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编号2012002城阳一中高一语文组编制人:田立君审稿:毕思忠日期:2012-2-27姓名:班级:组内评价:老师评价:《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课文中心。  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3、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预习案 一、预习提示1、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 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关于称谓“君”:对人的尊称。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2、了解背景:参看书下注释 1;当时的政体:北洋军阀统治。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到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得不过三两年,短的只有一两天,真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管政府怎么变,不变的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力,置人民于水火之中。“三•一八”惨案牺牲的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3、作者: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的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数名的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的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地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十二卷。二、梳理基础知识1、字音赁屋()浸渍() 尸骸() 洗涤() 屠戮()  绯红() 寥落()      桀骜()踌躇() 噩耗() 不惮() 殒身不恤()惩创() 惩前毖后()亲戚()长歌当哭()喋( )血2、词义(1)居然•竟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不容易这样而这样,指好的方面;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指坏的方面竟然: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之外,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跟“居然”的第三种情况相同,但语气不如“居然”重。例:①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②武汉市一中学月度考试(    )是默写周杰伦新歌歌词,老师说是考虑学生喜欢时尚,专家认为毫无意义。③梵高的,名作《峡谷》中暗藏玄机,用X光调差(       )发现画中有画。(2)流驶•流失•流逝三者都表示成为过去,适用对象略有不同流驶:①流失,流走成为过去。②飞快地移动。流失: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三十或者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自己白白流掉。      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者本单位。流逝:(岁月、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例:①以时间的(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②建造水库蓄积汛期的河水,以免宝贵的水资源白白(     )。③美好的童年时光(     )了,祖母也离我而去。(3)爆发•暴发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如暴发户。例:①不在沉默中(     ),就在沉默中灭亡。②最具(     )力的六大牛股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逐渐走低,套住了许多想再短期内(      )的股民。三、预习问题1、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运用合理想象,为其写一个人物小传。(200字)2、课文除了写刘和珍,还写到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课堂案一、检查预习、读课文。二、研读课文,并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研读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如何理解这几句话?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凛冽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如何理解“哀痛者”和“幸福者”?2 编号2012002城阳一中高一语文组编制人:田立君审稿:毕思忠日期:2012-2-27姓名:班级:组内评价:老师评价:研读第二部分(3、4、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1、“我懂得衰亡名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默无声息的缘由”指什么?如何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表达了什么意思?研读第三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1、作者在第6节中引用陶潜的诗句时说到“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其中“如此”指什么?2、“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可。”请将这个单句改为复句。巩固案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菲薄fěi    洗涤dí   不惮dàn       混淆yáo B.虐杀nüè   攒射zǎn  惩创chuāng    谙习ān C.绯红fēi    山阿ē    干练gàn       镌刻juān D.尸骸hái    浸渍zé   诧异chà      挑剔tī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桀傲    喋血    屡次     班门弄斧 B.屠戳    和蔼    绯红     扬长而去 C.毅然    租赁    噩耗     一愁莫展 D.殒身    羽翼    踌躇     安分守己课外阅读风筝鲁迅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附录:陶渊明《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yáo高耸)。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