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自主学习材料主备人:郝连美审核人;郝连美一、单项选择题: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该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下列对中华人民公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l)这段话出自何处?是由谁撰写的?(2)“三年”指的是什么时期?“三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 (3)“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大事以后?这件事情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2课最可爱的人自主学习材料一、选择题:1.抗美援朝发生在()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2.美国出兵朝鲜所打的旗号是()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创作的时代是()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周恩来二、识图题:观察下图,请回答:(l)图片上的是什么军队在做什么?(2)他们出兵的目的是什么?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明你敬佩他什么?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列举抗美援朝中的两位战斗英雄。并说出他们为什麽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新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学生阅读1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2、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解放前的封建土地制度怎样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3、组织学生朗读课本第12——13页正文部分,找出一下知识点:①土地改革的地区:②土改的原因:③土改的起止时间: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⑤土改的办法:⑥土改的成果:合作探究: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学生阅读后,找出知识点)三、练习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下边两幅图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西藏和平解放D、大跃进运动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第一个五年计划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二)简答题: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是什么?此事件的主要内容和伟大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阶段性评价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回答1-3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南京B.上海C.北京D.北平2.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制订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3.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有: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确定新中国的国旗③确定了国徽④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⑤选举周恩来为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部长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⑤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剿匪作战的胜利D.海南岛解放6.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7.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⑤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8.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9.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开始③土地改革运动开始④土地改革运动胜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四川省金堂县一农民分田三亩七分,这一史料应属于: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后土地改革时期1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远不怕战争。12.正式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是在: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开国大典D.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1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弱小邻国B.决心迎战强大的美国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D.保家卫国14.“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语是指:A.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B.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越南人民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材料2: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引自《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1950.10)回答:①材料1中的“历史的事实”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②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的必要性是什么?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取胜的可能性有哪些? ④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誉为什么?为什么?请你举出两个。 ⑤你认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从甲午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据此回答: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于1935年,它的原名是:②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③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什么在建国之初,还要将这首充满民族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代国歌?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款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四.简答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新中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2建国初期全国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