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19年高中语文第3课老人与海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嗅(xiù)出 鲭(jīnɡ)鲨 下颚(è)B.脊鳍(qí) 攮(nǎnɡ)到 鳐(yáo)鱼C.褐(hè)色 黏(nián)液 脊髓(shuǐ)D.祷(dǎo)告 榫(sǔn)头 残骸(hé)【答案】 B(A.鲭:qīnɡ,C.髓:suǐ,D.骸:hái。)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臭迹 眨眼 戛吱B.吞筮 窜来 仓皇C.攥住 嗜杀 蹂躏D.振痛 船梢 拖累【答案】 C(A.戛—嘎;B.筮—噬;D.振—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欧洲多国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重难返,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地公众阻力,举步难艰。B.地震已过去一小时,这倒塌的楼房似乎还在颤动,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从废墟的夹缝中救出。C.1994年,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非国大领衔的联盟获胜,为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了一辈子的曼德拉不孚众望,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D.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答案】 A(A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B扣人心弦:指文学作品或者表演等富有感染力,激动人心,用错对象;C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语意相反;D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褒贬误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B.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C.“速生鸡”事件发生后,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贮藏鸡肉产品的冷库进行全面摸排,并将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就地封存。D.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答案】 C(A成分赘余,删去“发作”;B语序不当,应为“进行严厉处罚”;D不合逻辑,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5.下列对小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答案】 B(老人的自言自语为其心理活动的外露,作者对其寄予同情也不对。)6.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这句话是理解人物思想性格最关键的句子,也是理解本文乃至全书的文眼。B.“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消灭掉”的是他的生命,“打不败”的是他的精神和意志。C.“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这是勇敢者的誓言,也是强者的生存哲学。海明威就这样借主人公桑地亚哥的话,表达了他自己认为在当时人们应有的生存信念。D.对弄死鱼罪与非罪的思考,一方面表现了老渔夫心地善良,一方面表明了他对人生存的思考:在现实社会中要生存就必须心狠,你不弄死它,它就有可能弄死你。【答案】 D(“在现实社会中要生存就必须心狠,你不弄死它,它就有可能弄死你”不对。)7.对文章层次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始到“我不能过分欺骗自己了”是第一部分,写斗鲭鲨及斗死鲭鲨后的心理活动:决心不被打败。B.到“也许结果会很好的”是第二部分,写老人斗鲭鲨及斗死鲭鲨后准备继续战斗。C.到“里里外外”“都累乏啦”,是第三部分,写斗死鲭鲨后的困难处境。D.到“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是第四部分,写再斗鲭鲨及与鲨鱼斗争到死的决心。E.到课文结束是第五部分,写老人的劳动果实被鲨鱼抢夺净尽,老人最后空手回到家里,斗争失败。启示人们,人在与自然斗争的时候,有时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小说的现实意义。【答案】 E(“启示人们”以后的内容都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几段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从“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到“身上一切光溜溜的部分。”(原文见课本)8.文中说“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桑地亚哥是不是完全彻底的失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在无情的斗争和残酷的失败中,老人表现得坦然和无畏,正如他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在不幸的存在状态中,实现了人性、勇敢和尊严的价值,表现了人的意义,体现了人的伟大和英雄本色,也可以说体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因为在屡败屡战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是一个英雄,一个精神上的胜利者。9.怎样理解“风总算是我们的朋友”“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老人眼中的自然既是他斗争的对象,又是他不可缺少的朋友。表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人又能超然于自然。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B.《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善待海洋,和平相处。C.老人之所以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走得太远,二是孤军奋战。D.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即使他是一个捕鱼人。【答案】 B(“第二个启示”内容牵强。)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一条鱼李世民①苦瓜捉住了一条鱼,一条足足有三斤重的红尾巴鲤鱼。②傍晚,苦瓜去田里放水,他正弓着腰疏通水沟,猛地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苦瓜心里一惊,心想,这天都快黑了,总不会闹鬼吧。他出了一身冷汗,转身就想跑开,谁料又是“哗啦”一声,苦瓜一个趔趄,一腚坐到了水田里。③那条红尾巴鲤鱼就被苦瓜坐到了腚下。 ④苦瓜想,真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  ⑤苦瓜回到家把鱼放到水盆里,看着它挣扎的模样,开始盘算怎样处理这条鱼。他首先想到的是老丈人,明天是老丈人的七十大寿,媳妇带着孩子今天早早地就去了。明天若把这条鱼送给老丈人,还不把老丈人的门牙给乐掉。苦瓜甚至能想象出老丈人掂着鱼,咧着嘴冲苦瓜笑,露出两颗又大又黄的门牙的样子,苦瓜琢磨琢磨又觉得不妥。苦瓜想,如果村主任知道了,又怎样看我苦瓜呢,还有,他正准备托村主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干脆就把这条鱼送给村主任算了。苦瓜刚这么想过,又觉不妥。村里人发现我把鱼送给村主任,会不会骂我贱呢?这几天爹有病,正吃着药,是不是应该把这条鱼送给爹,让老人家补补身子,也显显我苦瓜的孝心。最后苦瓜还是摇了摇头,若是媳妇儿葵花晓得了,不把自己骂个狗血喷头才怪哩。⑥想来想去,那条鱼还是被放进了水盆里。苦瓜自语道:“逮了一条鱼,还真是个祸害。”⑦最后,苦瓜拍拍自己的“咕咕”叫的肚子,恍然大悟:老想别人,咋就不想自己呢,他决定这条鱼由自己消灭掉。⑧苦瓜嘿嘿一笑,想,就等于什么也没捉到。⑨于是,苦瓜把这条鱼炖了。⑩苦瓜从家里找出半瓶白酒,一边饮酒,一边吃鱼。⑪苦瓜一不小心,一根鱼刺卡在了喉中,吐不出,咽不下。 ⑫那根鱼刺一直卡在苦瓜喉咙里。 ⑬翌日,媳妇儿葵花回来了,刚进门就竖起眉毛,瞪起杏眼,问苦瓜今天哪儿去了。苦瓜用手按住喉部,痛苦地说:“昨天捉了一条鱼,一条大鲤鱼。”葵花跳起来说:“鱼叫你吃了?”苦瓜说:“不是不是,是送给村主任了,中午村主任没让我回来,硬拉着我在他家喝酒,五十块钱一瓶的酒,喝多了。吃鱼时卡了一根刺。下回再逮了鱼,一定送给你爸。”这时候苦瓜发现葵花的脸多云转晴,恢复了常态。葵花说:“你这死脑瓜子这回还真开了窍,吃了咱送的鱼,村主任就是答应给咱办事了,送得好。下回逮了鱼,还送给村主任。”葵花又说:“快去卫生院让大夫看看喉咙。”⑭刚出门不久,苦瓜迎面遇见了村主任。苦瓜一愣神,“啊啊”了两声。村主任问他怎么了,苦瓜比画着说:“昨天捉了一条鱼,一条大鲤鱼。”村主任头伸得像吃食的鹅:“在哪里?在哪里?”苦瓜说:“叫俺爹吃了,俺爹这几天病了,我就把鱼送给爹补补身子。吃鱼时,我看着爹吃肉,我吃爹吃剩下的骨头,不小心卡住了喉咙。下次再逮了鱼,谁都不送,就送给村主任您。”村主任舔舔嘴,跷起大拇指:“好样的,是个孝顺儿子,如今像你这样孝顺的儿子还真少找哩,值得表扬,值得表扬!” ⑮苦瓜到了卫生所,一进门,发现爹正在那里让大夫开药,刚想退回去却叫爹瞅见了。苦瓜说:“我……我我……”爹说:“你咋了?”苦瓜尴尬地说:“我逮了一条鱼,一条大鲤鱼。”爹说:“逮了一条鱼就逮了一条鱼,到这儿来干啥?”苦瓜哭丧着脸说:“正巧老丈人过七十大寿,就给他送去了,吃饭的时候,老丈人非让喝酒,喝多了不小心鱼刺卡了喉咙。下次再逮了鱼,一定送给爹,让爹补补身子。”爹脸涨得通红,激动地说:“好!好!人家养了闺女都送给你了,你送给人家一条鱼又算得了哈?别说一条,送十条也该。以后再逮了鱼,还送给你老丈人。”⑯苦瓜正想让大夫看看喉咙。可他觉得卡在喉中的鱼刺没有了,不知是吐了,还是咽了。(选自《2l世纪金奖小小说》)11.请简要阐述苦瓜捉到鱼后的数次心理变化。由此可见苦瓜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首先是苦瓜从捉到鱼的高兴转为难以处理这条鱼的苦恼(烦恼);当他想到“自己吃掉它”的好办法后转忧为喜;不料却鱼刺卡喉,他又感到痛苦不安;最后撒谎成功侥幸过关,于是他便轻松了许多。②由此可见,苦瓜是一个夹在各种复杂关系中忍气吞声、穷于应付的,既老实又圆滑、既善良又虚伪的乡村小农民。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小说以苦瓜抓到一条鱼为开端,抓鱼、吃鱼、鱼刺卡喉等主要情节环环相扣,而又横生枝节(如鱼刺卡喉),一波三折。②小说的情节既设置悬念又充满巧合。苦瓜抓到一条鱼不知如何处置是一个悬念,吃鱼时鱼刺卡在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又是一个悬念。而苦瓜坐到一条鱼是一个巧合,出门遇到村主任、爹等人也是巧合。③情节跌宕起伏、多有悬念充满巧合,则小说离奇生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13.如果这篇小说结尾修改如下,你赞同原文结尾还是修改后的结尾?为什么?修改后的结尾:苦瓜看了看大夫取出来的带血丝的鱼刺,苦笑一下。说:“下次我抓了鱼,一定送给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参考答案(一):我赞同原文的结尾。(1)原文说并没有鱼刺卡在喉咙,但苦瓜觉得难受,说明此“刺”并非是“鱼刺”,而是人情之“刺”、世故之“刺”、势利之“刺”、虚伪之“刺”,如此结尾,卒章显志,主题深刻。(2)这样的结尾看似不合常理,细细想来,却意味深长。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3)这个结尾与文中“苦瓜一不小心,一根鱼刺卡在了喉中,吐不出,咽不下”遥相呼应,情节完整,结构严谨。参考答案(二):我赞同修改后的结尾。(1)没有真刺在喉,苦瓜不可能如此难受,原文的结尾缺乏生活真实,难以令人信服。(2)原文的结尾重点在“刺”,修改后的结尾重点在“人”,突出了苦瓜的虚伪狡猾,将小说主题隐含其中,体现了小说含而不露的特点。(3)描写苦瓜的言行后,文章戛然而止,令人深思。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葵花刚进门就竖起眉毛、瞪起杏眼责问苦瓜,苦瓜说出真相;葵花善解人意,脸多云转晴,恢复了常态。B.伸头舔嘴的动作描写,把村主任想吃鱼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跷起大拇指”表现出村主任的乖巧与虚伪。 C.“人家养了闺女都送给你了,你送给人家一条鱼又算得了啥”这话表现出爹也许心有不快,但还是表现得非常大度。D.苦瓜想把那条鲤鱼送给岳父、送给村主任、送给爹,这其实都是假的,自己想吃鱼才是真的,这说明他很自私。E.本文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苦瓜激烈的思想斗争,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答案】 A、D(A项,苦瓜没有说出真相,葵花的脸多云转晴的原因是苦瓜说“下回再逮了鱼,一定送给你爸”;D项,苦瓜自己吃掉鱼,是迫于无奈。)四、高考热点15.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材料:北京市工商局近日表示,“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XX元”等六种合同格式条款属于经营者在免除自己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工商部门认为,经营者在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虽然拥有对所销售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定价权,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应尽的责任,不能忽视和违背公平交易、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对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餐厅向消费者提供的设施环境等服务增加了酒水的附加值,酒水高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而商家容忍自带酒水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加收开瓶费也可以理解。此外,商家在明确告知“谢绝自带酒水”或加收“开瓶费”的前提下,消费者自愿消费,商家并无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上述两段材料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商家禁止顾客自带酒水等条款的合理性16.阅读下面短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句不超过10个字。雾霾天气来来回回,深受其害的人不禁要问,________?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的答复是:“欧美发达国家耗费了30至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雾霾治理工作确有艰巨性、复杂性,________,得出三五十年的结论,未免要让两代人感到绝望。据钟南山透露,PM2.5的危害甚至超过了非典。北京近十年来肺癌增加了六成,如果雾霾天气肆虐三五十年,中国人的健康又将受到怎样的伤害?欧美发达国家用了三五十年,但是这不意味着中国必须重走这条道路。________,中国应该回避欧美发达国家当初的弯道和误区,与其空谈三五十年后会怎样,不如________,这才能让人民看到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雾霾何时不再成灾/但若以此为理由/毕竟世异时移/多谈眼前的具体措施17.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每当疲备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每当困惑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每当痛苦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每当放弃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作出艰难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有时我们停下脚步,只为走得更远。【答案】 ①梳理纷乱的思绪,②驱走迷茫再上路,③抚平心中的伤口,④擦干眼泪再上路。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前不久,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设立一个“国家阅读日”,提议受到不少作家的赞同,与此同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对此,你的意见如何呢?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作文题,也是一道比较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题。题目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材料,考生有很大的创作空间。联想到近年来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以及学者们对人文精神失落的忧虑,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思考。今天的孩子正在被“三屏”——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所包围,但书籍阅读带给人们的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和人生境界提升是“三屏”所无法替代的,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水平的高低;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另外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仅仅设一个阅读日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那么,设立国家阅读日有必要吗?它对提高公民的阅读水平有没有帮助?这些,都是我们论述的重点。学生可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观点,写作时观点要鲜明,说理要到位。【佳作赏读】何必设立国家阅读日在十七大期间有人提出设立“国家阅读日”,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文化人余秋雨先生明确表示反对。我也不赞成所谓的“国家阅读日”。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自主、自发的学习乃至生命体验,而“国家阅读日”却将之变成了自上而下的集体性倡导和“指导”,除了有可能以某种形式的国家意识形态取代个体的经验性阅读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国民的读书率“每况愈下”的当口,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读书倡导来解决问题,既不可能达到重振书风的效果,客观上也有转嫁政府义务的嫌疑——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素质的义务,通过“国家阅读日”的形式,轻易地转变成了国家对公民的某种期待甚至要求。我以为,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与持续多年的教育乱收费、大学生高收费密切相关,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成正比关系。 那些倡导设立“国家阅读日”的人的理由有三: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水平的高低;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倡导者认为“这三个理由,不仅是对阅读意义的阐述,也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与社会风气的一帖良方”。理由和目标当然很好,但试图把它作为“解决当下教育问题与社会风气的一帖良方”,不说是扬汤止沸本末倒置,起码也是过于天真。解决国民阅读率低下的问题,惟有从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和普及有效的高等教育入手,而不是反过来,试图通过“国家阅读日”来解决教育问题。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可以说明问题。日本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95美元,1961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减税、增加公共开支、普及教育等一系列办法,全面提高国民收入和国民素质。不到30年,到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7142美元,一跃而超美国,除了衣食住行在亚洲人中水平最高外,教育的普及率也非常高,高中升学率达90%以上,大学升学率达34%以上。由此带来的就是国民阅读率的大幅上升,报纸消费量比美国还高。时至今日,1亿多人口的日本,如今却有多家发行量超过千万份的报纸,而且几乎都是自费订阅,而非强制发行。中国13亿人口,足足是日本人口的十倍,到哪里去找发行量那么大的报纸?更不用说人均图书样数和册数以及其他文化娱乐消费了。经验告诉我们,想提高全民阅读率,应该想方设法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这样,全民阅读率会得到大大提高。部分国民疏于阅读,绝不是没有“阅读日”造成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不久的将来,国民的阅读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名师点评】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题目即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将论点论证得透彻明白。全文例子充分,观点明确,虽无华丽的辞藻,但流畅的文字中亦可见作者的思想深度与文笔力度。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