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诲人不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4.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教者素养五方面内容;2、重点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政治倾向,深入分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其意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即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也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二、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骞(qiān)亢(gāng)不悱不发(fěi)隅(yú)绚(xuàn)2、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素养等。3、生齐读课文三、文本研习: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结合注解,自读课文第1-2章,理解重点字词,疏通文句。明确:17.2章节性——天性习——习惯、习性、习染17.3章节唯——只有上知——“知”通“智”,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小结:这两章分别强调了教育中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的影响。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这在前面已学的章节里也有体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二)关于教育的对象子曰:“有教无类。”类——种类、类别小结:关于这个“类”,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无论出身的贵贱,都能接受教育;一种是无论品行的善恶,都能进行教育。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