日报》,有删改)7.下列各项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据公安部门反映,发生“包身工”事件的企业都是位置比较偏僻的个体私营企业。B.我们应该重视发生在身边的“包身工”事件,加强对《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打工者和用人者的法制观念。C.“包身工”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违反了《劳动法》,侵害了打工者的权益。D.部分个体私营业主不依法雇用劳动者,有的国有劳务输出部门也参与用工非法操作。解析:A项,错误在“都是位置比较偏僻的个体私营企业”,原文为“大都发生在位置比较偏僻的个体私营企业”。答案:A8.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报道中所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现代“包身工”劳动时间加长、工资标准低、生活条件差,有的没有人身自由、经常挨打,工作条件恶劣。B.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对用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劳动执法监察,对地方企业出现
的“包身工”现象处理不及时,主要是因为“包身工”事件愈演愈烈,屡禁不止。C.现代“包身工”出现的原因是部分个体私营业主和一些国有劳务输出部门昧着良心,非法用工。D.报道中所说的“包身工”本质上是非法用工行为下的打工者,虽然和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在遭遇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还不完全等同于旧社会的“包身工”。E.要消除现代“包身工”现象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解析:B项,因果倒置,最后一句应该是结果。C项,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以及许多打工者法制观念不强,而且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等原因。E项,措施不全面,应该还有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力度等措施。答案:AD9.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以时间和地点为线索,选取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相关事件进行报道。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