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二年级上册 / 课文(六) / 敕勒歌 / 《古诗二首—敕勒歌》(语文A版)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二首本课时编写:瓦四小学梁老师 北朝民歌敕勒歌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2、朗读并背诵全诗,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3、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的情怀。 导入新课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敕勒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 朗读课文1.示范朗读,大家听读,注意节奏,情感。2.跟读: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文感悟A: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山,天,原野,风,牛羊。原野之中。)B:那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苍、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理解词义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浪,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想象探究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突出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下面分析这句诗的意境:色彩美:动态美:民族特色:景中之情:蓝天,绿草,白羊,黄牛。绿草起伏,牛羊时隐时现。游牧民族的特色。对大草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名句欣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拓展延伸 (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草原诗两首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