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 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 /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

  • 2022-02-24
  • 31页
  • 913.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一、作者简介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人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鞋油作坊当童工,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老古玩店》(1841)《雾都孤儿》(1838)《双城记》(1859)《艰难时代》(1854)《远大前程》(1861)《大卫·科波菲尔》(1850)《董贝父子》(1848)主要作品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也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大卫·科波菲尔》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二、情节内容 三、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个任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艾米莉、佩葛蒂、克拉拉、多拉、默德斯东小姐、密考伯太太……贝西姨婆与默德斯东小姐的对比,克拉拉、多拉与阿格妮丝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摩德斯东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多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阿格妮丝阿格妮丝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的险恶目的得逞的。阿格妮丝虽然没有过多和史蒂尔福斯接触,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史蒂尔福斯感性的崇拜相比,阿格妮丝是理智的。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 阿格妮丝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映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在多拉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大卫终于明白了他对阿格妮丝的爱,他们结婚了。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阿格妮丝都是大卫理想的伴侣。 多拉是幸福的。大卫爱她,把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她又深受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阿格妮丝的喜爱。不过多拉本人却令人失望,她除了漂亮、善良和有自知之明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她虚幻盲目,不切实际,过不了苦日子,把家庭生活弄的一团糟,她只是一个宠儿,一个玩具娃娃。但她也是不幸的,很早就离世了。多拉 克拉拉克拉拉与多拉也是极为相似的。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很孩子气、很善良。她们的不同在于:克拉拉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婚姻不幸,再加上默德斯东小姐的折磨,她没有了任何自由,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利都没有,最后在忧愁、孤单、担惊受怕中凄惨地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但是,克拉拉并不纯粹是一个玩具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得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人兼朋友──佩葛蒂。 默德斯东小姐默德斯东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默德斯东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默德斯东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贝西姨婆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贝西姨婆 佩葛蒂,大卫的老奶妈。她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得很好,她的家里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佩葛蒂 希普他爱慕阿格妮丝的美貌,对她家的产业也另有心机。他是一个阳奉阴违、谄媚的小人,心怀歹意的无赖,他为金钱蒙蔽了良心,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最后大卫在密考伯先生的帮助下,抓住了他的把柄,将他送入了监牢,使他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他骗取大卫母亲的信任,是为了她母亲的财产,对待大卫的母亲冷酷至极,虐待大卫,不让母子见面,让大卫母亲伤透了心,最后导致她的死亡。默德斯东 此外,还有博爱善良淳朴的佩葛蒂先生,勤劳能干诚实的海姆,他们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被生活所迫流离失所但乐观开朗的密考伯夫妇,善良朴实的特莱得,他们与贪婪冷酷的默德斯东姐弟,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小人希普,奸诈阴险的纨绔子弟史蒂尔福斯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海姆与史蒂尔福斯的死截然不同,史蒂尔福斯的死是他奸险行为的报应,而海姆是狄更斯博爱宽容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 在这部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四、作品的思想倾向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狄更斯希冀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五、艺术手法第一人称叙事夸张手法对比手法 六、精彩片断赏析连我这外行的眼睛也看出,那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在中间裂开,桅上惟一的人的性命系于一发了。他依然紧抱住船桅。他头上戴有一顶奇特的红便帽——不像水手的便帽,却有比较鲜艳的颜色;因为分隔生死的几条下陷的板子转动了,漏水了,他那预告死亡的丧钟响了,我们大家都见他摇摆那顶便帽。我当时看见他那样做,我觉得我就要精神错乱了,因为他的动作使我记起一个过去的亲爱的朋友。海姆独自站在那里看海,后面是屏息的寂静,前面是那暴风,等到有一个大退浪时他回顾了一下那些握着紧系他的身体的绳子的人们,随着浪头冲进去,立即与海水搏斗起来,与高山一同腾起,与深谷一同下降,消失在泡沫下面;终于又被拉到岸上来。他们赶快把绳子收进来。 他受了伤。我从我站的地方看见他脸上有血;但是他绝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匆匆忙忙地教他们把他放松一点——也许这是我从他的胳臂的动作上推测出来的——然后像先前一样出发了。这时他向破船前进,时而随高山上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没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浮向岸的方向,时而浮向船的方向。他艰苦地勇敢地挣扎,距离算不了什么,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他终于挨近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迈进一步,他就可以抱住它了。就在这时,一股绿色的高山一般的海水,由船的那一面移向岸上,他似乎一下子跳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这个片断是小说的高潮,也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写出的惊险片断,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渔民形象,他外表笨拙、羞怯,为人木讷、憨厚,没有受过教育;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那高尚的灵魂和那颗金子般的心。赏析当我跑向他们收绳的地点时,我看见海里有一些旋转的木片,仿佛不过打破一只桶子。每一个人的脸上现出惶恐的神色。他们把他拖到我脚前——没有知觉——死了。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没有人拦阻我了,我留在他身旁,忙着用尽一切急救的方法;不过他已经被那大浪头打死,他那宽厚的心也永远静止了。(选自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 (2013·四川卷)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直击高考 【破题】明晰要求,剖析示例1.细审题干,明晰要求(1)续写下面的话——即列举事例论据,论述首句观点;为使论述更有针对性且充分有力,所举事例需紧扣首句观点,语意连贯,内容充实。(2)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明确提供了事例论据的选取范围,需选择熟知的典型人物,准确概括该人物的典型事迹,所举事迹及言论,需符合所选人物境遇。 (3)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即要求将所选事例,分三个角度表述,且三句话的句式和语气一致,能构成排比句;另组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总结前三句并亮明观点。2.速读材料,捕捉关键主题——面对最恶劣的人生境遇,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即苦难不能移心志的坚韧精神。 【答题】结合语境,规范作答【解析】本题属于段落补续题型的论述性扩写。本题提出明确观点,要求为观点举例论述,并在题干中提供了人物事例的选择范围。作答此类试题时,需准确把握观点,恰当选择事例,按照要求叙述事例,所举事例既要真实典型,又要切合观点。续写部分最好包括叙例和评例两部分,其中叙例部分可分三个角度表述,并且各句语气和结构一致,能构成排比句式,评例部分可采用反问形式,有针对性地分析事例,明确有力地论述观点。 规范答案:(示例1)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2)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3)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三个排比句3分,反问句1分,语意连贯、内容充实2分;若不能紧扣首句观点,虽能表现所列举人物境遇,不得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