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专家、同行们: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首先,说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第一课。作者鲁迅先生饱醮热血,用愤怒的笔调控斥了反动派,表达了对爱国青年的沉痛悼念,对国民无知的呐喊。文中作者感情忧愤,爱憎分明,是一篇经典的写人散文。其次,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有很强的感性认识能力,且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这个时候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为心中的梦想坚持奋斗。根据前面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重点字词含义,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背诵重点段落。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接下来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高一学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是阅读较复杂的课文,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理解重点词句,然后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欣赏文本过程中也注意培养他们散文鉴赏的能力。第五,说教法与学法。散文的教学应重视散文对学生的感悟和熏陶作用,所以我将引导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去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据此,教法上以诵读法、讲授法为主。配合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大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法上以探究法、讨论法为主。由于鲁迅的文章较为难懂,学习的过程中将采用评点阅读法,在点评词句的过程中学习文本。第六,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营造气氛..
.好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刘和珍一位年仅22岁的年轻女孩,一个光芒万丈的鲜活生命却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她高尚的精神,却永远刻在了人们心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鲁迅的文本较为晦涩难懂,学生需要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读懂文意,理清思路,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思考。(1)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3、4、5部分)(2)课文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在叙事的基础上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设计这几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情节,达到我前面的过程方法目标。(三)文本探究,读懂人物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写这篇文章呢?刘和珍的哪些品质吸引着鲁迅先生呢?文中3、4、5部分是对刘和珍人物刻画的中心,这里我会引导学生再读文本,探究人物。挖掘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我前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一、第二部分,作者为什么一直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明确:纪念死者,控诉政府暴行。唤醒庸人,牢记血债。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原因,感悟作者的感情,我会在这里给学生补充一些背景知识。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
.,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加上反动文人的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此时,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再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三、四、五部分,找出描写刘和珍的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探究这些语句表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教师总结明确:1、生活虽艰,预定莽原——追求进步思想,渴求真理2、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热血青年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的勇敢、正直善良和蔼的品质,能进一步帮助他们体会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一部分重点是对人物的描写,文章除了写刘和珍还写了几类人,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和感情?目的是什么?第一类:爱国青年。以刘和珍为代表,还有杨德珍、张静淑,以致全体爱国青年。作者尊敬他们,颂扬他们的勇毅。第二类:反动势力..
.,如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等,他们污蔑烈士,对此类人作者予以了抨击和揭露。第三类:麻木的民众,如庸人、无恶意的闲人等,他们对烈土的牺牲比较淡漠,易于忘却,对于这些人作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四)揣摩语言,体会情感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五)总结全文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最后是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板书设计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写作缘由 纪念逝者(1、2) 唤醒庸人纪念主体(刘和珍)追述生平事迹(3、4、5)概括杀害经过..
.详写遇害经过教训意义反对徒手请愿(6、7)激励奋然前行各位评委老师、同行们,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当然这只是一个预设的弹性化方案,具体教学还要结合教学情境。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